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拦路虎",要靠改革和创新解决。那么改革创新的源动力在哪里?
"改革创新的源动力产生于干部职工当中。干部职工的创新力是无限的,他们与产线和设备朝夕相处,形影不离,设备和生产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他们最清楚。"贮运中心主任梁合敏谈了他的认识。
贮运中心干部职工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按照自身生产和管理实际,创新改革体制和机制,激发干部职工创新创效热情,鼓励干部职工解决生产难题,呈现出改革创新的一派迷人风景。
与"彩虹"相伴的料场
原燃料是钢铁企业生产的"食粮",贮运中心管理着公司多个"粮仓"。
生产运转,原料先行。"粮仓"地位很重要,但管理起来并不轻松。大部分原料都是颗粒物,很容易破碎成粉末,风起之日便是扬尘之时。此外,该中心皮带、漏斗等设备较多,每日仅通过皮带输送的原料就有约8万吨,受设备原设计、使用期限、运转速度等众多因素影响,不可避免造成设备积灰积料。积料严重时,用水冲容易将料粉和成泥;不用水冲,岗位人员就得先用钢钎清料,再用笤帚清扫,最后用抹布擦拭,才能达到设备见本色的目的,劳动强度很大。这一直是贮运中心干部职工的一块"心病"。
能不能使用一种装置,抑制扬尘?国内一些企业也有使用抑制扬尘的喷水装置,但是价格不菲;要安装还要对整个环境进行设计,安装周期也较长。
虽然,遇到了种种困难,但改善职工工作环境、提升管理水平的追求没有动摇。一个大胆的想法呼之欲出--靠职工们自己研发一套抑尘系统。
于是,该中心职工自行绘制了图纸,依靠自身对生产实际的了解,发明了水雾清扫抑尘系统。这一系统一路连接高压空气,一路连接水管,各自都有阀门控制,利用气压雾化水的原理,将水管的水利用高压气体雾化,喷出去的水成雾化状,利用高压的雾化水来清扫岗位积灰。
水雾清扫抑尘系统首先在二料场配料室、BZ3转运站进行试用。在试用效果良好的前提下,该中心逐步在各岗位推广使用。目前,该中心共制作了28套水雾清扫器,分别安装在配料室、皮带通廊等多个岗位。
现在的贮运中心二料场,一股股水雾喷向空中,在太阳照射下,呈现如彩虹般迷幻的光晕,煞是美丽。
职工赵新峰说:"每天与彩虹为伴的工作很浪漫,我真心喜欢上了自己的岗位和工作,只要有空闲,我就会把设备擦拭一下,清洁一下环境。"
职工曹芹说:"水雾清扫抑尘系统投入使用后,我们清料劳动强度减轻了很多,工作环境干净了,心情也舒畅了。"
设备科翟书城说:"水雾清扫抑尘系统投用后,职工维护设备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一项小改革,带来多个方面管理的提升,我们给这个装置点赞。"
废油桶变身"灭火器"
废油桶有啥用?堆在现场占地方,还有火灾隐患。很多单位把这些油桶的油沥干就当废品排废了。
但是,贮运中心干部职工却对这种做法不以为然,他们说:"废油桶个个都是宝,用好能成火灾克星。"
该中心皮带通廊多,且很多都在高空。通廊内部空间又都比较狭小,一旦出现险兆火情,职工没有工具,就有可能延误最佳救火时间。
该中心干部职工通过研究,决定在没有消防设施的皮带通廊机头位置存放上水源,这样即使出现险兆火情,职工可以及时以水灭火,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
该中心干部职工把使用完容量为200升的废油桶收集起来,蓄满水放在皮带机头处。在油桶外面写上"消防水桶"的字样,在油桶旁放置一小号水桶作为舀水工具。目前,该中心三个原料车间共放置了48个消防水桶。
"我们一分钱没花,却消除了消防隐患,这都是大家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结果。"该中心三料场支部书记孔建华评价道。
掘地三尺淘金
去年3月底,该中心按照公司要求,清理腾空中心库所有物料。
有着之前在废钢库"掘地三尺有黄金"的成功案例,该中心决定在中心库也试一试,深挖一下,看看地下是否也有"宝物"。
这一想法确定后,该中心第三原料车间立即制定了挖掘方案,并于3月下旬开始挖料工作。那些日子的气温不太稳定,有时温度上升到20摄氏度,有时温度却只有5、6摄氏。
如此大的温差,职工们成了早晚穿棉袄,中午料场温度高穿衬衣都汗流浃背。仅管这样,现场挖料的干部职工没有一个人抱怨,不停歇地清料。职工贾清昆说:"能为公司创效,再累也值了。"
仅用了两周的时间,该中心在中心库就挖出底子料6.7万吨,原料都颗粒归了仓。经技术人员化验分析,料底含铁品位达到54%,创效2400万元,真挖出了"金娃娃"。
制度很给力
贮运中心改革创新的新事真不少。是什么让职工的思想火花不断闪现、放电,一个个妙招击溃生产上的难题?
"我们因人、因地制定的机制很给力,贮运中心职工心气很顺,劲往一处使,没有过不了的‘火焰山'。"梁合敏说。
贮运中心坚持推行"答案在现场"的理念,鼓励干部职工琢磨自己所负责的岗位,把设备当作自己家里的东西去对待,精心呵护。培养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大家主动发现问题、思考如何解决。他们提出了"8小时保16小时,5天保7天"的设备管理模式,要求职工在日常工作中注重设备的点检定修和TPM管理,不遗留拖延问题。
为了激发干部职工创新创效热情,贮运中心建立了激励机制,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围绕如何解决生产难题提合理化建议,对于所采纳建议的建议人给予表彰和嘉奖,实施效果越好,嘉奖越多。这次二料场王勇和作业区张红印共同解决了设备积料难清扫难题,得到了该中心嘉奖,引领了职工创新创效的风向标。今年以来,该中心干部职工就有4项创新成果受到嘉奖。
该中心加强对职工岗位培训,除了正常受聘的兼职教师外,给技术主管压担子,要求技术主管在业余时间进行备课,并全部实行公开授课,每月不低于4课时。对于培训效果良好的,在公司现有培训制度的奖励之外,再拿出月度奖金总额的1%至2%,直接对培训组织者、授课老师及优秀学员进行奖励,打造出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
贮运中心职工有自身成长的空间,岗位上能发挥作用,形成了凝心聚力干好工作的大势,工作上亮点频现。贮运中心职工贾清昆说,单位不断改善我们的工作环境,创造成长的空间,在贮运中心工作很幸福,心情很舒畅。我们原意把活干好,来回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