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情况下,陕西省冶金装备研发、设计、制造等单位紧密围绕钢铁企业转型升级需求,通过创新驱动,实现思维方式、产业结构的战略转变,走出了一条“让梦想的种子,在适宜的土地上生长”的探索之路。
中重院:深入需求抢抓机遇
成立于1956年的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75%的业务来自钢铁行业,主要为冶金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成套和工程总承包,多年来,已为国内外钢铁企业提供2200余台套重大装备,创造了220余项“中国第一”。前几年钢铁企业的快速发展,也成为中重院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今年初以来,为应对钢铁行业的严峻形势,中重院加大了高端化、高质量品牌产品开发力度,以新、优、特产品顺应产品结构调整的趋势,创新和完善制造服务的内涵,深入了解、分析市场,强化科技创新,加强风险管控,科学分析市场动态,积极应对服务领域的发展变化,努力从不利因素中寻找突破口和发展机遇。今年上半年,中重院共签订合同15.3亿元,同比增长26.03%。
例如,中重院与唐山某公司签订的950毫米酸轧机组项目,成为中重院成功进入酸轧领域的首条生产线,标志着中重院板带轧制装备从单机架、全连续冷轧机组拓展到酸连轧机组;与江阴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签订的1250毫米五机架全连续冷轧机组,采用超大压下率高速批量生产薄规格镀锡基板产品,可年产60万吨,机组整体装机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与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签订的日照钢铁炼钢工程3套210吨RH精炼炉(真空循环脱气装置)总承包项目中,各套RH精炼炉在真空系统采用了干式机械真空泵,具有节能、节水、环保等优势。上述成果主要得益于中重院的多方面的探索:
在环保领域,抢抓一些冶金企业对洁净化技术装备刚性需求的机遇。近年来,国际、国内对环保治理高度重视,一些污染大、能耗高、装备落后的冶金企业对节能环保方面的洁净化技术装备刚性需求不断加大,开拓环保业务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针对此,中重院市场开发部委派专门的项目经理,协助环保研究所拓展业务,完善项目管理。今年上半年,中重院在环保方面共签订合同16项,涉及总额8851万元。
在技术改造领域,抢抓钢企对技术改造升级需求的机遇。近年来,钢铁企业从竞争需要、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出发,不断加大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力度。中重院通过与用户加强沟通,加大对现有用户的回访力度,对正在运行的设备提供优质服务,从服务中获取市场需求信息,积极服务于投产设备的升级换代和技术改造。本年度,中重院新签技术改造项目24项。
在完善制造服务内容领域,抓好与企业关于备件签约的机遇。以前,市场新建工程项目较多,中重院对备件供应工作重视不够。近期,通过市场调研发现,用户在对成套技术装备有需求同时,更多的是对备件的需求。因此,今年初以来,中重院在加大对用户回访的同时,做好备件的签约和生产组织工作。本年度,中重院新签备件合同130余项。
九冶:提升资质加强创新
去年,九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提出了2014年~2033年“两步走”发展战略,明确前十年全面实现“精细化管理”、后十年构建起“核心竞争力”,把九冶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现代跨国建筑企业的目标,并以此指导九冶的转型升级工作。
当下,不同的资质等级,对应着施工企业可承揽业务的不同层次,事关企业的发展命运。为此,九冶举全公司之力,以奖牌促品牌,于2015年2月15日被住建部核准为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建筑行业(建筑工程、人防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成为陕西省第2家拥有建筑行业最高资质的施工企业。
同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冶金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呈现出新态势:一是冶金建筑行业盈利能力大幅降低将成为新常态;二是提升资本运作能力成为该行业的必修课程,冶金建筑企业的融资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建筑企业“营改增”刚性税制改革,新版资质标准出台,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终身制等重大政策的实施将给冶金建筑企业带来更大的挑战。如何坚持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新的跨越?九冶的主要做法是:积极探索并逐步实现由施工总承包到工程总承包管理的转变,实现企业由纯建筑施工领域的经营到包含商品混凝土、设备制造、设备材料租赁等多领域的经营转变,实现由单纯项目施工资产经营模式到代建、BT(建设—移交)、BOT(建设—经营—转让)、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资本经营模式的转变。
此外,九冶将科技创新上升为企业战略,让创新层次和领域更加广泛。近年来,九冶承建的太钢新建150万吨不锈钢炼钢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称号;亚洲第一旋流井工业水处理系统的首钢京唐一期轧钢(2250毫米热轧、2230毫米冷轧)生产线工程获鲁班奖;首钢京唐一期4×500吨/日石灰套筒窑工程,获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之星)……截至目前,九冶获国家级优质工程奖项10项,省部级80余项。由九冶主编的“轻金属冶炼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在行业颁布实施,“特大型分片式轧机机架吊装工法”等6项工法获国家一、二等工法,“地下砼造墙机”获发明专利,“建筑钢构底座机器安装结构”等7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准。目前,九冶已拥有2项行业标准、28项国家专利、35项国家和部级工法(其中,国家级7项);7项成果获全国科学技术奖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
中钢西重:加强管理提高效率
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是西安市经开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拥有省级技术中心、陕西省新型炼铁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和炼铁设备研究所、冶金设备研究所、成套设备研究所。截至2015年上半年末,中钢西重共申请专利106项,已被授权39项。
在新形势下,中钢西重通过产品结构调整,管理流程再造,目前,形成了5个分公司和1个全资子公司,形成了生产、技术、经营独立运行,人事、财务、采购统一管理的格局,实现了责任、风险分解,优势共享。
近年来,中钢西重严格劳动关系、严格日常管理、严格绩效考核,压缩管理、辅助人员,加强“三个一线”(生产一线、技术一线、经营一线)和关键岗位效率,同时,大力营造劳模光荣、劳动伟大氛围,通过表彰劳模,开展“创纪录,争状元”活动、岗位之星活动,开展关键岗位聘任,并通过设置专项奖励,保持了劳动效率逐年提高,员工素质逐年提高,队伍结构优化。
据了解,中钢西重经营性活动产生的资金流连续9年保持净流入,资产负债率从2009年的60%下降到目前的32%,净资产比2005年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