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

冶金信息装备网

  • 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0311-88357930
当前位置1: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聚焦 » 正文

钢铁业何时挣脱“越亏越生产”怪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18  浏览次数:158
 
核心提示:产能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痼疾。长期以来,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与粗放的、以量的扩张

产能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痼疾。长期以来,钢铁、水泥、电解、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与粗放的、以量的扩张为主调的经济增长方式相互助推,不仅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阻碍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不必要的压力。也正因如此,化解产能过剩,已成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

我省作为“原材料重化工”大省,在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进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更为高效地推进此项工作?我们自即日推出这组报道,与读者和业内专家一起,零距离关注我省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

吨钢利润不够买一根冰棍

钢铁业何时挣脱“越亏越生产”怪圈?

回首2013年上半年,中钢协发布的钢铁企业利润率统计数字引发了著名的结论—“吨钢利润不够买一根冰棍”。同期,我省粗钢产量突破1亿吨,而利润却同比大降40.69%—产能过剩,这个痼疾已经将整个钢铁产业逼到生死关头。

企业“不可左右之痛”

说到产能过剩,其最直接的后果是,产能的急剧扩张而导致产品的市场行情下降,而这种下降是企业无法左右的。“我们利润最好的时候,一个月纯利润一亿多,而现在,一个月满打满算才一千万,你看差到哪儿去了。”我省唐山市某大型钢企的负责人说。

他说,产能过剩正是企业利润大幅下降的主因。以该公司生产的热轧H型钢为例,在2006年公司进行的市场摸底调查中显示,全国产能不超过450万吨,而去年10月进行的调查则显示,全国产能已经不低于1500万吨。“这还是保守统计。不到7年时间,产能增加了3倍多,但市场的有效需求肯定增加不了这么多,所以利润连年下滑。”

具体到我省的钢铁产能过剩问题,这位负责人说,以热轧H型钢为例,不说别的市,仅唐山就有至少十几条生产线,存在明显的产能过剩。而且,由于生产线的装备和工艺差别明显,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质量差的产品对质量好的产品形成了冲击,拉低了市场价格。“这还是比较有技术含量的品种,螺纹钢、板带钢更麻烦。”他解释说,热轧H型钢结构强度高,多用于高层建筑和桥梁,比普通钢材工艺要求高,所以产能虽然过剩,但还没到完全瓦解企业利润的程度。而螺纹钢和板带钢不同,它们用于普通建筑,大到楼房、小到平房都能用到,工艺要求低,所以产能过剩更加严重。“全国生产100吨钢,有55到60吨都是螺纹钢,所以产能过剩的情况更厉害。”他感叹道,“大到钢材,小到白菜,都是物以稀为贵,现在钢材价贱,这是企业不能自己左右的。”

“产量增、利润降”的怪现状

严重的产能过剩,导致了我省钢铁产业的一个怪现状。“现在河北钢铁(000709,股吧)业是产量增长,盈利水平却大幅下滑。”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说。

根据他提供的数据,河北省粗钢产量在国际金融危机和行业十分困难的形势下,仍然保持了高增长的势头。从2009年的1.35亿吨提高到了2012年的1.80亿吨,三年内平均每年增幅8.24%,比全国同期增幅高出1.14个百分点,且2013年上半年仍保持了6.83%的增速,使上半年粗钢产量突破1个亿,达到了1.03亿吨。

但是,同期利润却大幅下滑。2010年,我省钢材利润同比下降10.49%;2011年同比回升19.02%;但2012年再度大幅下降,降幅高达40.61%。2013年上半年,实现利润33.10亿元,再度同比大降40.69%。

同时,根据对今年上半年省内60家重点钢铁企业的调查分析,亏损面大幅增加。“其中,盈利企业是38家,亏损企业22家。38家盈利企业的利润总共28.93亿元,同比下降45.3%;22家亏损企业的亏损额26.47亿元,同比上升51.6%。同时,亏损面同比增加了11%。”宋继军说。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往年盈利水平较好的民营钢铁企业在今年上半年也是大幅下降,虽然实现利润超过30亿元,但同比下降48.7%,比全省平均行业降幅还要低8.01个百分点。”他说,在全国五个民营钢铁大省—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和江苏,我省是利润下降幅度最大的省份。而同期,江苏省民营钢企利润同比增长约86%。

对于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宋继军认为,与盲目增加粗钢产量、忽视发展深加工,以及企业盲目扩张规模,缺乏精细管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不想压,又不得不压”化解产能过剩靠市长不如靠市场

在采访中,不止一位企业人士向记者抱怨钢价疲软、利润摊薄。当谈起原因时,大多数人将原因归结为产能过剩。然而,政府不是一直在大力进行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吗?难道这对市场没有帮助?一位企业人士坦承:“事情不能光指望政府,淘汰落后的量毕竟不大。”

查阅公开数据,今年我省已经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淘汰任务。然而相比之下,淘汰的炼钢产能仅占上半年总产量的1/100左右,确难撼动产能过剩的大形势。而平板玻璃淘汰的1488万重量箱,也仅占2012年沙河市平板玻璃总产量的约12.4%。

一位政府公务员坦言,淘汰落后只是化解产能过剩工作的一部分,有关部门还在做更多的工作。然而,化解产能过剩这项工作,真的能够全靠政府吗?上述企业人士说得好:总不能指望为了限产保价,让政府把好好的企业给关了吧?

在我国几大过剩产业—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中,各级政府参与度较深,产能过剩与各地政府发展经济的冲动有很大关系,这导致完全的市场办法可能难以推动这些行业的产能化解工作。但这不能成为阻止市场发挥作用的理由。在化解产能过剩的过程中,政府要做的,也许并非将指标平均分配、强制淘汰或者关停—过往的很多事实证明了这种做法将导致市场损失和低效率—而是尽可能地退出市场,用全部精力去建设好并维护好整个市场环境。比如强制执行环保标准、实施环保倒逼,服务企业、为企业创造公正的市场环境,从而达到市场要素的合理分配,最终达到“良币驱逐劣币”的效果。


 
关键词: 钢铁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