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钢厂频道 » 节能环保 » 节能减排 » 正文

浅谈钢铁冶炼节能环保技术发展方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13  作者:亓俊杰  浏览次数:1112
 
核心提示:摘 要:结合我国目前的钢铁冶炼技术现状以及钢铁冶炼行业节能环保现状,并根据目前钢铁冶炼过程中的节 能环保技术,总结出目前钢铁冶炼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方向,为以后的钢铁工业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钢铁冶炼;节能环保;技术
 浅谈钢铁冶炼节能环保技术发展方向

亓俊杰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济南 271100)

摘 要:结合我国目前的钢铁冶炼技术现状以及钢铁冶炼行业节能环保现状,并根据目前钢铁冶炼过程中的节 能环保技术,总结出目前钢铁冶炼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方向,为以后的钢铁工业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钢铁冶炼;节能环保;技术

1 钢铁冶炼技术现状

从中国步入新时代以后,国民经济水平呈现飞跃式的增长。钢铁工业也在新时代下不断地发展。传统的钢铁工业是指从黑色金属矿物中提取并且进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的一系列工业生产活动。总的来说,是由一系列矿物经过提取加工所组成的。钢铁工业是目前提高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表征。而钢铁冶炼技术对于钢铁工业来说至关重要,必不可缺,就我国目前的钢铁冶炼技术来说,能源消耗、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仍然是其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同时一些在钢铁冶炼技术方面没有一定革新的钢铁企业也将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自己的优势地位。同样的,虽然我国的钢铁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冶炼技术方面仍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钢铁冶炼技术的革新迫在眉睫,节能环保技术在钢铁冶炼中的发展探究也必不可缺,然而目前我国的钢铁冶炼节能环保技术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 钢铁冶炼行业节能环保技术现状

2.1  钢铁冶炼节能环保技术在摸索中进行

目前,中国钢铁冶炼节能环保技术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由钢铁工业所带来的能源消耗与资源浪费,钢铁冶炼节能技术在摸索中前进。国家的相关部门出台制定相关计划,要求钢铁工业有关企业要将新技术纳入自己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去,尤其是有关节能环保技术的使用,以期实现在整个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减少的目标。

中国的钢铁冶炼节能环保技术在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衍生出来,并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新兴技术的不断渗透之下发展起来,然而面对国外有关技术的进展,中国钢铁冶炼节能环保技术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陷,在摸索中不断前进。

2.2  节能环保技术较发达国家较为落后

我国的节能环保技术自诞生起,虽然取得了一 定程度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在各个行业的发展仍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钢铁冶炼方面。在与发达国家的对比之中,中国的钢铁冶炼节能环保技术仍有一定的差距。在水等基础资源等应用上,并没有实现资源应用的最大化,在基础资源的消耗以及循环使用中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有关设备的应用与管理上,我国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合理的使用造成产率低下同时不科学的管理造成有关设备的寿命降低。在管理理念上中国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环境。

我国的节能环保技术在钢铁冶炼上的使用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不管是对基础资源的合理规范化使用或者是对有关设备的科学实用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同时在管理理念发面的落后也使的中国钢铁冶炼节能环保技术存在一定的进步空间。

钢铁冶炼节能环保技术的使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中国的资源浪费情况,从而保证环境的健康发展。节能环保技术的提高是整个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在明确中国现有的节能环保技术上做出进一步的发展与改良,提升技术革新的内在动力。

3 钢铁冶炼中主要的节能技术

3.1  钢铁冶炼中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优势

在经过多方面的尝试应用后,节能环保技术与钢铁冶炼技术的技术的结合所产生的节能效益被得到了证明并且得到了最广泛的推与应用。在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过程中,采用这种节能方式效果异常明显,并且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可以达到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实现有效地降低成本。这为有关的钢铁工业企业提供了借鉴意义,因此有关企业可以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随着我国能源以及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节能技术在钢铁冶炼技术中的推广与应用是大势所趋。并且要在技术不断更新的前提下,提高节能理念与管理策略,并且要在设备上不断更新保证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目前阶段我国的钢铁冶炼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已经初具雏形。

3.2  现阶段钢铁冶炼中的节能技术的常见应用

3.2.1  经过转炉冶金炼制纯净钢

转炉冶金技术在钢铁冶炼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钢铁中其余杂物的数量,从而提高了钢的纯度。随着科技的发展,该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更新与发展,在转炉纯净钢技术的指标越来越高的同时,钢铁的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建立相关的模型之后,采用监测设备来进行充分搅拌,并且对有关的温度进行合理控制,在避免不必要的能耗的前提下,起到最大限度的节能效果。

 

3.2.2  对电弧炉进行预热

电弧炉的使用对于冶炼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产生大量的热能与化学能。大量的实验与研究表明,在钢铁冶炼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会带走越来越高的热量,这些废弃所产生的热量有着很大的利用空间。若对这一环节加以科学得把控,无疑可以实现能量的循环使用。因此可以利用冶炼过程中所产生的废钢对电炉旅加以预热,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重复与循环使用。同时,该项技术有了很高的基础性与可行性,因此该项技术在推广方面有一定的科学性。

3.2.3  重复使用,回收发电

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钢铁在冶炼以及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压力,这一部分的压力如果不加以利用的话,会产生大量的能源浪费。因此如果将这一部分的压力用来进行电能的转化,实现能量的重复使用。同时也可以降低废弃废物的排放量,避免废弃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在具体实施上,我们可以在炉顶直接安装一系列的发电装置,最终实现压力与电能的互相转换,同时也可以在发电装置中安装净化除尘设备,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3.2.4  运用现代技术降低煤炭中的水分含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对煤炭进行调湿处理。首先,要运用相关技术对所需的煤炭进行加热处理,在对煤炭内部的水分进行处理以后,可以有效地降低煤炭的水分含量,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的消耗,保证煤炭废物的稳定生产,保证了废弃物的稳定生产,减少了环境污染。

4  钢铁冶炼节能环保技术发展方向

现阶段,我国的钢铁工业在经济的发展中稳定提高,然而巨大的能耗与环境问题也对钢铁冶炼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节能环保技术与钢铁冶炼技术的结合已经迫在眉睫,从而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虽然我国的钢铁冶炼节能技术有了一 定的阶段性发展,但是与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进步空间。在总结了目前的钢铁冶炼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前提下,可以总结出钢铁冶炼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方向,仍然是在原有的技术上进行科学性的创新,同时要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理念,在提高整体技术人员的环保素质的前提下,借鉴先进国家的技术,从而完善中国钢铁冶炼节能环保技术。

4.1  进行科学性的创新

国内钢铁冶炼节能环保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与进步,因此要想完善钢铁冶炼节能技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性的创新。

国内的转炉炼钢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耗氧量,这也是目前节能措施的重点工作,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大部分钢铁企业都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终点的前几分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供氧强度,增加搅拌力度,加快化学反应,最终最大程度地提高整个过程中氧气的利用率。同时在保证整体平稳操作的前提上,降低冶炼的枪位高度,增加化学反应概率,最终达到降低整体的氧气消耗。

另一方面,国内的 LF 炉在精炼过程中的主要能耗问题就是电耗,在意识到这一问题之后,国内的钢铁企业集合了各大钢厂的优势,从最基本的操作开始,去寻找降低电量消耗的方式方法,进行创造性地改造,从而降低电能的消耗。降低电能消耗的关键就是要减少炼钢过程中的热损失(非工作的热损失)。

首先,要确保在整个过程中减少由于热损失而增加的电量。其次,要在电流与电压的选择上使二者进行合理的匹配。达到一个最优化的配比率,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减少热量损失,降低电量的消耗。以上对于原有技术的改进可以使炼钢的用电量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降低,最终实现减少电能的消耗。

以上两方面从炼钢过程中的氧气消耗以及电量消耗方面揭示了通过在原有技术的创造性改革来减少能耗的措施,在原有技术上进行科学性地创新,从而达到最终节约能耗,保护环境的目的,这同时也是钢铁冶炼节能环保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4.2  提高整体工作人员的素质

在原有的技术上进行创造性改变以外,还要对有关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素养进行提升。钢铁企业通过对相关操作人员加强理论学习,目标学习,从而加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比如避免点吹和拉后吹炉次的氧气消耗量等等。但是这要建立在对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上才可以逐渐发展完善。

5 结语

国内的相关钢铁企业要渐渐与“绿色”生产进行接轨,在对原有技术的创造性革新以及对相关人员的理论与素质提升两个方面来完善钢铁冶炼节能技术的发展。从而实现能耗的降低以及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吴计雨.浅谈国内钢铁冶炼节能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8 (2):21-21.

[2] 吴换英,和娟娟.节能技术在钢铁冶炼中的应用探究[J].山东工 业技术,2018(12):43-64.

[3] 娄湖山.几种钢铁冶炼的节能和环保技术[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14(5):48-50.

 

 
 
[ 钢厂频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