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文献 » 炼铁文献 » 设备 » 正文

酒钢6号高炉炉况波动分析及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9-06  作者:郑维红  浏览次数:343
 
核心提示:摘 要 :对2014年12月份6号高炉风量回缩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采取调整装料制度、精料、加强炉内操作等措施,使高炉炉缸工作恢复正常,炉况恢复稳定,取得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对整个炉况恢复过程进行总结,为以后类似事故积累经验。 11月28日休风前炉况运行良好,炉缸热量充足,料尺工作良好,全天平均风量在1200 m3/min左右,综合负荷控制水平在3.40倍,炉芯温度保持在166℃-167℃。平均铁水温度保持在1480℃左右。11月29日后风量逐步回缩,炉芯温度呈下降趋势,至12月2日低至161℃,炉缸工作
 酒钢6号高炉炉况波动分析及措施

郑维红

(酒钢集团宏兴炼铁厂)

 

对2014年12月份6号高炉风量回缩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采取调整装料制度、精料、加强炉内操作等措施,使高炉炉缸工作恢复正常,炉况恢复稳定,取得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对整个炉况恢复过程进行总结,为以后类似事故积累经验。

关键词 风量 鼓风动能 铁水温度

1 炉况波动简介

11月28日休风前炉况运行良好,炉缸热量充足,料尺工作良好,全天平均风量在1200 m3/min左右,综合负荷控制水平在3.40倍,炉芯温度保持在166℃-167℃。平均铁水温度保持在1480℃左右。11月29日后风量逐步回缩,炉芯温度呈下降趋势,至12月2日低至161℃,炉缸工作明显变差,鼓风动能降低,至12月6日平均鼓风动能降低至31.6kJ/s。

进入12月份后,鼓风动能逐步回缩,至12月6日降低至波谷(31.6 kJ/s),随后开始漫长的恢复过程,至12月21日平均鼓风动能逐步上升至40.1 kJ/s,炉况基本恢复正常,期间经历19天的恢复时间,产量及经济指标受影响较大。

2 原因分析

2.1 炉缸不活

炉况波动初期,最明显的特征是炉缸工作不活,有三个佐证:

(1)铁水温度降低

11月26日至29日铁水温度由1482℃↓1463℃,在炉温没有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铁水温度直线下降,说明炉缸蓄热能力变差。

(2)炉芯温度降低

11月28日休风后炉芯温度保持在166℃-167℃,之后开始逐步降低,至12月2日,已降低至161℃。

炉芯温度是高炉控制的一个重要参数,一定要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一旦低于正常范围以下,必将导致炉缸工作的变差,炉况产生波动甚至失常[1]

(3)综合负荷与煤气利用关系不对称。

从图2可以看出,11月末炉内煤气利用稳定在40-41%左右,但是综合负荷的控制水平却降低至3.35倍左右,说明操作上为了保证铁水温度在1470℃以上,开始减轻综合负荷、提高炉温控制范围,炉缸工作开始变差。

2.2 原燃料质量的恶化

原燃料质量的恶化,是导致风量回缩、炉况出现波动的又一主要原因,而原燃料质量的影响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化学特性,一是物理特性。

2.2.1 化学特性

由于木里煤断料,焦炭变料,焦炭灰分及硫份大幅度上升,硫份从11月初月初的1.24%上升至1.36%,灰分由12.56%上升至13.67%。灰分、硫份的增加,导致造渣所需熔剂增加,渣量增大,不仅多消耗焦炭,还使高炉下部透气性变坏,造成风量回缩。根据经验,焦炭灰分增加1%,焦比升高1.7%~2.5%,熔剂消耗增加4%,渣量增加3%,生铁产量降低2.2%~3.0%。焦炭中硫分每增加0.1%,焦比约升高1.2%~2.0%,产量降低2%以上。

焦炭热反应性能主要指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的强度。如果焦炭的反应性过大,在软熔带就产生较多的碎焦和焦粉,势必影响整个高炉的透气性,透气性变差,必然会导致风量的回缩。

2.2.2 物理特性

物理特性方面主要是指过筛。过筛方面,一直有一个困惑,那就是6号高炉料种由“高烧+昕昊达球团+硅石”变为“高烧+哈球+钒钛+硅石”后,炉况顺行每况愈下。通过对两种配料方案的过筛进行对比后发现:配加“高烧+哈球+钒钛+硅石”之前高炉料种比较单一,“高烧+昕昊达球团+硅石”,其中昕昊达球团矿分别装在5、6#仓,筛分效果较好。配加“高烧+哈球+钒钛+硅石”后,哈球单装在5#仓,每批矿石配加4.5t左右的哈球,量是相当大的,如果遇上下雪天气或哈球粉末大的时候,过筛效果下降,入炉粉末增加,炉内透气性降低,风量回缩较多。

从12月20日夜班风量回缩的过程来看,过筛是一个相当大的影响因素。12月20日夜班由于焦炭和哈球过筛效果差,振筛被糊死,入炉粉末增加,班平均风量由1196m3/min↓1166 m3/min。槽下岗位对5#仓振筛彻底清理后,风量又上至1185 m3/min,近期由于过筛很少出现问题,日平均风量保持在1190 m3/min左右,炉况顺行正常。

2.3 炉内气流的影响

进入12月以来,由于6号高炉冷却设备破损较多、水温差较高,装料制度的选择一直是以“抑制边缘”为主,调剂上为了追求较高的煤气利用,始终将中心气流压制,中心较重。

近期鼓风动能长时间低于正常水平,鼓风向高炉中心的穿透力减弱,造成中心进一步加重,风量愈是回缩。

2.4 高炉操作的影响

自8月份炉缸大凉以来,6号高炉对物理热的依赖更加明显。8月份之前炉况正常时铁水温度保持在1460℃-1470 ℃左右,若炉内欠热严重时,将铁水温度控制在1460℃以上,风量必然会上升。自大凉恢复正常以来,炉内动辄出现欠热现象,风量回缩,铁水温度控制在1460℃以上以上效果都不明显,必须要控制在1470℃以上才有效果。

操作方面主要的问题有:

(1)各班工长操作思路不一,对铁水温度的重视程度未能统一,交接班衔接出现问题,炉内经常是“凉热交替”。

(2)对低料线的危害认识不够,操作上为了争取风量,经常将料线控制在2.0m以上,长时间的低料线,导致炉内煤气利用恶化,间接还原减少,欠热加剧。

(3)顶风压现象频繁。

2.5 渣铁排放的影响

渣铁排放不均匀,是导致风量回缩的又一原因。

炉缸内贮存着大量的液态渣铁,炉渣密度小,浮在铁水上方,当铁口深度不达标、出铁时间短时,理论铁量虽然能排出,但炉渣未及时排出,当长时间浅铁口作业时,憋风现象越是明显。

自2014年10月22日采取了“二次打泥法”之后,铁口稳定性上升,铁口合格率得到保证,渣铁排放较均匀,炉内憋风现象逐步消除。

3 采取的措施

3.1 布料角度方面,以打开中心气流为主,尤其是中心焦角,长时间保持在22.5°~23°。

3.2 提高炉温控制水平,由0.65%~0.85%提高至0.70%~0.95;提高铁水温度控制水平,最低铁水温度由1460℃提高至1470℃,提高炉缸热量水平。

3.3 批重由18.9t退至18.6t、再退至18.3t,负荷由4.26倍调轻至4.20倍、再调轻至4.15倍。

3.4 自8月份以来,高炉配加15%料场中块焦,12月10日前中块焦布料在2角度2、3环,对焦炭拉料顺序进行调整后,目前中块焦布料在在1、2环,改变中心焦的布料形式,尽可能将质量较好的焦炭补在中心,尽快更换到中心死焦堆,争取风量。

3.5 强化风温的使用水平,合理搭配热风炉供给次序,4座热风炉的送风顺序由5#→6#→7#→8#调整为5#→7#→8#→6#,将风温水平最高的8#热风炉和风温最低的6#热风炉搭配送风,适当延长8#热风炉送风时间、缩短5#热风炉送风时间,尽可能提高风温、提高鼓风动能,避免越吹越死。

3.6 加强原燃料的的检查,督促槽下岗位及时清理振筛。12月20日夜班5#仓振筛被糊死,球团矿没有经过过筛就直接入炉,导致入炉粉末增加,透气性恶化,炉内风量回缩严重。将5#仓停电后,对振筛进行了彻底清理,重新投入使用,一个冶炼周期后风量恢复正常水平。

4 值得总结的经验

4.1 高炉的调剂炉缸占大多数,保证炉缸热活跃度是关键。在原燃料出现劣化的情况下,多半问题是出在炉缸中心死料堆上,尽快更换死料柱是关键。

4.2 焦炭质量变差时,调剂上首先应当减轻焦炭负荷,保证充足的炉温及物理热,通过集中加入附加焦的方式热量始终不均匀,而且也不好控制。

4.3 高炉加强槽下的精料工作,值班室岗位每班必须到槽下检查过筛,发现焦筛过筛不好时督促槽下岗位清理振筛。

4.4 装料制度的调剂上,炉内始终要保持一股主气流,条件不允许疏松边缘时,以打开中心气流为主。

4.5 规范炉内操作,操作以保证充足的渣铁物理热为主;加强对低料线危害的认识,低料线时首要任务是尽快将料线赶正常,不要人为制造低料线;杜绝顶风压现象。

5 参考文献

[1] 徐益军.陈克武. 湘钢1号高炉炉芯温度下降的原因及治理[J].炼铁,2010(6):27-29.

 
 
[ 技术文献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