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五年规划,不一样的“十三五”。
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资本市场对于“十三五”规划的关注度再次升温。因为根据此前2015年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决定,“十三五”规划编制将成为是次会议的主要议题。
“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决策层将会重点关注一些新问题以反映其对未来五年社会和经济转变的预期。“十三五”规划作为本届政府执政以来的第一份规划,同时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本届政府对其重视程度非比寻常——2016-2020年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改革深化的关键期,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年目标的完成时间点,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完成的时间点。
而且,当前中国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转型升级正迫在眉睫,“十三五”规划如何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创新中实现有效突破,将成为市场关注的关键。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十三五”规划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在经历了前期的异常波动之后,市场缺乏投资主线,亟待从“十三五”规划中寻找出下一阶段可以投资的主导产业。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博士认为,“十三五”规划是未来五年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发展方向和政策设计。在投资上,这类总体规划的机会并非在规划出台前的预期以及出台后的脉冲,而是在其后的五年。它的意义和价值在于通过讲清楚各项议题的轻重缓急,提高了未来产业政策的可预测性。
由于“十三五”规划将涉及经济发展、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科教民生、改革等诸多方面,如何在规划出台前夕寻找线索,相对“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又将带来哪些不同?“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哪些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不一样的五年规划
2015年5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首次阐述了“十三五”规划总体框架,提出了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的“十大目标”。
其中,相比“十二五”规划,“调结构”、“促创新”被放到更为靠前的位置。“调结构”层面,未来从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方向,而工业经济内部同样需要加速制造业升级;“促创新”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崛起任务艰巨。
实际上,在201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习近平主席就已要求着手启动“十三五”规划前期的准备工作。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召开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全面启动各省市和部委的规划编制工作。
经过过去两年的精心筹备,“十三五”规划已进入落地倒计时。2015年8月27日,人大常委会已听取了关于“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若干重要问题专题调研工作情况的报告,对3月至7月全国人大各委员会的调研和建议做了系统总结。而10月26日至29日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进一步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并在2015年年底前出台“十三五”规划纲要,最终于2016年3月提交“两会”审议。
而十八届五中全会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八次五中全会,也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最后一次五中全会,因此“十三五”规划也显得格外重要,可能是最关键的五年计划之一。
五年规划是最能体现中国发展道路特色的顶层设计,五年规划对下一个5年时期做出前瞻性的战略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政策绘制蓝本。从1953年至今,中国已完成12个五年规划(前十个为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其中很多规划实现了中国经济的重大转折,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其中,最早的“一五”计划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奠定了基础;近期的“十五”规划提出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切实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认为,当前中国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改革正面临重大抉择。未来五年是巅峰决战,成,则时隔五百年重回世界之巅;败,则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泥淖。因此,“十三五”既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又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战略意义空前。
“十三五”需要确保完成三大战略目标和任务:一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顺利实现;二是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的成果;三是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中长期投资机会线索
那么,作为本届政府执政以来的第一份五年规划,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的“十三五”规划对资本市场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国信证券(002736,股吧)表示,从历史数据来看,过去几次五年规划公布前后,股票市场的走势其实并没有十分明显的规律性,涨跌的情况均有发生。毕竟市场的短期走势会受到很多当时环境下其他因素的影响,关注“十三五”规划更重要的意义,还是更多在于对未来投资方向的指导。
但国信证券同时也表示,考虑到目前处于一个流动性充裕而缺乏可配置资产的环境,因此与过去几次五年规划公布前后的市场表现相比,此次相关投资方向的短期表现可能更加值得期待。
在博时基金看来,对于“十三五”规划,市场通常关注的是出台前和出台后短期的市场机会,相对忽视深入研究,导致规划的投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后的五年。
魏凤春表示,五年规划与之前十八大报告、三中全会《决定》是类似的。这些报告出炉之前,市场即便期待很高,也很难找到可以集中火力的投资机会。报告发布之后也往往不知所以,但在两三年之后发现事情几乎都是按照当时的文件在走,“十三五”规划也不会例外。
那么,资本市场如何从五年规划体系中寻找中长期投资机会呢?
兴业证券(601377,股吧)认为,从“十二五”规划以及随后五年A股市场的表现来看,五年规划中新出现或较上次规划升级加强的内容极有可能成为A股市场上强劲且持续时间较长的热点。
相比“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是“十二五”规划最重要的变化。
根据兴业证券提供的数据,新兴产业确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概率能够实现行业“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如,环保产业年均产值增长3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0%、医药产值年均增长21%、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8.2%、17%、32.8%、139.3%。
从A股市场表现来看,环保、信息技术和医药的表现和持续度都非常不错,在“十二五”期间分别取得了232.87%、131.95%、93.53%的超额收益。
兴业证券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五年规划往往并不是凭空出现,而是提前一两年就会开始做准备,规划内容与之前的经济产业政策也是一脉相承。所以五年规划中的内容并不一定是首次出现在大众面前,而是与前后的政策一起构成有顶层设计、有具体路线图、有行业发展目标、层次分明的政策体系。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这一过程一方面指明了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使得投资更加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市场预期也经历了从超预期到逐步兑现的过程,行情节奏也随之变化,因此准确把握行情节奏、踏准时机进行投资就显得非常重要。
通过回顾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之一的战略新兴产业的资本市场表现和相关政策的推进过程,兴业证券发现新兴的市场热点会在未来三个时点产生较好的投资机会:相关概念首次提出时、受益行业和公司预期明朗时和国家层面总体规划出台时。
对应于战略新兴产业,这三个时点分别是2009年9月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召开首次提出“新兴战略性产业”这一概念之时,2010年6-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明确确定7大战略新兴产业之时,以及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正式公布时。
兴业证券认为,2009年9月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可以看作是决策层正式开展相关政策制定进程的标志,战略新兴产业开始成为A股市场最大的热点。
2010年2月国务院成立了相关文件起草小组,为行情再加一把火,这轮行情一直持续到2010年4月12日。
据兴业证券统计,在期间126个交易日中,所有战略新兴产业都获得了13%以上的超额收益。由于这一时期战略新兴产业相关具体行业尚未公布,前期预期最为明朗的环保行业表现最好,超额收益率达到125%,远远领先于其他行业。
2010年6月底,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正式明确了准备大力发展的7大战略新兴产业,在资本市场上也掀起了新一轮炒作相关概念的热潮。
在10月《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将准备大力发展的7个战略新兴产业列明,战略新兴产业列入“十二五”规划几成定局。在双重利好的刺激下,这轮关于战略新兴产业的行情一直持续到11月。
兴业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从行业轮动上来看,预期最为确定、前期涨幅最大的环保和信息技术此轮表现相对落后,而前期涨幅较小的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行业等表现亮眼,在89个交易日都获得了超过23%的超额收益。
2011年3月出台的“十二五”规划虽然将战略新兴产业单独列为一章,但内容大体与2010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相同,没有提供更多超预期的内容,因此也没有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概念的新热点,这轮行情的持久度和幅度都较2010年6月的有所减弱。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取得了正的超额收益,其中新材料行业强势延续,在30个交易日中取得了10%的超额收益。
2012年战略新兴产业总体规划和各个行业规划相继落地,预期逐渐实现。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表现也开始出现分化,其中环保和新材料行业双双跑赢沪深300和创业板指数并获得了超过13%的超额收益,但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在规划公布前后都处于下跌区间,未受到相关规划利好的提振。
“十三五”规划路线图
那么,“十三五”规划中将会着重讨论哪些内容,对资本市场有什么指导意义?
无疑,“十三五”规划将是一个非常庞杂、全面的五年规划,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之相关的主题也非常多,包括工业4.0、“互联网+”等传统行业和创新驱动的结合、与区域协调发展相关的自贸区、东北振兴、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区域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服务业、生态文明建设等等,受益改革的国企改革、价格体制改革、受益人口政策改变的“二孩”概念、受益走出去大战略的高端装备制造等等。
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建议,投资者可以从十八大以来中央委员会议历次会议主题、习近平主席讲话透露的“十大目标”、前期课题规划,以及国家近期相关政策四个方面进行发掘。
十八大以来,中央委员会历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体现了本届政府的执政理念,以往会议的主题或将在“十三五”规划中集中呈现。具体看:十八大强调的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提及了经济增长和居民人均收入两大目标;一中全会和二中全会的主题分别是党的人事任用和政府的职能转变;三中全会聚焦于全面深化改革,明确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旨在促进公平,实现共同富裕。
总结此前的五次会议,海通证券认为,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简政放权、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和促进公平,都将成为“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内容。
2015年5月,习主席在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首次阐述了“十三五”规划总体框架,提出了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的“十大目标”。
海通证券表示,对比前两个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精简了目标个数,在强调保持增长的“量”的同时,也更注重提升增长的“质”,其不同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精简目标数量,由“十一五”的14个和“十二五”的16个降至10个,更聚焦于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二是新增加了保增长、生态文明、脱贫扶贫三大目标,“保增长”取代“转方式”成为第一目标;三是“调结构”、“促创新”、“改革”三大目标的次序较“十二五”明显提前。
“十三五”规划课题也同样进行了精简。与“十二五”规划60个研究课题相比,“十三五”规划课题高度凝练,仅27个。但在精简数量的同时也同样也有新增亮点。如,经济转型升级动力、国企改革、走出去战略、信息经济、教育现代化和海洋生态文明等概念首次在规划课题中提及。海通证券预计,这些方向势必会成为“十三五”规划的新亮点。同时,工业结构升级、现代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环比和医疗等领域也仍是课题关注的焦点,有望在“十三五”规划中继续推进。
另外,海通证券还认为,规划发布前期的重要政策文件同样值得重视,因其往往会在规划中重点着墨。2015年以来,《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两个纲领性文件已率先发布,并均被确立为未来国家战略方向,可以预见的是,“十三五”规划中,这两大领域同样会重点提及。
国泰君安也认为,相比于“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目标更加简明。从目标次序上看,“十三五”规划强调了保增长为第一要务,同时创新位次明显提升,这些都反映在了目前的经济形势与国家政策上。另外,“十三五”规划提升了对农业的关注。“农业现代化”紧随“创新”之后,且由“十二五”规划中“新农村”篇里的一章变为单独提出,重要程度有了显著提升。
寻找经济增长的新支点
中金公司表示,当下投资者对“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看法分歧较大,悲观者认为,由于产能过剩严重、企业部门高杠杆、人口红利消失、改革乏力,经济增长将延续金融危机以来的下滑局面,中国经济风险进一步上升;乐观者认为,过去30年中国高速增长时期不乏各种悲观论调,但事实上中国经济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修复能力,未来增长不必担心,中国仍将实现相对高速增长。投资者关心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十三五”规划的一个核心问题:“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增长?
中金公司认为,“十三五”规划的核心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政府对增长有底线要求。预计“十三五”增长目标下调至6.5%,以反映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入中高速的内在要求。但考虑到翻番目标,需要提振信心和减轻后期增长压力,预计2016-2017年的年度目标仍将设定在7%左右。而落实改革、推动基建、加大民生、提升消费率和产业升级等将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手段。
其中,“十三五”是落实改革的时间窗口,落实改革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财税改革重在减税以及划分中央地方关系,增加地方财政自主权,去除盘活存量资金的体制障碍;国企改革侧重提高效率,减少垄断,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金融改革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同时适当调整货币政策框架,更多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管理流动性,影响经济活动。
基建投资仍将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新型城镇化特别是大城市的发展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310328,基金吧),在新的对外发展战略下,通过“一带一路”推动区域发展。而消费率的提升则可促进宏观经济结构转型。
实现有质量的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具体包括:发展绿色GDP,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淘汰传统产业的过剩产能,改善传统行业的生存环境,降低银行体系的风险,并提高产业竞争力,制造业向高端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创新体制,促进信息科技、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海通证券表示,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确保2020年实现GDP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稳增长的硬约束,完成难度也依然较大。假定2015年GDP增速能够达到年初政府制定的目标值7.0%,则“十三五”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速仍需保持在6.52%,才可实现“翻一番”的目标。而三季度GDP增速已跌破7%,若2015年GDP增速降至6.9%,则未来五年年均增速需保持在6.54%以上。预测“十三五”期间GDP平均增速底线或为6.5%。考虑到其间GDP增速或缓慢下行,单年度增速底线或为6%。
海通证券表示,增长动力决定经济未来。工业化时代,中国依靠人口红利、对外贸易和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高速增长。但随着人口红利消失、房地产周期见顶,工业化时代步入尾声。从生产要素出发,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中,资本的作用将有所下降,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将取而代之,为经济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而在“十三五”期间,经济仍未彻底完成转型,仍需新旧动力同时发挥作用。
旧动力将有所分化。为弥补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影响,“十三五”期间或完全放开二胎政策,但效果较为有限。制造业内部的分化将表现为,钢铁、水泥、煤炭等传统行业持续去产能;高端装备制造业将借助“一带一路”,成为“走出去”战略的中坚力量;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则将孕育新的增长点。服务业内部,新兴消费正在崛起,“十三五”期间仍将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其中信息消费、绿色消费的成长空间极大。出口的重心在于提升出口竞争力,因而提高出口附加值、提升服务贸易占比将是未来的方向。
新动力将发展壮大。提升人力资本意味着教育、医疗、体育等多个行业将迎来机会。技术创新将助力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升级,“中国制造业2025”和“互联网+”则是创新的载体。而制度层面的改革也将为“十三五”时期的中国经济释放红利,三中全会《改革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而随着两份《意见》的出台,国企改革也将由顶层设计阶段转入基层落实阶段。
投资布局战略机遇
对于投资者而言,“十三五”期间哪些领域值得重点关注呢?
海通证券认为,“十三五”期间或将出现六大战略机遇,值得重点关注。
第一是教育现代化。人力资本是未来经济增长动力之一,而加强教育则是提升人力资本的必由之路。“十三五”规划课题首次提及教育现代化,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六部委则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其落脚点均为未来五年。
但从目前看,教育投入仍显不足,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始终处于偏低水平,直到2012年才超过4%,不仅远不及英、美、法、德等发达国家,还落后于巴西等其他金砖国家。而全国教育经费也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由于管制等原因,民间投入仍显不足。提升人力资本、加大教育投入将势在必行,而这也意味着教育、医疗、体育等多个行业将迎来较大机会。
第二是制造业升级。“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中国实现制造强国的纲领性文件,其整体政策架构将是“1+10”方案,即一个综合的整体战略中长期规划,外加10大重点行业领域的具体推动计划。这10大行业将会成为未来中国产业投资、政策扶持的重点领域。其制定前后历时近3年,而最终实施将会历时10年左右的时间,是本届政府的中长期战略。
海通证券认为,从目前推行的政策支持看,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领域的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当正处政策催化窗口期,其他方向尚需等待政策催化。
第三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一直是近几届“五年规划”的核心要务。“十二五”规划中曾单独就“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做了详细阐述,预计促进现代服务业大发展仍将成为“十三五”期间助力经济转型的核心方向。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加速,两方面因素将共同推升消费性服务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而从当前居民消费结构看,食品类消费、非食品类传统消费、新兴消费三分天下。未来消费领域的新增长点或来自于养老家政健康消费、信息消费、旅游休闲消费、绿色消费、住房消费和教育文化体育消费。
海通证券建议,消费性服务业中,可关注市场需求空间大,成长性好的医疗、养老、体育、文化传媒等领域;生产性服务业中,与制造升级和信息消费相关的智能物流、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等有望更为受益。
第四是绿色经济。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是未来能源“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指导,该计划将优化能源结构放在重要位置,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非化石能源领域将迎来重大机遇。
而2015年9月底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再次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明确提出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这意味着“十三五”期间,中国将跑步进入低碳绿色时代。
第五是信息经济,发展“互联网+”与大数据。在“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中,“信息经济”被首次提及,有望成为新亮点。实际上,2015年以来,信息经济相关领域的相关政策已开始不断发力。国务院分别在7月和9月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与《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而目前工信部信息通信行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已全面启动。
根据阿里研究院披露的《中国信息经济发展趋势与策略选择》(总报告),信息经济新动力将由三个方面构成,即新基础设施(云+网+端)、新生产要素(信息(数据))、新分工网络(实时网络协同)。
海通证券表示,信息经济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有望先行,对应宽带、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物流、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等将率先受益;而随着新兴信息经济的加速发展,电子商务、跨境电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渗透融合,如能源互联网、互联网汽车等)有望持续受益。
此外,国企改革也将拨云见日,加速起航。“十三五”十大目标中,“改革”的次序较“十二五”大幅提前,而国企改革在“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则被首次被提及。“十三五”期间,改革将真正进入深水区,而国务院在五中全会前夕先后发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意味着未来五年国企改革仍是改革的重中之重。本轮国企改革的大背景是经济步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因而更注重在监管、产权、经营等多个方面全面深化的进行改革。
对于具体的提法虽然各个机构并不一样,但方向性的投资机会各机构的阐述有较大的共识。
兴业证券认为,创新驱动、现代服务业、生态文明建设极有可能成为未来五年的重要主题。
首先,创新驱动战略就包括“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很可能是“十三五”规划中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制造转型中国“智造”,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
兴业证券表示,实际上,敏感的资本已经对创新驱动的相关领域产生了兴趣。一方面,民间投资、产业资本纷纷投向互联网消费,投资方向包括O2O、在线医疗、智能家居、车联网、在线教育、娱乐、智能硬件等;另一方面,政府投资在未来数年都会是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从而带来相关行业较为确定的需求增长,包括高端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新能源设备等等。
其次,现代服务业包括体育产业、旅游、传媒等。“十二五”规划中已经将发展服务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规划将进一步强化这一趋势。更重要的是,未来五年现代服务业将面临更好的产业投资环境,关键逻辑是人口趋势的变化。未来五年人口结构变化最显著的特征是,45-54岁成为人口占比最高的部分,这是人生中消费支出最高的阶段,特别是娱乐、教育、医疗、保险等服务业支出进入提升阶段。为了抓住这一服务业大发展的绝佳机遇,中国也出台了多项政策培育发展多种服务业,如《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等,产业趋势和政策支持合力,将推动现代服务业高速增长。
再次,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转型、改善民生的直接体现。2014年以来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对应的相关文件推进力度较大,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等文件。与政策利好相配合的是投资的跟进。近几年中国在环境污染治理上的投资总体保持了增长的态势。随着PPP项目的推广,未来环境保护重大项目的资金难题将得到缓解,海绵城市、地下综合建设和碳交易市场、污染治理等切合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域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此外,博时基金还认为,新材料以及农业信息化也值得重点关注。
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是“强基”,其中之一就是基础材料,新材料在“十三五”规划中的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石墨烯和3D打印材料两个子领域;现在的热词,包括农资电商、农业生产和养殖与互联网、智能设备的结合等,都属于农业信息化,这是农业产业领域的新想法中较有生命力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