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至2013年,累计生产新产品705个品种、618万吨,获国家专利226项,创历史新高。
白云鄂博,蒙古语意为“富饶的神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地质学家的探矿锤触及这条矿脉,矿物储量之多、种类之丰震惊海内外。然而,在显微镜和分析仪器下,白云鄂博矿显现出铁品位较低、矿质结构异常复杂等特性,被一位英国专家当即断言——“这根本不是能选的矿石!”
如今,俯瞰包头北部大草原,西北方向的无尽绿野间,几枚形似指纹的圆形凹陷,正是白云鄂博矿区硕大的矿坑。从山岗到洼地,包钢人用智慧的双手书写破解“白云鄂博矿难选难冶”世界性难题的传奇,使国家宝藏散发华彩。在矿石与炉火的激烈碰撞中,诞生一部火红跌宕的包钢科技史。
1959年,包钢1号高炉铁水奔涌,结束了内蒙古大草原不产寸铁的历史。当人们还在欢欣雀跃中沉浸,“三口一瘤”重大难题就成为草原钢铁工业发展的羁绊。白云鄂博矿的特殊之处,让包钢人尝到了第一份甘甜与苦涩,世界上没有一个钢铁企业有同类经验可供包钢借鉴。此时此刻,包钢第一代科技工作者毅然决然地扛起了独立攻关“三口一瘤”的旗帜,潜心研究出“贯流式风口”新发明,新型风口、渣口及适应包钢冶炼条件的无水炮泥自行研制成功,困扰包钢高炉冶炼的难题宣告破解。
1965年4月6日,《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报道的一项成果引发中国钢铁工业巨大反响——包钢焦煤配比攻关取得重大进展。通过连续不断的科学试炼,包钢科技人员将多种煤型配加,达到了降低焦炭成本、提高焦炭质量的良好效果,国家及业界予以高度评价。
在风雨中历练,锻造可承风雨的钢筋铁骨。经历“文革”十年浩劫后的1978年,包钢科技人员带着9项科研成果登上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领奖台,博得“满堂彩”,包钢和旗下13个二级单位被同时授予全国科学大会奖状。十年磨一剑,1988年,包钢絮凝选矿工艺攻关取得突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上世纪九十年代,包钢迎来了科技高速发展的崭新时代。以钢铁、稀土两大产业相继建立国家级技术中心为标志,包钢初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进步体系,科技创新进程显著加快。
这一时期,包钢与长沙矿院共同开展的“弱磁—强磁—浮选”工艺试验,获冶金部科技成果特等奖,入选全国十大科技成果;包钢白云鄂博铁矿使用1000万吨级国产大型露天矿成套设备取得显著成就,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CSP高效化生产技术及高性能钢带研究与开发”和“高速铁路钢轨生产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稀土产业200多项科研成果和产品分别获得国家专利优秀奖、国家“863”计划二等奖及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等奖项。包钢科技迅猛发展培育出累累果实。
与此同时,包钢实现了技术引进到输出的飞跃:CSP生产线被德国西马克公司确定为全球样板工厂和亚洲第一家技术培训基地,实现对马来西亚美嘉钢厂等国内外企业的技术输出。包钢还分别对哈萨克斯坦、美国输出无缝管生产技术和高炉炉顶技术。2007年,包钢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企业,入选首届“中国科技名牌500强企业”名单。包钢的科技进步也在这一时期从单纯自主攻关步入“引进细化吸收再创新”的更高层次。科技支撑力越发凸显,推动时间指针与包钢发展跨入新时代。
2010年起,包钢开始步入科学发展阶段,以技术中心、稀土院、矿研院三大企业科研机构为依托,包钢科技创新实力持续壮大。投资约3.5亿元,使包钢科研核心基地——技术中心硬件水平达到全国一流,“稀土钢产品研发中试技术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包钢难造块铁矿资源制备优质炼铁炉料的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包钢全面制定并推行研发项目制,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010年至2013年,包钢累计生产新产品705个品种、618万吨,获国家专利226项,刷新历史纪录。与此同时,包钢承担国家“863”、“973”以及国家科技部重点支撑计划等多项研究课题,神舟系列运载火箭、嫦娥三号探测器、“玉兔”号月球车等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凭借包钢科研人员成功研制的稀土永磁器件,成功发射并准确抵达指定地点。
2014年,包钢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两制”,充分发挥科研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支撑作用,努力为国家钢铁、稀土等多领域技术创新做出重要贡献。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包钢科技战线必将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激发新的生命活力,推动包钢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披荆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