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文献 » 烧结球团文献 » 烧结工艺 » 正文

燃料分加强化细粒铁精矿烧结与烟气CO减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9-02  作者:钟强, 高梓朔, 姜文政, 项思敏, 姜涛  浏览次数:505
 
核心提示:摘要:针对以细粒铁精矿为主的厚料层烧结,采用燃料分加强化技术,研究了二次焦粉比例、焦粉-0.5mm粒级含量等对细粒铁精矿烧结矿产、质量的影响,探明烧结产品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烧结所用焦粉-0.5mm粒级达51.85%,粒度偏细;基于制粒水分8.0%、焦粉配比5.3%的优化条件下,通过适宜的焦粉分加,提高了烧结矿产、质量指标,当二次焦粉比例为50%时,烧结矿成品率、转鼓强度、利用系数提升了1.68%、1.16%、3.64%,固体燃耗降低了1.42%;适宜的焦粉分加改善了烧结矿微观结构,提高了
 燃料分加强化细粒铁精矿烧结与烟气CO减排

钟强, 高梓朔, 姜文政, 项思敏, 姜涛

 (中南大学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410083)

摘要针对以细粒铁精矿为主的厚料层烧结,采用燃料分加强化技术,研究了二次焦粉比例、焦粉-0.5mm粒级含量等对细粒铁精矿烧结矿产、质量的影响,探明烧结产品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烧结所用焦粉-0.5mm粒级达51.85%,粒度偏细;基于制粒水分8.0%、焦粉配比5.3%的优化条件下,通过适宜的焦粉分加,提高了烧结矿产、质量指标,当二次焦粉比例为50%时,烧结矿成品率、转鼓强度、利用系数提升了1.68%、1.16%、3.64%,固体燃耗降低了1.42%;适宜的焦粉分加改善了烧结矿微观结构,提高了结晶良好的针、条状铁酸钙含量;每吨烧结矿减少2.5 kg的CO排放。

关键词:铁精矿烧结;燃料分加;烧结指标;铁酸钙

目前,我国烧结矿生产规模高达10亿吨/年,烧结矿在高炉含铁炉料中比例达80%左右,因此铁矿烧结承担着为钢铁冶炼提供优质炉料的重要任务。烧结技术推陈出新带动烧结矿产质量提高、固体燃耗降低和污染物排放减少,对钢铁行业低碳绿色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4]

燃料分加技术是一种将部分燃料在二混过程中加入的技术,使得部分燃料粘附在制粒小球的表面,改善烧结混合料中燃料的燃烧活性[5-6]。通过燃料分加技术,可有效从动力学上改善烧结料层中燃烧前沿与传热前沿的匹配问题,保证烧结料层高温区的集中,进而提高烧结速度、成品率和利用系数,降低烧结燃耗[7-8]。已有文献研究了燃料分加技术中燃料粒度、熔剂含量、搭配、无烟煤与焦粉的搭配顺序以及焦粉种类对铁矿烧结的影响。固体燃料分加技术将一部分燃料与混合料混合,另一部分燃料在制粒过程中加入,使之覆盖在制粒小球的表面,从而提高燃料烧结的反应活性面。莱钢等钢铁厂有使用该技术可降低燃料消耗,但应用效果有限,且没有关注其对CO排放的影响 [9-12]

本文通过优化焦粉配比、焦粉分加比例以及-0.5mm细粒级含量,系统研究了燃料分加技术对烧结指标及其微观结构、矿物组成的影响,以及燃料分加对烧结烟气CO排放的影响行为。

1 试验原料与方法

1.1 试验原料

铁精矿烧结试验所用含铁原料包括三种精矿(精矿A、B和C)和粉矿,配比为精矿A:精矿B:精矿C:粉矿=37.5%:12.5%:37.5%:12.5%,熔剂包括白云石、石灰石和生石灰,其主要化学成分和粒度组成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含铁原料及熔剂的化学成分 /%

名称

TFe

FeO

SiO2

CaO

MgO

Al2O3

S

P

Ig

精矿A

66.64

9.79

3.01

0.66

0.33

0.084

0.024

0.024

0.03

精矿B

65.22

22.52

7.02

0.58

0.40

0.150

0.100

0.027

0.00

精矿C

65.09

14.70

5.62

0.45

0.35

0.160

0.065

0.036

0.00

粉矿

64.26

0.65

2.97

0.48

0.28

1.010

0.040

0.087

3.70

白云石

0.85

0.30

3.08

1.82

42.89

0.03

0.05

0.028

50.15

石灰石

0.65

0.06

2.91

51.82

1.87

0.52

0.04

0.054

42.58

生石灰

0.81

0.20

2.83

85.12

1.78

0.63

0.06

0.019

8.92

 

由表1和表2可知,磁铁精矿与赤铁粉矿的TFe品位均高于64%,精矿B的SiO2含量较高。三种精矿的粒度过细,无核颗粒导致制粒性能差,特别是精矿A与精矿C的-0.074mm含量高达97.79%与95.00%,而粉矿的粒度分布较均匀。因此,适当增加部分粉矿提供制粒核心,从而改善制粒效果。石灰石和生石灰中的氧化钙含量符合烧结要求,白云石和石灰石的粒度分布均匀,0.5~3mm粒级的比例分别为40.4%和33.5%,为精矿制粒提供部分核颗粒。

 

表2 含铁原料及熔剂的粒度组成 /%

粒级/mm

+5

5~3

3~1

1~0.5

0.5~0.074

-0.074

精矿A

-

-

0.10

0.10

1.91

97.89

精矿B

-

0.05

0.10

0.85

20.02

78.98

精矿C

-

0.00

0.10

0.10

4.80

95.00

粉矿

14.96

19.51

11.78

14.93

25.90

12.92

白云石

0.80

3.85

10.20

19.12

43.98

22.05

石灰石

0.03

14.97

20.23

20.17

27.46

17.14

生石灰

-

9.06

16.49

17.01

21.01

36.43

烧结试验所用燃料为焦粉,其灰分的化学成分和粒度组成见表3和表4。可知,焦粉灰分的氧化硅和氧化铝含量较高,焦粉-3mm粒级的含量达到92.63%,但-0.5mm粒级的含量达51.85%,焦粉中细粒级含量偏高。

表3 焦粉灰分的化学成分 /%

名称

TFe

SiO2

CaO

MgO

Al2O3

S

P

Ig

焦粉

1.38

6.46

1.41

0.18

5.58

0.21

0.021

83.12

表4 焦粉的粒度组成 /%

粒级/mm

8~5

5~3

3~1

1~0.5

0.5~0.074

-0.074

-0.5

焦粉

0.55

6.82

16.03

24.75

30.90

20.95

51.85

1.2 试验方法

常规烧结与燃料分加烧结试验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常规烧结中焦粉一次性由人工混匀再制粒,而燃料分加烧结中一部分焦粉由人工完成一次混匀,剩余焦粉在圆筒混合机中完成二次混匀与制粒,制粒时间均为5min。制粒后烧结混合料的烧结操作参数如表5所示。烧结指标包括烧结速度、成品率、转鼓强度、利用系数、固体燃耗,计算方法见相关文献[13]。烧结矿的矿相结构借助Leica DMI4500P型光学显微镜,进行矿相鉴定和显微结构分析。

表5 烧结操作参数

烧结料层高度

铺底料

点火温度

点火时间

点火后保温

点火负压

烧结负压

700mm

30mm

1050 ± 50 ℃

1min

1.5min

5KPa

12 Kpa

       

图片1 

图片2

图1 燃料分加烧结试验流程示意图

2 结果与讨论

2.1 常规烧结工艺参数优化

开展细粒铁精矿的常规烧结试验,分别研究了制粒水分和焦粉配比对烧结指标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

 

图片3 图片4

(a)焦粉配比5.5%;(b)混合料水分含量8.0%左右

图2 混合料水分和焦粉配比对烧结指标的影响

由图2可知,随着制粒水分的增加,因细精矿混合料的制粒效果改善,使得烧结速度显著提升,同时适宜的水分强化了烧结过程的气-固传热效率,使得烧结矿的成品率、转鼓强度、利用系数都明显提升,反之,固体燃耗逐步减低,因此适宜的制粒水分为8.0%。

基于适宜的制粒水分,继续提高焦粉配比,所有烧结指标有所恶化,反而焦粉配比降低至5.3%,烧结矿的成品率与利用系数提升,固体燃耗处于最低值。因此,适宜的焦粉配比为5.3%。

2.2 燃料分加强化细粒铁精矿烧结

基于焦粉配比5.3%,保持焦粉原始粒度不变,采用燃料分加技术强化细粒精矿烧结,提升烧结产、质量。将一次焦粉与二次焦粉的比例由100%:0%调整至0%:100%,考察其对烧结指标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

 

图片5

图3 燃料外配对烧结指标的影响

由图3可知,随着二次焦粉比例由0%提升至50%,进一步提升了烧结矿的产质量指标,成品率和转鼓强度分别提升,固体燃烧明显降低。然而,随着二次焦粉比例继续增大,烧结指标呈山体滑坡式下降,是因外配焦粉比例过高,焦粉全都裹附于制粒小球表面,在烧结过程中焦粉与气流中氧气充分接触,燃烧速率过快,从而导致传热前沿与燃烧前沿差距增大,导致料层最高温度较低,影响烧结成矿。因此,适宜的一次焦粉与二次焦粉比例控制在50%:50%以内。

因焦粉中-0.5mm粒级含量高达51.85%,考虑到焦粉外配时,细粒级焦粉相对于粗粒级更易被气流带走,更易燃烧,从而对燃料分加烧结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燃料内外配比为50%:50%的前提下,降低-0.5mm粒级含量并以+0.5mm粒级补充,考察其对烧结指标的影响,结果如图4所示。

图片6

 图4 -0.5mm粒级含量对烧结指标的影响

由图4可知,随着焦粉中-0.5mm粒级含量的提高,烧结速度在30%时达到最高值,烧结矿成品率和利用系数在40%时最高,转鼓强度在50%时最高,固体燃耗在50%时最低。总体而言,全部烧结指标随-0.5mm粒级含量提升有所改善,适宜的-0.5mm粒级含量为40%~50%,其原因是基于燃料分加,降低-0.5mm粒级含量使得二次焦粉中粗颗粒增多,其在混合料中主要以单一焦粉形式存在,在烧结中独自燃烧,释放的化学热与气流发生对流传热并随烟气向下传递,而辐射给附近铁矿颗粒的热量减少,导致燃烧带热量减少,温度降低,不利于局部混合料的烧结成矿。  

2.3 烧结矿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

为进一步考察燃料分加技术对烧结的积极作用,选取3种优化条件下的烧结矿样品,对比分析主要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变化。3种条件分别为:条件1为常规烧结,条件2为一次焦粉:二次焦粉=50:50,焦粉-0.5mm含量50%,条件3为一次焦粉:二次焦粉=50:50,焦粉-0.5mm含量30%三种烧结矿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不同烧结矿的主要化学成分

试验

条件

TFe

FeO

SiO2

CaO

MgO

Al2O3

S

P

R

1#

常规烧结

56.58

8.75

5.15

10.52

1.96

0.46

0.024

0.043

2.04

2#

50:50,50%

56.25

8.74

5.28

10.67

1.97

0.41

0.027

0.044

2.02

3#

50:50,30%

55.66

8.86

5.22

10.80

1.95

0.40

0.025

0.036

2.07

由表6可知,因烧结混合料配矿方案相同,3种烧结矿的主要化学组成基本相同,其中,焦粉-0.5mm含量为30%时,烧结矿的FeO含量略有提高,是因为燃料粗颗粒含量提高,在局部出现了弱还原性气氛,阻碍了FeO的充分氧化。三种烧结矿的铁氧化物、铁酸钙粘结相及孔隙结构如图5所示。基于多点的微观结构照片,以色差统计分析烧结矿主要矿物的含量,如图6所示。

由图5可知,由于在常规烧结中焦粉被细粒铁精矿裹附,其燃烧释热产生高温状态,样品1#存在更多不规则、熔蚀状铁酸钙包裹磁铁矿,并与少量针状铁酸钙互联。适宜的燃料分加改善了料层热状态,利于烧结成矿,使得样品2#出现结晶形态良好的针、条状铁酸钙,与磁铁矿相互交织,同时孔隙中嵌布着少量的硅酸盐液相,提高了烧结矿的整体结构强度。样品3#的微观构造变差,以细小针状铁酸钙连接磁铁矿、次生赤铁矿,孔隙较多。

由图6可知,主要矿物均为铁酸钙、赤铁矿、磁铁矿、硅酸盐和玻璃相,与普通烧结矿比较,采用燃料分加获得烧结矿的铁酸钙含量增加,赤铁矿、磁铁矿和硅酸盐的总含量有减少。

微信截图_20240902114127  

(a)样品1#;(b)样品3#;(c)样品2#;(d)样品3#

图5 烧结矿的微观结构

图片11

图6 烧结矿的矿物组成(质量分数)

2.4 烧结烟气CO的排放行为

为进一步考察燃料分加技术对烧结烟气CO的减排作用,对比研究了条件1(常规烧结)和条件2(一次焦粉:二次焦粉=50:50,焦粉-0.5mm含量50%)的烧结烟气COx排放行为,其结果分别如图7和图8所示。

由图7可知,常规烧结过程和燃料分加烧结过程的CO2和CO烟气排放规律基本一致。在烧结点火阶段,CO2和CO大量排放,点火结束后CO2和CO排放趋于平缓。另外,烧结过程中CO2排放量远大于CO排放量。烧结烟气CO2主要为燃料燃烧和石灰石等物质分解反应产生的,CO主要为局部区域燃料不充分燃烧产生的。根据图8计算的CO排放量,常规烧结过程和燃料分加烧结过程每吨烧结矿CO排放量分别为40.92 kg和38.42 kg,采用燃料分加方式,每生产一吨烧结矿能减少2.5 kg的CO排放,烧结烟气CO减排效益明显。

图片12

图7 常规烧结和燃料分加烧结过程的COx排放行为

 

图片13

图8 燃料分加对烧结烟气CO的减排效应

3 结论

 

(1)细粒铁精矿烧结所用焦粉-0.5mm粒级达51.85%,粒度偏细。制粒水分8.0%、焦粉配比5.3%的优化条件下,烧结矿的成品率、转鼓强度、利用系数和固体燃耗分别为69.60%、66.03%、1.65 t∙(m2∙h)-1和54.95 kg∙t-1

(2)通过适宜的燃料分加强化细粒铁精矿烧结,提高烧结矿产、质量指标,当二次焦粉比例为50%时,烧结矿成品率、转鼓强度、利用系数分别为70.77%、66.80%、1.71 t∙(m2∙h)-1,提升了1.68%、1.16%、3.64%,固体燃耗为54.17 kg∙t-1,降低了1.42%。

(3)相对细粒铁精矿常规烧结,采用燃料分加技术,改善了烧结矿微观结构,提高了结晶良好的针、条状铁酸钙含量,铁酸钙与磁铁矿相互交织,结构致密。采用燃料分加方式,每生产一吨烧结矿能减少2.5 kg的CO排放,烧结烟气CO减排效益明显。

 

参考文献

[1] 姜涛. 烧结球团生产技术手册[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4.

[2] Zhong Q., Liu H B , Xu L P, et al.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iron ore sintering with high-bed layer: double-layer sintering[J].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21. 28(11): 1366-1374.

[3] Li G H, Liu C, Yu Z W, et al. Energy saving of composite agglomeration process (CAP) by optimized distribution of pelletized feed[J]. Energies, 2018, 11(9): 2382.

[4] 范晓慧, 孟君, 陈许玲, 等.铁矿烧结中铁酸钙形成的影响因素[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9(6): 1127-1130.

[5] 吴胜利, 韩宏亮, 冯根生. 烧结固体燃料分加技术的研究[C]//.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 2009: 551-556.

[6] 任志国, 谢华, 柳望洵, 等. 燃料分加对混合料造小球团及烧结过程的影响[J]. 钢铁研究学报, 2000, 12(2): 1-5.

[7] 张清岑, 王隆谦. 关于燃料和熔剂分加的研究[J]. 烧结球团, 1980, 5(1): 27-34.

[8] 夏玉虹, 杨绍利. 烧结燃料二次分加优化试验研究[J].烧结球团, 1998, (4): 22-25.

[9] 李强. 烧结细粒燃料分加技术研究[J].烧结球团, 2012, 37(2): 9-12.

[10] 闫小卫. 烧结燃料分加工艺优化试验研究[J]. 山东冶金, 2017, 39(3): 23-25.

[11] Wu S L, Que Z G, Li K L. Strengthening granulation behavior of specularite concentrates based on matching of characteristics of iron ores in sintering process[J].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8, 25(10): 1017-1025.

[12] 薛方, 熊军, 石江山, 等.湿熄焦的分加对烧结生产的影响研究[J]. 烧结球团, 2019, 44(2): 9-12.

[13] Li G H, Liu C, Rao M J, et al. Behavior of SO2 in the process of flue gas circulation sintering (FGCS) of iron ores [J]. ISIJ International, 2014, 54(1): 37-42.

 
 
[ 技术文献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