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柱
摘要:高炉炉缸工作状态是高炉冶炼进程稳定与否的重要标志,也能反映出高炉操作者的驾驭能力。某钢2#1780m³高炉开炉以来,以炉缸工作活跃指数来指导高炉操作,使炉缸工作保持活跃,在此基础上2号高炉实现了高煤比下的顺稳生产。
关键词:四大制度;炉缸工作状态;中心煤气流;六钢2#1780m³高炉
1 前言
高炉的长期稳定取决于高炉操作者的管理理念与认知,它包括操作技术水平,物料的变化,设备工况条件。追求优越指标是我们每位炼铁工作者的永恒主题,在当今外部条件不断改善下,如何保证炉缸工作状态长期稳定与活跃,是我们研究的课题。高炉四大基本制度的合理选择与相互适应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炉缸工作状态及中心煤气流进行研讨。
某钢2#高炉2021年1月16日开炉,有效容积1780m3,28个风口,炉身下部、炉腰、炉腹采用铸铁冷却壁,先后装备了高炉基础数据采集系统、炉缸侵蚀模型等先进设备及软件。本文结合某钢2#高炉的冶炼经验,以2号炉150天生产的各项高炉冶炼参数基础,分析高炉炉缸工作状态对煤气流的影响,从而影响高炉顺稳生产(见表1)
表1 2#高炉技术经济指标
月份 |
产量 |
利用系数 |
燃料比 |
入炉品位 |
煤比 |
煤气利用 |
S命中率 |
物理热 |
|
t |
t/m3.d |
Kg/t |
% |
Kg/t |
% |
% |
℃ |
2月 |
146109.95 |
2.83 |
506.55 |
56.79 |
116.69 |
47.17 |
79.60 |
1507 |
3月 |
177330.41 |
2.96 |
506.53 |
56.19 |
142.78 |
47.39 |
79.12 |
1505 |
4月 |
181269.70 |
3.39 |
512.73 |
55.32 |
152.42 |
47.45 |
92.00 |
1511 |
5月 |
188865.23 |
3.42 |
509.33 |
56.54 |
157.99 |
48.68 |
95.19 |
1513 |
6月 |
190804.78 |
3.57 |
505.55 |
56.56 |
157.31 |
49.15 |
95.67 |
1518 |
2 高炉四大基本制度
热制度、造渣制度、送风制度、装料制度,四个基本操作制度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保高炉顺行。其中炉缸的热量充沛取决于热制度和送风制度,煤气流的合理分布取决于送风制度和装料制度。
2.1 热制度
热制度直接反映了炉缸工作状态,冶炼进程中控制稳定且充沛的炉温,是保证高炉稳定顺行的基本前提,良好的热制度是冶炼生产顺稳、生铁质量、炉前作业和炉缸安全长寿的重要保障。热制度包括化学热与物理热两个方面。炉缸工作状态活跃时化学热与物理热相对应,且化学热较低时物理热同样充沛稳定。通俗讲就是同样的铁水含硅,物理热有高有低。影响热制度的因素有三个方面:
风温、风量、富氧、喷吹燃料、鼓风湿度等。
热量消耗方面,入炉原料的品位和冶金性能,炉内的间接还原程度等。
入炉原燃料与煤气的热交换。
表2 2#高炉主要工艺参数
月份 |
风量 |
热压 |
风温 |
富氧 |
富氧率 |
顶压 |
|
m3/h |
kpa |
℃ |
m3/min |
% |
kPa |
2月 |
4181 |
380 |
1179 |
11031 |
3.43 |
215 |
3月 |
4322 |
408 |
1199 |
14362 |
4.32 |
231 |
4月 |
4533 |
441 |
1202 |
15691 |
4.5 |
250 |
5月 |
4627 |
446 |
1194 |
15055 |
4.23 |
249 |
6月 |
4619 |
449 |
1202 |
16948 |
4.77 |
250 |
热制度直接影响了煤气流的分布。为了稳定煤气流分布必须保证炉缸热制度的稳定,而热制度的稳定就是炉缸活跃的前提。
2.2 造渣制度
造渣制度要适应于高炉冶炼要求,炉渣在开始形成到排出炉外要经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实践证明炼好铁先要炼好渣。
炉渣的特性与要求在《高炉炼铁生产技术手册》中阐述了造渣制度的重要作用和要求:有利于炉况稳定顺行,有利于冶炼优质生铁。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及较强的脱硫能力,且侵蚀性能较弱等特点。
炉渣的流动性、稳定性、脱硫能力、侵蚀性能又与炉渣的温度和成分有关。我们一般通过对入炉原燃料的成分来平衡好炉渣碱度和镁铝比,及充足的渣铁物理热,来保证炉渣的粘度。当炉渣成分或温度波动时会使炉渣粘度及流动性发生变化,如渣中Al2O3含量较高时,炉渣熔化性温度变高,粘度大,流动性变差。粘度大,流动性差的炉渣易堵塞焦炭间的空隙,恶化炉缸空隙度,及料柱透气性,影响了炉缸活跃度和高炉煤气流的分布。2#高炉炉渣成分如表3:
表3 2#炉炉渣成分
月份 |
R2 |
R4 |
Al2O3 |
Al2O3/MgO |
|
倍 |
倍 |
% |
|
2月 |
1.15 |
0.95 |
16.02 |
0.55 |
3月 |
1.18 |
0.97 |
15.90 |
0.53 |
4月 |
1.26 |
1.01 |
15.52 |
0.50 |
5月 |
1.24 |
0.99 |
16.44 |
0.51 |
6月 |
1.24 |
0.98 |
17.19 |
0.51 |
2.3 送风制度
在生产中送风制度也叫做下部调剂,它包括风口面积、风量、风温、鼓风湿度、富氧率和鼓风动能等。而这些作业参数需要根据高炉变化时进行调剂。主要目的就是选择好合适的风速和鼓风动能来满足高炉生产需要,使初始煤气流分布合理,炉缸工作均匀活跃,热量充沛且稳定,风速和鼓风动能还决定了初始煤气流的分布情况,是改善煤气流分布的关键。
在高炉生产过程中根据炉况需要,我们通常采取调整风口面积来改善炉缸工作状态,使其达到工作均匀、活跃的目的。当更换长风口或缩小风口直径时,在“程树森,李洋龙”的《高炉风口鼓风均匀性及风口参数调节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在高炉总风量不变的情况下,局部增加风口长度或缩小风口直径,会降低该风口的风速、风量和鼓风动能,而其他风口的风速、风量和鼓风动能会相应增加,这反而不利于该风口吹透中心的能力。2#高炉风口布局如图1:
图1 2#炉风口布局
2.4 装料制度
装料制度又叫做上部调剂,由矿石批重、焦炭批重、矿石结构组成、料线、布料角度、布料圈数等组成。
装料制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目的就是使炉内的煤气流分布合理,改善煤气流与物料接触的条件,使煤气通过矿焦层顺畅,炉料与煤气的热交换充分且阻力小、下料均匀。装料制度对软熔带的形成的影响也是意义重大的。
在首钢的煤气调整思路中有十六字方针,叫做“稳定边缘,打开中心,稳定中心,照顾边缘”,我们不难发现中心与边缘气流的重要性,而且在生产中两股煤气流是缺一不可的。两股煤气流的分布形态是通过对装料制度调整的过程。高炉生产是一个动态过程,炉内气流的变化要与外部条件的变化相结合,我们的调整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调整目标。
众所周知高炉的煤气分布分为三次,即炉缸的初始气流分布,软熔带的气流二次分配,软熔带以上散料层的三次分布。三次气流分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上下部调剂相结合,自始至终都在为炉缸的活跃程度做文章。2#高炉布料矩阵见表4。
表4 2#高炉布料矩阵表
高炉 |
品种 |
1 |
2 |
3 |
4 |
5 |
6 |
带宽 |
角差 |
2# |
矿 |
42.5° |
40.5° |
38.0° |
35.5° |
32.5° |
|
10° |
2.88° |
3 |
3 |
3 |
2 |
2 |
|
||||
焦 |
43.0° |
40.5° |
38.0° |
35.5° |
32.5° |
23.5° |
19.5° |
||
2 |
2 |
2 |
2 |
2 |
2 |
3 炉缸工作状态
综合四大基本制度中都提到了炉缸工作状态,提到炉缸工作状态我们就不能不讲到高炉“死料柱”,在《马钢高炉炉缸死料柱的认识及实践》一文阐述了高炉炉缸死料柱的形状、大小对炉缸工作状态的影响。我们只有给四大基本制度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保证炉缸的活跃度。
每个炼铁工作者在实际生产中都遇到过最基本的高炉生产调剂“憋压”,在这里详细的叙述“憋压”是怎么形成的。
高炉憋压的表现,风压升高、风量下降、压差升高、透气性指数下降、料速缓慢,严重时高炉“悬料”及“管道行程”。在这些表现中直接会使风口的回旋区缩短,而风口的回旋区是炉缸半径的1/2-1/3,这时就打乱了初始煤气流分布,使炉缸截面积的煤气量分布不均,风口回旋区长短不一,造成煤气流分布有强有弱,当产生煤气流速过强的部位时,且煤气通过料柱的阻力变小时,就是“管道行程”,煤气的阻力整体都增大时,就会产生“悬料”。
高炉憋压的形成,上面我们提到高炉炉缸“死料柱”,死料柱是位于炉缸中心基本上不运动的焦炭料柱,也就是在燃烧带以外的炉缸中心处,也有人管它叫做“炉芯焦”,死料柱沉坐在死铁层中,它浸没在液态渣铁中,上部顶尖突入炉腹区,由焦炭构成锥形的料柱。由于它的消耗及更新速度极为缓慢,故称为“死料柱”。死料柱中的焦炭是向风口做蠕动运动的,它的消耗周期短则5-7天,长则在15天左右。死料柱在炉缸中呈周期性沉浮运动,当出铁间隔时间较长时,炉缸的液态渣铁将死料柱浮起,上部受炉料的下降挤压使死料柱的空隙度变差,且死料柱本身的透气性和透液性差,从而会给风口回旋区顶短,造成风速和鼓风动能下降,这就造成了高炉憋压。
4 结语
炉缸工作状态及中心煤气流。当四大基本制度不合理,不匹配时就会造成炉缸工作状态变差,而炉缸工作状态变差就是死料柱形状发生了变化。密实的死料柱占据了炉缸的有限空间,炉缸接受渣铁的能力下降,随之风量变小,风压升高,下料不顺畅,煤气通路堵塞。死料柱中是炉身下部至炉底由密实的焦炭、入炉粉末、难容的凉渣铁所组成,严重时死料柱会占据至炉身中部。
如何保持炉缸活跃度,就是稳定死料柱的形状及大小,使死料柱保持活跃度。前提条件就是要有稳定的造渣制度,充沛的热制度和相互匹配的送风与装料制度,高炉有产有出,都需要顺利的进行。当炉缸工作状态好时,初始煤气流分布合理、均匀,风口回旋区长,能够顺利地向高炉中心渗透,中心煤气宽度小而力度强,边缘煤气稳定,这时就形成了稳定的“中心煤气流”,如炉缸工作状态变差,风口回旋区变短,煤气向中心渗透差就行不成稳定的中心煤气流,反之则会使边缘煤气分布不均,形成边缘煤气流某一方向过强,而产生边缘管道。
窄而强的中心煤气流顺利的产出,可以直接印证炉缸工作状态的好坏,两者相互依存,只有稳定的炉缸活跃度才能保证稳定的“中心煤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