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来,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速明显回升,带动了汽车用钢需求的快速增长,成为用钢行业中的亮点。但在需求增长的同时,汽车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将对用钢需求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其中的变化应引起钢铁企业的极大关注。
汽车用钢需求稳定增长成亮点
今年初以来,相较于其他多数用钢行业需求增速快速回落甚至出现总量下滑的颓势,汽车制造业的表现堪称优秀。今年前10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785.44万辆和1781.5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60%和13.50%,增速与前9个月相比,均提高0.8个百分点,重点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在经历了2012年产销量增速不足5%的低速增长之后,应该说2013年的汽车市场重新找回了增长动力。
实际上,在2008年~2012年的5年期间,我国汽车产量增长迅速,从932万辆增长到1927万辆,累计增长106.8%,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63%。从今年的情况来看,1月份、3月份、4月份、9月份、10月份5个月的汽车产量均超过180万辆,且均高于去年产量最高的3月份(183.96万辆)。可见,今年的汽车行业生产水平整体高于去年一个台阶。根据今年前10个月的汽车产量,预计我国全年的汽车产销量突破2000万辆难度不大,甚至有望达到2100万辆,这一数字符合并略高于年初各方对于今年汽车产量的预期。
我国汽车产量的快速增长离不开汽车用钢的支撑。材料是汽车制造的基础和保证。在各种汽车材料中,钢铁是汽车制造用量最大的材料,约占汽车制造所用材料的70%以上。尽管随着相关材料的发展,钢铁材料的替代材料比例逐渐增大,钢铁材料的单位用量呈下降趋势,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金属材料仍将处于主导地位。据统计,2009年我国汽车用钢(板管)产量为1444万吨,2010年增长至1848万吨,2012年已接近2000万吨。正是国内汽车用钢产量和质量的快速发展,支撑了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综合来看,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的出台和实施,对机动车进行限购和限行的城市数量将逐渐呈增加趋势,这将抑制一部分新增需求。与此同时,国家对于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的退出,也让低价轿车的市场需求面临严峻挑战。同时,汽车行业已经出现出厂价格稳中略降、利税总额增速放缓等现象,反映出供需关系已经基本平衡,需求进一步增长面临挑战;而2012年之后,汽车行业进入新一轮产能投放高峰期,若新增产能数量超过预期,将使汽车行业也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
因此,虽然今年初以来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速出现明显回升,但全国汽车产业将逐步由快速增长转为稳定增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汽车业竞争格局变化影响用钢需求结构
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中,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汽车用钢的需求结构产生影响。
首先是自主品牌份额持续下滑。
近年来,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在不断下滑。今年前10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量为577.570万辆,增速低于乘用车总体增长速度3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而10月份当月,在全行业汽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13.50%的情况下,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占乘用车总销量的比例却下滑了4.6个百分点。
2010年,国家为拉动汽车需求实施了减征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政策,使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厂凭借在低价轿车市场的价格优势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此后,合资汽车企业加强了对1.6升以下车型的开发,使合资品牌车型普及、产能扩张,挤占了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不过,随着未来汽车销售的重点逐渐转向三四线城市,自主品牌汽车将面临新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国内汽车用钢市场发展迅速,很多钢铁企业纷纷投资建设或改造了冷轧镀锌生产线,试图在汽车用钢领域分一杯羹。但是,除了宝钢等领先企业的汽车钢板成功进入合资品牌汽车制造企业之外,大多数钢铁企业仍以供应自主品牌整车厂为主。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以这部分需求为目标的钢企数量在不断增加,这将引发在低端汽车用钢领域的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值得引起关注。
建议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应积极开展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并与合资汽车厂开展沟通,争取进入合资汽车厂的钢材供应体系。
其次是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快速发展。
2012年,虽然汽车行业产销量增速回落到5%以内,但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2012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总产值达到22583亿元,同比增长15.03%,产值接近整车制造业,增速比整车制造业高出5.6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汽车零部件出口已经成为我国汽车行业出口的“重头戏”。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59%,占汽车商品出口总额的75.82%。不难看出,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增长潜力还要大于汽车制造行业。
从汽车制造企业的角度来看,直接采购钢板的成本仅占其采购计划的一小部分。一般情况下,大型整车制造厂采购普通汽车用钢和特钢的金额仅为几十亿元,但零部件采购金额往往高达上千亿元,如此巨大的差距值得我们深思。
从钢铁企业的情况来看,汽车制造企业直接采购的冷轧板、镀锌板只占汽车用钢总量的1/3左右,且在汽车用钢中属于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而与汽车零部件企业相关的优特钢用量达到汽车用钢总量的28%~35%,且均是售价较高的优质钢和特殊钢产品。因此,汽车零部件用钢应成为钢铁企业的重点关注领域,从而避免在钢板市场上的低水平竞争。
再其次,进口汽车板与国产汽车板的竞争已经打响。
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合资品牌市场份额的增长,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国外钢铁企业进军中国汽车用钢市场的步伐。今年前9个月份,我国进口钢材数量同比下降0.41%。其中,厚度1.5mm~3mm热轧普薄宽钢带进口量同比大幅增长50.58%,价格同比下降9.17%;厚度1mm~3mm一般强度冷轧普薄宽钢带进口量同比增长8.56%,价格同比下降12.87%;热镀锌板进口量同比增长14.64%,价格同比下降6.82%。这些品种或直接用于汽车整车制造,或用于生产汽车用冷轧或镀锌板的基料,均呈现进口量增价降的趋势。由此表明,国内汽车用钢市场正遭受到国外钢铁企业的冲击。
部分本土汽车企业的采购计划中原本没有采购进口汽车板的计划,但部分国外钢铁企业大打“价格战”,以低于国内领先钢铁企业汽车板售价200元/吨~300元/吨的低价销售其汽车板。同时,凭借其优异的质量和性能打动用户,使本土汽车企业改变了采购初衷。这样的现实使国内汽车板制造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汽车用钢市场的需求形势将向着更加注重质量和性能,更加注重零部件用优特钢市场、进口汽车板对国内企业造成的强大冲击等方向变化。汽车用钢生产企业须认清竞争形势,加强产品研发和质量升级,避免在汽车用钢领域的低水平无序竞争,实现与国内汽车行业携手共进、同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