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文献 » 炼铁文献 » 设备 » 正文

炉缸工作状态对中心煤气流的影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1-19  作者:刘立柱  浏览次数:1734
 
核心提示:摘要:高炉炉缸工作状态是高炉冶炼进程稳定与否的重要标志,也能反映出高炉操作者的驾驭能力。某钢2#1780m³高炉开炉以来,以炉缸工作活跃指数来指导高炉操作,使炉缸工作保持活跃,在此基础上2号高炉实现了高煤比下的顺稳生产。 关键词:四大制度;炉缸工作状态;中心煤气流;六钢2#1780m³高炉
 炉缸工作状态对中心煤气流的影响

刘立柱

摘要:高炉炉缸工作状态是高炉冶炼进程稳定与否的重要标志,也能反映出高炉操作者的驾驭能力。某钢2#1780m³高炉开炉以来,以炉缸工作活跃指数来指导高炉操作,使炉缸工作保持活跃,在此基础上2号高炉实现了高煤比下的顺稳生产。

关键词:四大制度;炉缸工作状态;中心煤气流;六钢2#1780m³高炉

1  前言


高炉的长期稳定取决于高炉操作者的管理理念与认知,它包括操作技术水平,物料的变化,设备工况条件。追求优越指标是我们每位炼铁工作者的永恒主题,在当今外部条件不断改善下,如何保证炉缸工作状态长期稳定与活跃,是我们研究的课题。高炉四大基本制度的合理选择与相互适应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炉缸工作状态及中心煤气流进行研讨。

某钢2#高炉2021年1月16日开炉,有效容积1780m3,28个风口,炉身下部、炉腰、炉腹采用铸铁冷却壁,先后装备了高炉基础数据采集系统、炉缸侵蚀模型等先进设备及软件。本文结合某钢2#高炉的冶炼经验,以2号炉150天生产的各项高炉冶炼参数基础,分析高炉炉缸工作状态对煤气流的影响,从而影响高炉顺稳生产(见表1)


表1   2#高炉技术经济指标

月份

产量

利用系数

燃料比

入炉品位

煤比

煤气利用

S命中率

物理热

 

t

t/m3.d

Kg/t

%

Kg/t

%

%

2月

146109.95

2.83

506.55

56.79

116.69

47.17

79.60

1507

3月

177330.41

2.96

506.53

56.19

142.78

47.39

79.12

1505

4月

181269.70

3.39

512.73

55.32

152.42

47.45

92.00

1511

5月

188865.23

3.42

509.33

56.54

157.99

48.68

95.19

1513

6月

190804.78

3.57

505.55

56.56

157.31

49.15

95.67

1518


 

2 高炉四大基本制度

热制度、造渣制度、送风制度、装料制度,四个基本操作制度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保高炉顺行。其中炉缸的热量充沛取决于热制度和送风制度,煤气流的合理分布取决于送风制度和装料制度。

2.1 热制度

热制度直接反映了炉缸工作状态,冶炼进程中控制稳定且充沛的炉温,是保证高炉稳定顺行的基本前提,良好的热制度是冶炼生产顺稳、生铁质量、炉前作业和炉缸安全长寿的重要保障。热制度包括化学热与物理热两个方面。炉缸工作状态活跃时化学热与物理热相对应,且化学热较低时物理热同样充沛稳定。通俗讲就是同样的铁水含硅,物理热有高有低。影响热制度的因素有三个方面:

风温、风量、富氧、喷吹燃料、鼓风湿度等。

热量消耗方面,入炉原料的品位和冶金性能,炉内的间接还原程度等。

入炉原燃料与煤气的热交换。

表2  2#高炉主要工艺参数

月份

风量

热压

风温

富氧

富氧率

顶压

 

m3/h

kpa

m3/min

%

kPa

2月

4181

380

1179

11031

3.43

215

3月

4322

408

1199

14362

4.32

231

4月

4533

441

1202

15691

4.5

250

5月

4627

446

1194

15055

4.23

249

6月

4619

449

1202

16948

4.77

250

热制度直接影响了煤气流的分布。为了稳定煤气流分布必须保证炉缸热制度的稳定,而热制度的稳定就是炉缸活跃的前提。

2.2 造渣制度

造渣制度要适应于高炉冶炼要求,炉渣在开始形成到排出炉外要经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实践证明炼好铁先要炼好渣。

炉渣的特性与要求在《高炉炼铁生产技术手册》中阐述了造渣制度的重要作用和要求:有利于炉况稳定顺行,有利于冶炼优质生铁。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及较强的脱硫能力,且侵蚀性能较弱等特点。

炉渣的流动性、稳定性、脱硫能力、侵蚀性能又与炉渣的温度和成分有关。我们一般通过对入炉原燃料的成分来平衡好炉渣碱度和镁铝比,及充足的渣铁物理热,来保证炉渣的粘度。当炉渣成分或温度波动时会使炉渣粘度及流动性发生变化,如渣中Al2O3含量较高时,炉渣熔化性温度变高,粘度大,流动性变差。粘度大,流动性差的炉渣易堵塞焦炭间的空隙,恶化炉缸空隙度,及料柱透气性,影响了炉缸活跃度和高炉煤气流的分布。2#高炉炉渣成分如表3:

表3  2#炉炉渣成分

月份

R2

R4

Al2O3

Al2O3/MgO

 

%

 

2月

1.15

0.95

16.02

0.55

3月

1.18

0.97

15.90

0.53

4月

1.26

1.01

15.52

0.50

5月

1.24

0.99

16.44

0.51

6月

1.24

0.98

17.19

0.51

2.3 送风制度

在生产中送风制度也叫做下部调剂,它包括风口面积、风量、风温、鼓风湿度、富氧率和鼓风动能等。而这些作业参数需要根据高炉变化时进行调剂。主要目的就是选择好合适的风速和鼓风动能来满足高炉生产需要,使初始煤气流分布合理,炉缸工作均匀活跃,热量充沛且稳定,风速和鼓风动能还决定了初始煤气流的分布情况,是改善煤气流分布的关键。

在高炉生产过程中根据炉况需要,我们通常采取调整风口面积来改善炉缸工作状态,使其达到工作均匀、活跃的目的。当更换长风口或缩小风口直径时,在“程树森,李洋龙”的《高炉风口鼓风均匀性及风口参数调节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在高炉总风量不变的情况下,局部增加风口长度或缩小风口直径,会降低该风口的风速、风量和鼓风动能,而其他风口的风速、风量和鼓风动能会相应增加,这反而不利于该风口吹透中心的能力。2#高炉风口布局如图1:

图片1 

图1  2#炉风口布局

2.4 装料制度

装料制度又叫做上部调剂,由矿石批重、焦炭批重、矿石结构组成、料线、布料角度、布料圈数等组成。

装料制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目的就是使炉内的煤气流分布合理,改善煤气流与物料接触的条件,使煤气通过矿焦层顺畅,炉料与煤气的热交换充分且阻力小、下料均匀。装料制度对软熔带的形成的影响也是意义重大的。

在首钢的煤气调整思路中有十六字方针,叫做“稳定边缘,打开中心,稳定中心,照顾边缘”,我们不难发现中心与边缘气流的重要性,而且在生产中两股煤气流是缺一不可的。两股煤气流的分布形态是通过对装料制度调整的过程。高炉生产是一个动态过程,炉内气流的变化要与外部条件的变化相结合,我们的调整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调整目标。

众所周知高炉的煤气分布分为三次,即炉缸的初始气流分布,软熔带的气流二次分配,软熔带以上散料层的三次分布。三次气流分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上下部调剂相结合,自始至终都在为炉缸的活跃程度做文章。2#高炉布料矩阵见表4。

表4 2#高炉布料矩阵表

高炉

品种

1

2

3

4

5

6

带宽

角差

2#

42.5°

40.5°

38.0°

35.5°

32.5°

 

10°

2.88°

3

3

3

2

2

 

43.0°

40.5°

38.0°

35.5°

32.5°

23.5°

19.5°

2

2

2

2

2

2

3  炉缸工作状态

综合四大基本制度中都提到了炉缸工作状态,提到炉缸工作状态我们就不能不讲到高炉“死料柱”,在《马钢高炉炉缸死料柱的认识及实践》一文阐述了高炉炉缸死料柱的形状、大小对炉缸工作状态的影响。我们只有给四大基本制度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保证炉缸的活跃度。

每个炼铁工作者在实际生产中都遇到过最基本的高炉生产调剂“憋压”,在这里详细的叙述“憋压”是怎么形成的。

高炉憋压的表现,风压升高、风量下降、压差升高、透气性指数下降、料速缓慢,严重时高炉“悬料”及“管道行程”。在这些表现中直接会使风口的回旋区缩短,而风口的回旋区是炉缸半径的1/2-1/3,这时就打乱了初始煤气流分布,使炉缸截面积的煤气量分布不均,风口回旋区长短不一,造成煤气流分布有强有弱,当产生煤气流速过强的部位时,且煤气通过料柱的阻力变小时,就是“管道行程”,煤气的阻力整体都增大时,就会产生“悬料”。

高炉憋压的形成,上面我们提到高炉炉缸“死料柱”,死料柱是位于炉缸中心基本上不运动的焦炭料柱,也就是在燃烧带以外的炉缸中心处,也有人管它叫做“炉芯焦”,死料柱沉坐在死铁层中,它浸没在液态渣铁中,上部顶尖突入炉腹区,由焦炭构成锥形的料柱。由于它的消耗及更新速度极为缓慢,故称为“死料柱”。死料柱中的焦炭是向风口做蠕动运动的,它的消耗周期短则5-7天,长则在15天左右。死料柱在炉缸中呈周期性沉浮运动,当出铁间隔时间较长时,炉缸的液态渣铁将死料柱浮起,上部受炉料的下降挤压使死料柱的空隙度变差,且死料柱本身的透气性和透液性差,从而会给风口回旋区顶短,造成风速和鼓风动能下降,这就造成了高炉憋压。

4   结语

炉缸工作状态及中心煤气流。当四大基本制度不合理,不匹配时就会造成炉缸工作状态变差,而炉缸工作状态变差就是死料柱形状发生了变化。密实的死料柱占据了炉缸的有限空间,炉缸接受渣铁的能力下降,随之风量变小,风压升高,下料不顺畅,煤气通路堵塞。死料柱中是炉身下部至炉底由密实的焦炭、入炉粉末、难容的凉渣铁所组成,严重时死料柱会占据至炉身中部。

如何保持炉缸活跃度,就是稳定死料柱的形状及大小,使死料柱保持活跃度。前提条件就是要有稳定的造渣制度,充沛的热制度和相互匹配的送风与装料制度,高炉有产有出,都需要顺利的进行。当炉缸工作状态好时,初始煤气流分布合理、均匀,风口回旋区长,能够顺利地向高炉中心渗透,中心煤气宽度小而力度强,边缘煤气稳定,这时就形成了稳定的“中心煤气流”,如炉缸工作状态变差,风口回旋区变短,煤气向中心渗透差就行不成稳定的中心煤气流,反之则会使边缘煤气分布不均,形成边缘煤气流某一方向过强,而产生边缘管道。

窄而强的中心煤气流顺利的产出,可以直接印证炉缸工作状态的好坏,两者相互依存,只有稳定的炉缸活跃度才能保证稳定的“中心煤气流”。

 

 
 
[ 技术文献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