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文献 » 炼铁文献 » 设备 » 正文

大幅限产条件下高炉操作应对技术研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1-13  作者:明名 张新天 周磊  浏览次数:432
 
核心提示:摘要:2021下半年,国内各大钢铁厂陆续控产,根据不同的控产目标,大多采用减风、减氧等控冶强措施,或检修、焖炉、停炉等减产措施。此次国内B钢控产力度非常大,大部分高炉检修或停炉,仅保留6座高炉低冶强生产,并大幅度减氧、控制冶强,入炉品位下降幅度大,降冶强和品位后,高炉操作随之调整,探索出低Si、低品位、低碳耗和低成本操作模式。 关键词:冶炼强度 燃耗 控产 低硅 低成本炼铁
 大幅限产条件下高炉操作应对技术研究

明名  张新天  周磊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2021下半年,国内各大钢铁厂陆续控产,根据不同的控产目标,大多采用减风、减氧等控冶强措施,或检修、焖炉、停炉等减产措施。此次国内B钢控产力度非常大,大部分高炉检修或停炉,仅保留6座高炉低冶强生产,并大幅度减氧、控制冶强,入炉品位下降幅度大,降冶强和品位后,高炉操作随之调整,探索出低Si、低品位、低碳耗和低成本操作模式。

关键词:冶炼强度 燃耗 控产 低硅 低成本炼铁

1  引言

2019年至2022年,在全球持续疫情、局部战争导致经济低迷等各种因素影响下,钢铁行业上游矿、焦等原燃料价格居高不下,下游需求持续萎缩,多重因素严重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导致钢铁企业经营举步维艰。中国钢铁产能由2020年10.64亿吨下降到2021年10.32亿吨,下降0.32亿吨。据中钢协统计,2022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生产钢材8.02亿吨,同比下降0.50%。从当前国内和全球经济环境看,钢铁行业将临产能全球过剩和双碳目标压力,并成为企业新常态,低碳、低成本冶炼是炼铁人必须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B钢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大幅采取控产措施,在使用极低品位条件下,燃料消耗和吨铁成本大幅下降,其实践经验对我永钢及国内同行均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2  B钢铁厂冶炼实践

国内B钢铁厂作为国内知名大型钢铁企业,因其低品位,高产量,低Si冶炼和较低的燃料比和炼铁成本水平在国内一直处于行业前列,B钢属典型的沿海企业,具备港口运输物流条件好,矿石靠近物流中转港,矿、焦物流价格低的区域优势。经过多年发展,到2008年,B钢形成16座500—1000m3高炉,产能超千万的大型长流程钢铁企业。除先期建成的部分单铁口高炉外,后期10余座1000m3以下高炉均为双铁口高炉,有利于生产组织和技经指标提升,这些高炉经过大修,后续基本改造扩容到1000m3左右,公称炉容1080m3

如下表1所示,2014年到2021年6月份,B钢炼铁高炉入炉品位一般保持在55.5-57.3%,总体与我公司相当或略低。进入2021年7月份,因政策限制导致指令性控产,B钢大多数高炉检修或焖炉,仅保持6座高炉生产,这些高炉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低Si、低品位、低消耗和低成本的生产模式,在新常态下,对永钢,对国内其他企业实施炼铁低成本冶炼以有益的启发。

表1  B钢近年来主要生产指标

图片9 

从上表可见,B钢炼铁生产组织有以下几个特点:

(1)炼铁规模持续提升

多年来,B钢在保持高产、高冶强生产的同时,坚持低Si冶炼,低Si有利于高炉和炼钢降低燃耗和物料消耗,提高炼钢生产效率,有利于铁-钢系统整体增效;

(2)高产高冶炼强度

近年来,B钢炼铁在14-16座高炉生产的情况下,炼铁产能持续提升。从2020年到今年上半年,B钢14座高炉生产,产量达到或超过以往16座高炉的产量,利用系数持续提升;从2016年到2021年6月份以前,B钢为提高产量,高炉利用系数提高到3.767-4.424t/(m³·d),冶强也提升到1.92-2.35t/(m³·d),利用系数和平均日产量保持较高水平;

(3)坚持低[Si]冶炼

B钢铁水平均硅均0.30-0.35%,个别月份低于0.30%,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20年到2021年6月份以前,B钢通过提高高炉富氧,冶强、产量和利用系数得到大幅提升。

(4)低品位冶炼

B钢炉料入炉品位总体较低,也会根据市场行情,以高品位提高铁水产量;

(5)大富氧提产量

提升富氧,强化冶炼是B钢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2015年到2020年,B钢炼铁富氧量和富氧率由不足5.0%提升到超过10.0%,高炉产量大幅提升;

(6)控冶强降燃耗

从2021年7月份开始,由于政府强力控产措施的实施,B钢开始停炉控产,仅保留9#、10#、11#、12#、13#、14#6座1000m3级高炉生产,炉容1100m3左右,生产的高炉也大幅降低了富氧量,生产的6座高炉通过大幅降低品位和冶炼强度,实现了大幅降低燃料比和极低[Si]冶炼。

3  B钢炼铁控产前后技经指标变化情况

3.1  控产前后高炉操作和指标变化

表2  B钢目前生产的6座高炉与去年同期指标对比

图片10 

3.2  B钢控产操作特点

(1)控产措施:此次B钢控产,为降低铁水产量,B钢炼铁除采取停炉措施以外,现有的生产高炉还采取了降品位、降富氧、降低风量风压等措施,铁水产量大幅下降;

(2)煤比下降:控产后,因高炉减氧,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下降,因此,高炉煤比也下降22kg/t,下降幅度12.1%;

(3)燃料比下降:B钢控产,在品位和冶强大幅下降的同时,其燃料比也有所下降,较去年同期,其燃料比下降8.0kg/t,下降幅度1.53%;

(4)镁铝比提高:B钢以低品位、低Si冶炼炉和高镁铝比,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013年,B钢炉渣镁铝比一度高达0.75-0.80,近年来,B钢炉渣镁铝比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在0.65-0.70。此次控产,B钢高炉炼铁在入炉品位下降的同时,镁铝比提高到0.70-0.75。

(5)铁水Si含量降低:此次控产,B钢铁水物理热由去年同期1491℃下降到1480℃,物理温度下降11℃,但铁水[Si]含量由去年同期0.323%下降到0.259%,[Si]含量下降,有利于降低高炉燃料比,并降低炼钢渣量和热量消耗,提高炼钢效率。

(6)冶强降低,煤气利用率提升:此次控产,冶炼强度由去年同期2.29 t/(m3·d)下降到今年8月份1.14 t/(m3·d)后,高炉煤气利用率由去年同期44.33%提高到45.95%,煤气利用率上升1.62%,按照提高煤气利用率1.0%降低燃料比5.0kg/t铁算,因煤气利用率提升导致其燃料比理论下降8.1kg/t铁。

(7)下部送风制度变化:B钢此次控产,除富氧量大幅度降低外,高炉风量较也有所降低,为保证下部有足够的鼓风动能,B钢采取了缩小风口面积的操作,以保持炉缸活跃性,如表3~4所示。

表3  2021年8月B钢生产高炉送风参数

图片11 

表4  2020年8月B钢生产高炉送风参数

图片12 

与同期比较,此次B钢高炉控产,入炉风量平均减少19.11%,所有高炉均采取了缩小风口面积的措施,这6座高炉缩小风口面积1%-3.6%,标准风速和鼓风动能反而高于去年同期,足够的风速和鼓风动能保证了炉缸的活跃性。

(8)上部装料制度变化:B钢大幅度降冶强后,富氧量大幅减少,因此,吨铁煤气发生量增加,顶温明显上升。各高炉普遍采用了拓展矿焦平台、提高矿石角度的措施,抑制边缘气流,提高煤气利用率,如表5所示。

表5  B钢控产高炉装料制度

图片13 

(9)上部调整特点:a.高炉全部走正角差,即矿石角度大于焦炭,正角差1°-3°;b.拓宽布料平台,矿石档位拓宽到8°-10.5°的5个或6个环位,焦炭档位拓宽到10°-12°的6个或7个环位;c.矿石大角度,以充分抑制边缘气流,提升煤气利用率;d.焦炭小角度最小26°,减少中心焦量,煤气利用率更好。

4  燃料比下降原因

表6  不同阶段B钢控产前后主要技经指标对比

图片14 

由表6可见,B钢控产是全方位的,降冶强是高炉控产的主要措施,也是其品位下降而燃料比也下降的根本原因。

(1)品位上升影响燃料比:以B钢今年8月份B钢指标和去年同期对标,此次B钢品位下降3.25%,燃料比理论上升:3.25%×1.5×524=25.55kg

(2)炉温下降影响燃料比:B钢炉温下降0.06%,燃料比理论下降:0.06÷0.1×4.5=2.7kg

(3)冶强下降影响燃料比:2020年8月份,B钢高炉吨铁风量928m3/t,吨铁富氧87m3/t。因为控产,大幅度控氧,富氧降低到40m3/t,吨铁风量增加到1082m3/t,经计算,综合冶炼强度由2.29t/(m3·d)下降到1.14 t/(m3·d),下降幅度50.22%。

(4)燃料比与冶强的关系:根据国内外高炉炼铁生产经验,高炉冶炼强度(焦炭冶强)有一个合理的区间,即著名的“U”形曲线或称“锅底曲线”,即,当高炉冶炼强度在1.05~1.20 t/(m3·d),高炉燃料比较低,冶强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燃料比升高。越过合理焦炭冶炼强度区间,燃料比会大幅上升。

图片15 

图1  冶强与燃料比变化关系(“锅底”形曲线)

由图1可知:

a.    冶炼强度在0.90-1.30t/(m3·d)之间,燃料比处于最低,即锅底处;

b.    超过“锅底”后,随着冶强的上升,燃料比大幅上升;反之,冶强向“锅底”处下降,燃料比大幅下降;因此,冶强不能无限提升;

c.    B钢历年冶强均较高,一般为2.0 t/(m3·d)以上,早已超过最低燃料比区域,因此,B钢高冶强为其贡献了高产量,但其燃料比较高;

d.   此次B钢控产,冶炼强度由2.29降低1.14 t/(m3·d),冶炼强度重回“锅底”处,导致燃料比大幅度下降,抵消了品位下降带来的燃料比上升因素,最终燃料比低于控产前高品位条件下的燃料比,这是此次B钢控产下,B钢降低品位,燃料比也下降的最根本因素。

5  永钢炼铁降本方向

近年来,在产量效益驱动下,国内各炼铁厂普遍采用提冶强达到提产量目的,多座1000m3级高炉系数突破4.0t/(m3·d),日产超过4100t/d。B钢2018年至今年上半年,利用系数4.1-4.4 t/(m3·d),这些高产高炉成为我们对标学习的目标单位。

永钢炼铁厂一般8—10座高炉生产,产量保持在日产25000t左右。永钢炼铁高炉提产的主要手段和B钢、河北等国内指标先进企业技术路线基本相同,即,提高富氧和冶炼强度,所以近年永钢所有高炉冶炼强度普遍在1.75~1.85t/(m3·d),甚至更高,超出经济冶强50%以上,导致炉内煤气流速过快、煤气在炉内停留时间短、煤气利用率下降,高炉燃比上升。

表7  国内1000m3级高炉2014年上半年主要指标对比

图片16 

随着冶强上升,产量提升的同时,燃料比也大幅上升。从表7也可以看到,冶炼强度与永钢高炉相近的高炉,其燃料比均比较高,冶强在1.20t/(m3·d)左右的高炉,燃料比较低。

根据永钢和国内多家炼铁成本构成,焦炭矿石是炼铁生产必须的原燃料,矿、焦两种主要原燃料成本在成本中占比一般为90%左右,其余为风、水、电、气消耗成本,以及人工工资和固定资产分摊。而矿石、焦炭在总成本的90%中,根据各企业原燃料条件和操作水平,焦炭和矿石成本一般各占45%左右,互有增减。因此,在产能需求不足条件下,炼铁高炉大幅度降低入炉品位,通过降低冶强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燃料消耗,由于矿石价格降低和燃料消耗下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铁水生产成本。

表8  永钢9#高炉2021年1-8月份主要指标

图片17 

永钢9#1080m³高炉于2011年8月18日开炉后保持高冶强生产状态,其冶炼强度大多保持在1.75t/(m3·d)以上,2021年7月份出现炉缸温度超标后,采取降冶强护炉措施,虽然8月份入炉品位有所降低,但燃料比依然较之前还有降低,其铁水成本较也其他高炉更低。

6  结论

(1)高炉碳素消耗与焦炭质量、入炉品位、铁水Si含量、冶强等多种因素相关,在原燃料(焦炭、煤粉)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影响燃料比的重要因素是冶炼强度。因此,降燃耗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2)在产量压力不是太大或市场需要控制产量时,高炉可以以1.05-1.30t/(m3·d)为目标降低冶强,降低煤气流速,提高煤气在炉内的滞留时间,压缩高温区,提高间接还原度,扩大块状带区域,提高煤气利用率,将燃料比做到该原燃料条件下最低;

(3)控冶强必须和高炉上、下部制度、热制度及造渣制度综合配套使用,才能实现低成本冶炼目标。其主要调整手段有以下几方面:

a.矿、焦走同角或正角差,拉开矿石焦炭角差1°-3°,抑制边缘气流,提升煤气利用率;在保证炉况顺行的前提下,上部装料制度可以采取进一步抑制边缘气流,降低矿焦角差,减少中心焦炭,以获取更高的煤气利用率,降低燃料消耗

b.下部送风制度调整:冶强降低,下部调整应逐步缩小风口面积,保证风速和动能充足和炉缸活跃;

c.热制度调整:降冶强后,煤气利用提升,渣铁温度明显上升,在保证渣铁流动性和炉缸活跃前提下,实现[Si]≤0.30%的低硅目标;

d.造渣制度调整:降冶强后,可通过降低品位以降低用矿成本。由于煤气利用率提升,铁水物理热充沛,为配合低[Si]冶炼,炉渣R2碱度可适当提高0.02-0.03,提高镁铝比,保证炉渣流动性和炉缸活跃。

 

 
 
[ 技术文献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