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今年以来房价涨势也十分迅速,8月同比上涨19%,中心城区大部分楼盘同比涨幅均接近三成。
对于广州能否实现调控目标,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对本报的回答是“这个要努力”。至于具体举措,记者上周致电广州市国土房管局,但截至发稿未有回复。
上涨较快的还有南京,其8月涨幅也高于房价控制目标。记者昨日多次致电南京市住建委相关人士,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而在郑州,8月该市房价同比涨幅为12.6%,离今年该市居民收入涨幅12%的目标,有不小的压力。为此,9月初该市曾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升级版”的限购举措。郑州市房管局市场监管处处长江文静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提到,郑州的目标是今后房价“零增长”。
一个月过去了,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该市市区房价也出现了下跌,当月每平方米房价为7561元,比8月份下跌了28元,不过离调控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
难达调控目标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些城市即便加大调控的砝码,也很难完成房价控制目标。
“目前整个市场没有降温的趋势,反而还在升温。”中原地产三级市场总监张大伟说,从目前市场看,房企销售任务完成得非常好,很可能下半年最后几个月开始追求高利润。而且各地频繁出现的地王将导致市场定价权完全掌握在开发商手中。
张大伟说,四季度价格调控目标完成基本无望的城市,很可能会再次收紧限价政策。但在执行过程中很可能导致开发商预售两份合同的增加,即用较低的签约价格满足房价不涨的调控目标,而实际装修、车位等价格却越来越高。
例如,在广州中心城区2万元/平方米以上的房子严格限制网签措施后,部分开发商为了规避“政府指导价”而使楼盘获得预售证,就把原本一份的住宅合同分为毛坯房与装修两部分合同,采用“双合同”卖楼,从而把超出指导价格的部分房价转移到装修费用上,实际上大大增加了消费者购房的负担。
“用堵的短效调控政策已经走到末路,效果越来越小。”张大伟说,目前市场已经到了必须出台长效机制的时期。当前行政调控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屡调屡涨已经导致购房者对政策预期的改变,对房地产市场健康走向的信心不足。“房地产最终走向健康发展之路还是要依靠市场手段进行调节,要让市场规律发挥更大的作用。”
合富置业首席市场分析师龙斌告诉记者,地方政府的这些举措短期内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抑制的举措都是临时性的,同时也会推后真正的需求。总体来说,这几年的调控都是以短期调控和抑制需求为主。”
在龙斌看来,中长期的调控还是应该解决供求平衡,解决各个阶层的居住方面需求。在这方面,加大市场的供应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