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政府公布2015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榜单,马钢科研团队历经14年研制的“开发高性能铁路机车用整体车轮关键制备技术集成及国产化”项目成果,获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轮带。”在铁路运输中,机车车轮起着传递牵引动力和主制动力作用,是影响铁路机车安全可靠性的关键部件,其制造技术难度与高速车轮相当。上世纪,我国铁路机车全部采用组合车轮。随着铁路客运提速、货运重载发展,组合车轮正被整体车轮替代。然而,由于整体机车轮体量大,生产制造难度高,国内缺乏技术积累和装备条件,在马钢未启动该项目前,我国铁路机车用整体车轮产品全部从国外进口。
马钢作为我国车轮生产的重要基地,前瞻性地瞄准国内铁路发展趋势和国外需求,启动了相关研究工作。2001年起,依托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了机车用整体车轮开发通用技术研究,成功开发国产东风、韶山系列机车用CLJ-3(J11)整体车轮和出口北美内燃机车用AAR-B车轮;2009年起,依托铁道部重大课题开展了大功率和谐型电力机车用整体车轮开发,主要任务是实现大功率电力机车用整体车轮国产化自主替代,车轮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1年依托安徽省自主创新专项资金项目进行了技术平台提升和产业化推广应用工作,并成功开发大功率和谐型内燃机车用J12车轮。
历经14年,马钢“开发高性能铁路机车用整体车轮关键制备技术集成及国产化”项目,瞄准机车轮综合性能和服役安全目标,开发了高韧抗伤损车轮材料合金设计、高洁净度——致密度冶炼连铸工艺设计、计算机仿真大尺寸车轮压轧工艺设计、高强韧匹配热处理工艺设计、高精度机加工与检测技术控制等5项关键制造技术,在兼顾抗接触疲劳和热损伤性能的合金设计、塑性夹杂物改性技术、大尺寸车轮组织——性能稳定控制技术、零缺陷车轮无损检测技术等方面取得7项创新,5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参与制定2项产品标准。
马钢整体机车轮生产制备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高性能铁路机车用整体车轮产品被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新产品目录,并顺利通过铁路CRCC认证,在国内替代了进口产品,并广泛出口到北美等地,实现销售12万余吨,新增利润近5亿元,创汇近1.2亿元。
相关专家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新造、维修机车车轮市场前景广阔。马钢“开发高性能铁路机车用整体车轮关键制备技术集成及国产化”项目的深入推广应用,将为马钢产品结构调整、效益提升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提供示范效应,并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制造”铁路产品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份额。
安徽科学技术奖是由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省内科技界最高荣誉。在省政府发布的《关于2015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中,共授予19项成果一等奖,43项成果二等奖,114项成果三等奖。其中,马钢除“开发高性能铁路机车用整体车轮关键制备技术集成及国产化”项目成果获一等奖外,“钢渣在线实时分类处理及综合利用”成果获得二等奖,“炼焦系统污染物控制与二次资源清洁利用集成技术及其装备开发应用”、“KQ型矿仓粘壁棚料堵塞清仓系统的开发与研制”、“复杂地下环境在用采矿方法平稳转换技术研究”等3项成果获三等奖,充分展现了马钢科技创新实力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