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彬
(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二炼铁厂)
摘要:本文以某钢历史上工亡事故为例,对事故发生类型、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钢铁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主要有哪些安全工作及做法。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教育;作业管控;隐患查改;团队管理
0 前言
企业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大力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加强管理,严格监管,将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切实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 某钢历史上工亡事故统计分析
钢铁企业生产工艺复杂,具有危险因素多、相互影响大、波及范围广、伤害程度重等特点。到2020年底,某钢共发生工亡事故69起,死亡70人。按事故类型统计分析可知,车辆伤害、机械伤害占46.4%,2000年以后,占55%。可见,这两种事故类型比例最大,且近些年有上升趋势(见图1)。
安全事故原因一般有四种: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缺陷。对某钢工亡事故原因分析可知,人的因素是主要原因,占78.6%(见图2)。国内外大量工伤事故统计数据也表明,80%的事故是由于人的安全意识差、习惯性违章所致。可见,安全意识不强,必将酿成安全事故,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事实。
2 钢铁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结合钢铁企业安全生产实际,安全管理人员整体安全素养不高,主要是责任心不强、执行力不够,能力不足、标准不清、专业不深,工作不实、不重现场、脱离实际。主要表现在安全管理者不接“地气”,安全教育“扯闲篇”,日常检查“听汇报”,联系确认“丢程序”,隐患查改“走形式”,作业管控“看热闹”,安全落实“肠梗阻”,不能很好地履职尽责,最终体现在班组基础管理薄弱。系统地讲,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从上到下:从领导到每一名职工如何有效落实的问题。
二是从外到内: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转变,如何塑造本质安全人的问题。
三是从短到长:从“迎接检查”、“突击整治”到“体系管理”、“本质安全”,如何构建安全生产工作体系长效机制的问题。
3 钢铁企业主要安全工作及做法
3.1 完善安全工作体系,堵塞安全管理漏洞
完善体系是保障,是依法治安的基本要求。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一般包括安全管理目标、安全组织机构、安全责任体系、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信息反馈系统、生产设备设施、安全作业管理、隐患排查治理、职业健康管理、安全文化建设、应急救援管理等诸多内容。企业要完善相关内容,对照国家标准规范,明确任务、职责和权限,形成互相协调和促进,又互相监督和制约的有机整体,法制化贯彻,规范化管理,系统化教育,专业化检查,标准化作业,本质化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管理,完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
3.2 强化风险预控管理,推进本质安全建设
安全工作关键在“防”,重点在“治”。安全管理必须围绕岗位班组,扎根生产一线,以“人”为核心,以“作业”为主线,以“危险作业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为抓手,标准化作业,规范化管理,有效落实“安全教育、作业管控、隐患查改”等工作,超前预防,消除隐患,全面推进“人、物、环、管”本质安全建设,逐步完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并保证体系长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打造安全自主管理、团队管理的企业文化。
班组管理是重心。安全工作主战场在班组,在生产一线,在每一项作业中。本质安全建设的核心是风险预控管理,任务是消除隐患,主要体现在“人、物、环、管”四个方面。
3.2.1 创新教育,杜绝违章,推进“人”的本质安全建设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一个直接原因。博德事故因果连琐理论认为人的安全意识差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的基本原因,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永远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教育提升素养,管控杜绝违章,这是实现“人”的本质安全建设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3.2.1.1 创新安全教育,提升安全素养
安全教育是关键。思之所及,行之所至,安全意识决定行为动作,意识“差一点”,行为“差很多”,其结果可能决定人的生死。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实际,以“人”为核心,突出一个“新”字,建立安全教育培训中心,开展多样化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做到“我要安全”;开展多层次安全培训,了解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熟悉专业技术知识,掌握安全规章制度,做到“我会安全”;开展标准化作业、实战化演练,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做到“我能安全”;开展多专业安全培训考试,持证上岗,压实管理责任,强化绩效考核,做到“我管安全”,全面提升全员安全素养。
另外,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还有很多,性格缺陷、情绪驱使、动机诱导、外因不清等,不能全面辨识风险,总认为正常状态下没问题,不能充分辨识非正常状态下会发生什么,这些也是安全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升全员安全素养,是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最佳办法。
3.2.1.2 强化作业管控,杜绝违章行为
作业管控是重点。一般情况下,不作业不出事,有作业就有风险。安全管理一定要以“作业”为主线,突出一个“实”字,将作业管控有效落到实处。
首先,要优化减少作业。没有作业最安全,企业各层级管理人员要想方设法减少作业。强化源头治理、技术创新,减少各类作业;调整作业时间,尽量白天作业,夜间值守;减少作业次数,取消夜间清理卫生;禁止夜间危险作业,特殊情况相应管理人员必须亲临现场处理;加强源头管控,提升备件质量,改进工艺设备,延长使用寿命;落实白班专检,岗位巡检,压实班长责任,杜绝生产设备事故;创新倒班方式,合岗并岗,优化作业制度;实施科技兴安,采取智能替代,利用视频、报警、智能化等现代技术手段,逐步实现“自动化减人”。发现并解决问题,从源头上减少作业,推进安全管理实质性突破。
其次,要合理安排作业。这一点非常重要,企业很多安全、消防事故都跟这方面有关系。做为企业基层管理人员,要充分考虑作业的必要性、安全性,安排什么人作业,有没有手续、作业证,什么时间作业,谁负责,谁监护,谁管控,谁验收,都要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最后,要严控危险作业。有作业必有管控,要制定相关作业制度,辨识作业风险程度,实施危险作业分级管控,建立平台“反馈”机制,落实“三级”安全管控,实现“闭环”管理。
班组职工作业:制定《岗位安全标准化作业规范》,明确岗位作
岗位安全标准作业规范的相关内容(图3)
业项目、时间、人员以及管控级别、作业程序、防范措施等。也就是按着“5W1H”原则,明确每个岗位都有什么作业、什么时间干、谁来干、怎么干等问题(见图3)。
检维修施工作业:制定《各层级检维修安全职责及考核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检维修作业管控流程。确定施工项目的必要性、安全性,开具相应手续,开展“伤害预知预警”,现场安全交底、培训考试,考试合格方可作业。专业人员、岗位班长负责全过程管控,其他管理人员动态监管。严格执行“摘挂牌”等相关制度,坚决杜绝私自检维修作业。
建立“反馈”机制,落实“三级”管控:建立岗位班组、作业区、厂等“三级”安全作业管控平台,所有作业都要按要求逐级上传、“闭环”管理(见图四)。岗位常规低风险作业,保证两人以上,互相监护,上传班组作业平台,由横班班组进行“一级”管控;岗位一般风险作业不准夜间进行,由白班班长牵头,安全员参与,上传作业区平台,进行“二级”管控;岗位较大风险作业、施工作业、临时作业等,科段区长参与,上传厂作业平台,进行“三级”管控;突发事故、设备故障等应急处理,即时上报,相关人员到现场共同处理。危险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八不准干”:单人作业不准干;无人监护不准干;能力不够不准干;不停设备不准干;防护不当不准干;光线不足不准干;身体不适不准干;作讯不通不准干。
现场作业“三级”安全管控流程(图4)
企业生产实践证明,建立“三级”安全作业管控,安全检查、监管针对性强、效果好,节省时间,大大提高了安全管理效率。落实作业管控是保证安全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尽管有一定难度,但这是最直接、见效最快的一种办法。
3.2.2 突出专业,深查细改,推进“物”的本质安全建设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另一个直接原因。企业要从设计、施工、控制及生产工艺设备运行过程入手,突出一个“深”字,深入现场,深入研究,深查细改,深层次专业化推进“物”的本质安全建设。这样,即使“人失误”、“机故障”也不会发生事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消除隐患是基础。一般情况下,没有隐患就不会有事故。加强源头管控,保证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消防、环保、职业健康遵循“三同时”,从源头上保证设备设施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狠抓重大危险源管理,有毒有害气体、危化品、液态金属、起重机械、厂房梁柱、炉缸炉底等,必须采取绝对可靠措施,防止群体事故发生;深化专业化隐患排查治理,采取隔离、封闭、联琐、保护等措施,防止个体事故发生;细化薄弱环节管理,深入死角盲区检查,避免突发事故发生;突出消防安全管理,全面辨识火灾危险因素,分析着火原因,消除火灾隐患,采取火灾检测、自动报警灭火系统等新技术,防止火灾事故发生;强化检维修安全验收管理,安全装置、设施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得启车生产;增设自防护、自监测、自控制功能等,降低安全风险,如系统发生超温、超压、超载、堵冒料等现象时,设备能够自动报警或停机,降低事故损失;落实岗位班检、班长日检、工段周检、科室月检、厂部季检,鼓励全员查找隐患。企业管理人员要扎根现场,研究细节,尤其要关注深层次、看不见的“隐性”隐患。“把有可能会发生的事当一定会发生来对待”,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创造安全的作业环境。
3.2.3 注重细节,动态管理,推进“环境”本质安全建设
环境因素一般指室内作业场所、室外作业场地、地下作业及其他作业等环境不良。钢铁企业可能接触的主要环境危险因素有:作业场地狭窄、杂乱、湿滑不平,梯架缺陷,照明不足,缺氧,有毒有害气体超限及各种极端天气等。环境危险因素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不确定性,要全力消除环境危险因素。作业前要充分辨识风险,合理安排作业,时时检查和监测,做好全过程管控。
作业环境不良中有一种情况叫“强迫体位”,就是指生产设备、设施的设计或作业位置不符合人机工效学要求而容易引起作业人员疲劳或事故的一种作业姿势。如果其他事故致因条件一旦具备,必然会发生事故。存在的不一定都是合理的,这是安全管理者非常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这类隐患必须及时消除。
另外,高处、涉电、有毒、有限、转动、动火等各类危险作业,如果遇上各种环境不良、特性人员等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必须要突出一个“细”字,深度介入、注重细微、研判细节、过程管控,防止事故发生。
3.2.4 扫描短板,查缺补漏,推进“管理”本质安全建设
“管理”本质安全化是控制事故并起主导作用的关键措施。企业各层管理者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安全底线思维,彻底转变观念,深度提高认识,把安全牢牢抓在自己手中。企业要树立“大安全”理念,建立一支有责任、有能力、肯务实、会管理的高素质安全队伍,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失职追责”。制定岗位安全作业规范,落实标准化作业,压实岗位责任;明确“谁的专业谁负责、谁的业务谁负责、谁的区域谁负责”,落实专业化管控,压实直管责任;监督检查日常工作,督促指导隐患整改,教育培训提高素养,落实规范化管理,压实监管责任。安全管理“严”在责任,“细”在现场,“实”在作风,各层级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躬体力行,查思想、查制度、查隐患、查落实,全面、全员、全过程、全系统堵塞安全管理漏洞。全面系统审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人员机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管理流程、制度执行等要符合本质安全建设要求。强化执行力建设,严肃考核追责,压实领导责任、直管责任、监管责任、属地责任,强力夯实各层管理责任。充分认识到安全肯定存在问题,科学合理安排工作,奇思妙想创新工作,脚踏实地落实工作,奖罚并举推动工作,全力推进“管理”本质安全建设。
4 结语
(1)企业各层管理者要深刻认识到安全只是相对的,事故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必须始终坚信安全肯定存在问题,只要工作到位,事故是可控的。
(2)建立一支有责任、有能力、肯务实、会管理的高素质专业安全队伍,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
(3)建立完善岗位安全标准化作业规范,强化现场作业管控,杜绝违章违规作业,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更要认识到只有提升全员安全素养,形成团队管理的企业文化,安全工作才能长治久安。
(4)安全工作必须围绕岗位班组,深入现场,扎根一线,以“人”为核心,以“作业”为主线,以“危险作业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为抓手,优化减少作业,合理安排作业,全过程管控作业,杜绝违章,消除隐患,着力推进标准化作业,规范化管理,强化执行力,压实岗位责任、直管责任、监管责任,这样才能做好安全工作。
(5)安全管理应当以人为本,超前预防,治未病之疾,消未起之患,实现“人、物、环、管”本质安全化,保证企业长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