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个月的意见汇总、修改和完善,《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已制定完成,并即将进入最后的审议阶段,有望于本月出台。值得注意的是,发布在即的行动计划对征求意见时的初稿目标进行了调整。
那么,《行动计划》是否切中我国钢铁行业低迷的要害?哪些公司可以率先走出行业阴影?
《行动计划》从供给层面切中了要害。《行动计划》要点包括:第一,涉及过剩产能、两化融合、经济重组等7方面,在产能这块,提出经过3年努力,要压缩8000万吨的钢铁产能,这对行业供给来讲,是很大的利好。
我国钢铁行业产能扩建高峰在2008年~2012年期间,2012年~2015年近3年的投资,整体处于下滑趋势。目前,钢价水平创新低、毛利不断下行、产能走低,使一些高成本钢厂或环境高污染企业,不得不选择关闭高炉或裁员。
第二,《行动计划》提出要建2~3个智能示范工厂,提升两化融合,符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发展趋势。在行业重组和企业数量方面,明确控制在300家左右,控制总量。煤耗提出零增长要求,要求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环保不合格企业自动退出市场。
现在,我国钢厂大概有五六百家,其中200家产能小于100万吨,这些企业将成为市场整合的对象。
有专家指出,我国钢铁行业发布的新标准属于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我国钢铁工业绿色发展才是全面提升中国钢铁工业综合竞争力的出路。绿色发展思路的升级对规模小的企业来说,压力最大。因此,中小企业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自身绿色经营水平。
总体来看,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会使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在国家规划出来前,我国前10大钢厂市场集中率比例不到40%,而发达国家都在60%以上。如果未来企业实现兼并重组或央企、国企整合的话,有望将集中度提升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