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

冶金信息装备网

  • 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0311-88357930
当前位置1: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品研发 » 正文

京唐公司预防铸机“卧坯”攻关见成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03  浏览次数:223
 
核心提示:京唐公司炼钢作业部连铸二区自主开发的防止扇形段卧坯控制系统,在稳定连铸生产、提质增效中发挥巨大作用,每年可以提质增效608

京唐公司炼钢作业部连铸二区自主开发的“防止扇形段卧坯控制系统”,在稳定连铸生产、提质增效中发挥巨大作用,每年可以提质增效608万元。

    “卧坯”是困扰连铸生产的行业性难题。钢水在浇铸过程中,存在一个由外到里逐渐冷却凝固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在扇形段区域内完成。如果扇形段的精度、挟持辊压力等出现异常,还没有完成凝固的板坯就可能出现卡阻,俗称“卧坯”。轻微的“卧坯”,会造成铸机拉速波动,产生1-2块“非稳坯铸坯”,严重的“卧坯”,会造成铸机非计划停机,影响生产计划的完成。

    京唐炼钢的铸机功能先进,结构复杂,每一台铸机目前每月平均浇钢20多万吨,每个流有20组扇形段,因此发生“卧坯”的几率高于一般铸机。京唐炼钢的铸坯长10米左右,宽900-2150毫米,一旦发生严重的“卧坯”,只能在扇形段中用人工将被卡的铸坯切断,平均处理时间长达900分钟,需要更换扇形段4-5组,增加备件成本40万元。

    为攻克“卧坯”难题,连铸二区于2013年成立了课题攻关组,自动化专业员滕波,液压专业员张志利、孙振苍等成员,展开持续攻关。他们以以往的“卧坯”事故为教材,抽丝剥茧地排查原因,发现引发“卧坯”的主要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扇形段功能精度监控系统出现信号失真、延迟等异常现象;二是调节扇形段动作的液压驱动系统出现动作不准确、不到位等异常现象。通过技术改进,解决这两大系统存在的问题。

    发现问题不容易,解决问题更困难。连铸二区的两台1650连铸机,遍布着304根传感器,380个继电器,304台伺服阀,76台减压阀,这些自动化系统构成铸机的神经中枢,控制着铸机的正常运行。摸清设备结构性能、控制点的工艺参数,是开发防止“卧坯”系统的前提条件,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存在一定的风险。面对这一棘手的问题,攻关小组迎难而上,大家反复讨论改造方案,最终决定利用扇形段的锁定功能为攻关的突破口,即设计一套扇形段控制系统,通过自动调节扇形段的动作,从而避免“卧坯”事故发生。

    思路有了,具体设计和实施难度仍然很大。大家分别从各自专业出发,大力推进工作。液压专业收集扇形段压力变化数据。针对每台铸机不同位置抽取扇形段8台,分别进行测试。由于铸机生产紧张,大部分工作要利用备机和检修的间隙进行,扇形段阀台大部分安装在负6.4米的地沟里,每次测试他们都要出一身汗。自动化专业负责编写控制程序。反复测量扇形段原有PLC程序,在不影响原设计基础上,独立开发一套新的控制系统。为了保证程序的通用性、可读性、可靠性,每个程序块、语句、点,均给出清楚定义,反复修改并线下测试,经过不懈努力,他们共编写程序600多条。设备室自动化专业江俊敏,给出很多程序设计建设性意见,通过大家齐心协力,连铸二区成功开发“防止扇形段卧坯控制系统”。

    系统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这套系统在传感器运行正常的情况下很“灵光”,但是如果传感器出现故障,新系统也跟着出错。必须重新优化系统,解决传感器一“感冒”新系统就“发烧”的问题。经过不断优化,最终“防止扇形段卧坯控制系统”功能更加完善。目前,该系统已推广到四台连铸机,每台铸机年效益达152万元。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