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有媒体报道称武钢股份将裁员6000多人。12月15日,武钢集团在其官网发布声明称,武钢集团目前并没有“裁员”,网传的所谓“武钢股份的人力资源优化方案”并没有改变职工的劳动关系和薪资关系。
武钢集团外宣办主任孙劲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所谓“内退”、“临时歇工”等措施属于优化劳动力资源,且清退不少外聘保安和保洁,由武钢员工兼任。此外,在钢铁业“冰冻期”,为了降本增效,武钢集团还鼓励员工自主创业创新,处置不良资产和调整产业结构等。
“裁员”风波起
在钢铁行业持续低迷时期,处于钢铁业第一梯队的武钢集团被曝出将“裁员”消息,引起外界关注。根据武钢股份2014年年报,当年末武钢共有职工27760人,如果裁员6000多人,那么裁员人数将超员工总数的五分之一。
12月15日,武钢集团在其官网及其官方微信回应称,武钢集团并没有裁员,网传的所谓“武钢股份的人力资源优化方案”中的“内退”、临时歇工”等措施,并没有改变职工的劳动关系和薪资关系。
“保留武钢集团正式员工的劳动关系和薪资关系,这点很重要,有这点在就不算裁员。”武钢集团外宣办主任孙劲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孙劲认为,优化劳动力资源,可以理解为保留武钢正式员工的劳动关系和薪酬关系,但因所在工作岗位出现劳动力富余现象,而安排一些其他事情给他们做。
此前9月份,武钢集团安排相关员工外出担当协警、保安和物业等岗位就属于类似情况。“另外,我们辞退此前外聘的保安和保洁人员,让武钢集团自己的员工兼任这些岗位,这也不叫武钢裁员。”孙劲告诉记者。
“其实,企业效益不好,减员也是很正常的,只不过这个减员的说法口径不一样,媒体认为人员少了就是裁员了,但是武钢认为,减少的这些人,工作关系和劳动合同仍然在武钢,不算裁员。”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说。
以前企业效益好的时候,武钢集团将一些业务外包出去,由外部劳务公司派员工来干,徐向春表示,但现在效益不好,于是清退了那些外面来的员工。
“现在减少钢铁主业从业人员,降低成本,度过寒冬,不仅是武钢集团,很多钢厂都在采取类似方式降低成本,减员减薪,只要不解除劳动关系确实不算裁员。”徐向春告诉记者。
钢铁“冰冻期”
武钢集团采取措施进行减员增效,在业内人士看来也是为了降低成本减少亏损的无奈措施。
武钢集团在其声明中也表示,现在国有企业改革处于关键时期,而钢铁行业也正在陷入“冰冻期”,武钢需要通过不断优化劳动力资源,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4万亿元,同比下降19.26%;实现利润总额为亏损281.22亿元,而主营业务亏损552.71亿元,陷入全面亏损境地。
其中,连上市公司中龙头老大宝钢股份业绩也大幅下滑,今年前三季度,宝钢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221.9亿元,同比下降14.9%;净利润为22.54亿元,同比下降55%,其第三季度净利润为-9.205亿元。
而处于钢铁业第一梯队的武钢股份同样不容乐观,今年以来,武钢股份业绩由盈利转向亏损,今年前三季度,武钢股份实现营业收入为489.5亿元,同比下降35.2%,净利润亏损近1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00%。
“现在原料如铁矿石成本大幅下滑,但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可能还上升,后面想继续压缩成本,只能从人工成本降低动脑筋了,钢企也是被严峻市场逼得没办法。”高级研究员邱跃成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