安勇
(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 介绍了汉钢公司建成投产以来质量管理工作实践情况,对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质量体系的建立、保持及持续改进等作了描述和总结,展望了质量管理改进方向。
关键词 质量体系 过程控制 持续改进 不足和展望
1 前言
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0年9月,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该企业项目是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国家五部委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专项规划》中确定的陕西省灾后重建恢复重点项目之一。目前公司已建成并运行265m2烧结机两台,1280m3、2280m3高炉各一座,120t转炉两座及八机八流方坯连铸机两台,产量120万t/a双高线、60万t/a单高线各一条,80万t/a棒材生产线两条,并配套了中和料场、石灰窑、25000m3制氧机、发电厂、330KV变电站、中央水处理等公辅设施,形成了年产300万t钢的综合产能。公司生产的连铸方坯、热轧带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优质碳素钢热轧盘条等主要销往汉中、西安、成都、重庆、十堰等地。
2 质量体系建设及运行
作为一个新建全流程钢铁联合企业,公司领导层十分重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产品质量控制工作。在2011年4月即成立了以总经理为首的制度建设领导小组,把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纳入生产准备工作,与工程建设项目齐头并进。在工程项目投产之时,已初步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为公司生产经营的高效运作和获得成功奠定了科学管理的基础。
2.1 贯标、内审员聘任
为全面贯彻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标准要求,增强全员质量意识,公司于2012年先后两次邀请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组织了内审员培训。各单位负责人、质量体系运行相关人员等260人次参加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ISO9000族标准概论、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19011-2003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企业内部审核实例和技巧等。通过培训大幅提高了公司骨干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内部审核知识的认识和掌握。随后,公司从培训合格人员中择优聘任了25名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作为公司后续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工作的中坚力量。
2.2建立质量体系文件
公司依据《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和企业实际建立了涵盖17个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作业文件,共计72份。公司首版质量手册于2012年2月份发布实施,并于2013年8月16日作了第一次修订。质量管理体系所有文件和受控记录表单均按《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执行编制、审核、评审及批准程序,并将其有效版本保持在公司OA系统,便于各个单位查看和学习。
2.3 体系文件的落实和改进
使用体系文件的作用在于“沟通意图、统一行动”[1]。不能有效执行的文件体系终究会和现实脱节,陷入典型的体系文件和实际运行“两张皮”的尴尬局面。为将体系文件要求层层贯彻、落实,在文件发布后公司及时组织了各个职能和层次人员培训学习,在全公司掀起了“学制度、用制度”的热潮:企业管理部组织了各单位负责人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进行学习;体系管理部门每季度组织各单位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员对当季度修订的体系文件进行学习。同时,要求各单位对相关过程作业文件、岗位操作规程、技术标准等以班组为单位集中学习、贯彻落实。公司把文件学习效果纳入能力和意识培训工作考评。
本公司文件体系属初步建立,为有效避免文件要求与实际运行可能出现的偏差,公司一方面鼓励文件使用者积极上报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由体系管理部门审核后决定文件修订方向。另一方面,采用“内部审核”的方法,每月组织实施滚动审核来检查体系文件执行情况,并验证其充分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以促进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持续改进。
2.4内部审核
公司于2013年6月14日-16日依据GB/T19001-2008标准要求顺利实施了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受审核对象包含了17个体系内单位和公司领导层。审核组开出了7个一般不符合项和15个观察项(见表1),不符合项对体系运行无重大影响。审核结论为“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基本符合标准的要求,且能较好的结合实际;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基本有效,可以接收第三方审核。”各责任单位对以上不符合按照《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按期完成了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的实施,经审核员对其有效性验证合格后,所有不合格均按期完成闭环。
2.5 管理评审
2013年8月12日上午,公司总经理(最高管理者)主持召开了2013年度质量管理体系评审会议。公司领导、管理者代表、各单位负责人及质量管理体系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会议对质量管理体系目标及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形成了管理评审决议,指明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方向。会后各责任单位制定并实施了相关改进措施,全面落实了管理评审决定,保证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6 认证审核
2013年9月23日-24日,方圆标志认证集团陕西有限公司安排审核组对公司高层及17个单位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本次现场审核开出了4个一般不符合项,无严重不符合。外审组在验证了所有不符合的整改情况后,充分肯定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认为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已基本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3 产品实现过程控制
3.1原料质量控制
面对钢铁厂原料种类多、数量大的现状,公司结合用料单位需求和区域资源状况编制了原料内控技术标准,并将其作为采购部门签订合同的指标要求,且在采购环节实现了原料按质论价的机制。
根据各类原料对生产系统影响程度,公司把原料发生的不合格分为一般不合格和严重不合格,并通过《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对各类不合格原料堆放、放行、使用的程序和要求作了明确。同时,成立监督检查站负责对原料的卸车、采样、检验等执行情况进行客观的监督、检查,保证了原料进厂各环节落实标准化操作要求。
公司建立了原料质量水平统计机制(供货质量统计、进料异常统计),对异常情况可以快速反馈至采购部门和供应商。为遏制大宗原料供应出现的质量作假、掺杂等不诚信行为,公司于2012年6月发布了《进厂原燃辅料监督检验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各类原料的扣杂标准和质量作假处罚办法。同时,要求采购部门对原料异常情况8h内书面通知供应商予以整改,并把原料质量作为供方动态考评的重要依据,从源头上保证原料质量。
3.2工序产品质量控制
在质量管理工作中一直要求内部各单位树立“上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的理念。公司对产品实现过程制定了各类技术标准、岗位操作规程和工艺、质量关键控制点(轧钢工序关键工艺参数控制要求见表2),规范了产品实现过程的控制要求。在员工按照岗位操作规程标准化作业的同时,关键岗位人员(表3)还对影响产品符合性的关键点予以重点关注,确保过程受控。
对工序内部发生的不合格品,公司探索出了一套工序产品按质论价制度,即按质量指标好坏对工序产品进行综合评价后确定结算价格。若不合格在下道工序可控范围内,通过执行文件规定的放行程序,上道工序不合格可进入下道工序控制使用。实施该制度有效解决了控制质量水平和降低系统成本的矛盾,激励了下道工序采取措施消化不合格的积极性,也对上道工序发生的不良起到了一定惩戒作用。
3.3 产成品控制
产成品质量控制方面,本公司践行“质量源于生产”的理念,按照严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内控技术标准组织生产,钢材一次检验合格率总体呈攀升态势,并在2014年底达到了99.86%(见图1)。为加强出厂产品检验把关,公司配备了先进的检验、试验仪器和设备,并确保检验人员持证上岗。在2012-2014年省、市级质量管理部门组织的各项产品实物质量抽查中钢材抽检合格率为100%。
考虑客户对钢材外观质量的要求日趋严格,公司设置轧钢工序自检和质检专检两道检验环节,严控钢材外观质量,并要求相关单位在钢材入库、装车前对其外观质量再次确认(见图2)。为确保产品质量信息传递准确,公司在ERP系统中独立开发了检化验系统模块,并配备产品质量保证书自动打印系统,保证了产品质量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追溯性。公司生产经营至今,未发生重大产品质量异议,且顾客满意度已达98.3%。
4 经验和不足
目前,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已有效运行,产品和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回顾质量工作开展历程,首先得益于高层领导者在顶层设计初期就对质量管理的高度关注;其次,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公司能够严格依据相关文件认真开展纠正/预防、内部审核(含滚动审核)、管理评审等质量改进活动;同时本公司配合企业文化建设将质量意识培养纳入工作重点。在连续三年开展的“质量月”活动、“质量改进合理化建议”活动等提升了员工学习质量、认识质量、关注质量的意识,使员工质量意识成为公司整体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奠定了精神基础。反思三年来质量工作实践,也突出了以下几点不足:质量目标的制定未充分参考数据分析结果,导致目标管理的激励作用不明显;各类文件审批程序过于繁琐,造成工作效率打了折扣;质量管理专业人才梯队建设没有跟上,在部分重点工作的推进中暴露了专业水平不足的问题。
5 后期展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钢铁市场中,“提质量、增效益”始终是企业稳中求进的制胜法宝。本公司拟从以下方面作进一步探索,以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赢得顾客满意。
5.1 深入培养全员质量意识
质量管理八大原则之一便是“全员参与”,日本质量革命先驱者石川馨也指出“质量控制是所有员工和所有部门的责任[2]”,因此继续强化全员对质量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仍是下一步工作重点。不仅要在各级管理者心目中树立质量为先的理念,还要将质量管控的要求不断细化,坚决贯彻到具体操作层。
5.2 积极应用统计分析工具
精细化管理对质量数据采集和分析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加强质量数据分析能力,促进质量决策科学化,应积极推进QC七大手法、minitab等统计工具在各层次质量工作中的应用。
5.3 推行质量成本管理
质量成本管理是定量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质量成本核算可以反映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经营等活动中各类质量损失和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费用,从而揭示企业在产品、技术、过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质量管理职能上的弱项。同时,普及质量成本管理观念,可增强员工对质量成本的认识,推动企业总体质量改善进程。
5.4适时导入卓越绩效模式。
传统ISO9000标准为企业提供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最佳途径和普遍要求,而源自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评审标准的“卓越绩效模式”则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不断追求卓越的方法。其核心是引导企业建立一个持续改进的系统,不断完善和趋于成熟,永无止境地追求卓越, 旨在使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综合满意。因此,本公司在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同时将积极借鉴宝钢、武钢、太钢等先进钢铁企业经验,适时导入卓越绩效模式。
6 结语
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在建立质量体系,并保持及持续改进,确保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当然,还存在不足,仍需按照质量管理改进方向不断努力。
7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2009:3
[2]詹姆斯.R.埃文斯,威廉.M.林赛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第7版.焦叔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