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隐忧显现,再陷危机忧虑升温。近几年,美国就业市场的持续性改善使得美国成为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复苏的“主引擎”。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虽然2016年1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较去年同期减少7万人至15.1万人,但失业率已经降至4.9%,较去年同期低0.8个百分点,这促使美国近期上修2015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速至1%。
但是,随着物价的回升,消费者信心出现下滑。美国劳工部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月经季调后的核心CPI同比增长2.2%,增速较去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经季调后的1月核心PPI同比增长1.9%,增速较去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物价的抬升打击了民众的消费热情,消费信心有所回落。美国密歇根大学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预期指数和现状指数分别为91.7、81.9和106.8,较去年同期低3.7、6.1和0.1,呈现回落态势。
与此同时,美国制造业陷入“萎缩”格局,服务业扩张速度也逐步放缓。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月美国ISM制造业和服务业PMI指数分别报48.2和53.5,较去年同期低5.3和3.2,其中制造业PMI指数已经连续三个月处于“荣枯线”下方,服务业PMI指数呈现持续性下滑走势,这令市场担忧美国经济能否保持强劲复苏的势头,甚至担忧经济危机再度席卷全球。
欧洲经济稳中存隐忧,刺激力度有望加码。欧洲央行坚持宽松货币政策,在经济衰退和通缩风险背景下推出“欧版”量化宽松政策,欧元区及欧盟经济整体保持企稳回升。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调后的2015年第四季度欧元区GDP同比(不变价)增长1.5%,增速较2014年同期高0.9个百分点;欧盟27国GDP同比(不变价)增长1.8%,增速较2014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就业市场的改善为经济的企稳回升提供了坚实基础,也支撑了物价的逐步回升。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12月欧元区和欧盟27国失业率分别为10.4%和9%,较2014年同期低1和0.8个百分点,呈现继续走低的态势;2016年1月欧元区CPI和PPI报0.3%和0,较去年同期高0.9和3.5个百分点。
然而,经济的暂时企稳无法掩盖潜藏的危机,制造业和服务业扩张幅度的回落、大批量难民的拥入以及英国举行退欧公投的举动均将对欧洲经济形成冲击。从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16年2月欧元区制造业和服务业PMI指数分别报51和53,与去年同期持平和低0.7,且较1月低1.3和0.3。
中国经济继续呈现疲软态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6.8%,增速较2014年同期低0.4个百分点,继续呈现下滑态势;2015年GDP累计同比增长6.9%,增速较2014年同期低0.4个百分点,同样呈现继续下滑的趋势。驱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增速持续下滑拖累了经济增长。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累计同比下滑8.02%,增速较2014年同期低11.45个百分点;2016年1月进出口贸易进一步大幅下滑至14.50%,增速较去年同期低3.62个百分点。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10%和10.7%,增速较2014年同期低5.7和1.3个百分点。无论是投资、消费还是进出口贸易增速均呈现继续回落的趋势,且进出口贸易已经连续十三个月呈现负增长,表明中国经济继续呈现疲软态势。
经济先行指标工业增加值的趋势性下行暗示了短期内中国经济将继续维持疲软态势。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6.1%,增速较去年同期低2.2个百分点。国内用电量尤其是工业用电量和铁路货运量的不振预示着中国经济将继续承压。中电联和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和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0.52%和-11.94%,增速较2014年低3.2和8.07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持续疲软令决策层担忧,各种刺激措施和政策陆续出台。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两成、契税减免,部分地区取消购房户籍限制,以及信贷规模的“放水式”增长引发市场对中国重新考虑“强刺激”的预期升温。从现有情况来看,经过一系列的尝试之后,政府再度回归到通过房地产刺激经济的概率大增。
去产能将非常缓慢
企业状况日益恶化,市场供给压力有所减轻。持续的供大于求打压钢材价格走低,加上银行对钢铁行业的“釜底抽薪”政策,导致钢铁企业状况日益恶化,企业资产负债率不断上升。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前10个月国内炼钢销售利润率和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05%和70.33%,较2014年同期水平减少1.57和增加1.35个百分点。
众多“黑钢厂”已退出市场,大型钢厂也“适度”降低产量以达到减亏的目的。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8.04亿吨,同比减少2.3%,增速较2014年低3.2个百分点,且为34年来首次负增长。
供给侧改革下的去产能需要时间。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钢铁行业产能快速扩张。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中国粗钢产能达到12亿吨,产能利用率仅67%,低于全球70%的产能利用率。为加速消化中国钢铁行业的过剩产能,并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政府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同时针对不符合要求的产能强制进行淘汰。
但是,政府迟迟未能拿出供给侧改革的具体落实措施,表明供给侧改革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理性角度看,供给侧改革下的钢铁行业去产能,或多或少会造成人员失业。同时,众多钢厂与银行和地方债务捆绑,这些企业的淘汰势必带来银行烂账和地方财政危机。因此,如何安置失业人员,如何减少因钢铁企业的倒闭、关停对银行和地方政府的冲击将需要长时间的探索,供给侧改革下的去产能将非常缓慢。
图为粗钢产量及其增速
楼市新政效果待验
需求持续萎缩,楼市刺激效果有待观察。需求端的萎缩明显大于产量的减少,使得钢铁行业供大于求的格局未能得到扭转。从钢铁主要终端消费领域房地产市场来看,2015年中国房屋竣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同比减少6.9%和14%,增速较2014年低12.8和3.3个百分点。新开工面积的持续负增长意味着中短期内房地产市场难以带动钢铁行业终端需求的回升。此外,造船行业的不景气以及基建方面资金难以到位的限制,使得钢铁的绝大部分需求端表现出萎缩态势。
同时,政府为稳定经济陆续出台了相关的刺激措施,引发深圳、上海地区的房价出现“疯涨”局面,但上涨能否持续以及上涨后能否带动二、三线城市房价上涨并最终刺激全国房地产市场复苏仍有待观察。
无论是经济复苏中的美国,还是稳中趋好的欧洲,经济隐忧均已显现,服务业扩张持续回落及消费信心下滑不但会限制美联储的行动,还可能让美国货币政策再度回归宽松格局。制造业和服务业扩张放缓,叠加难民问题和英国退欧,注定令欧洲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复苏进程将被延迟。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继续疲软,驱动力不足,尤其是进出口贸易持续负增长明显拖累经济,内外合力叠加打压全球商品价格。不过,中国可能采取稳定经济增长措施的预期将一定程度上提振商品价格。
从基本面来看,钢铁企业生存状况日益恶化,导致企业产能利用率整体不高,供给压力一定程度上有所减轻。但是,作为终端重点消费领域的房地产市场需求持续萎缩,航运业萧条背景下造船需求明显不足,均打压了钢材需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供给侧改革的落实措施落地之前,市场资金将在供给侧改革与需求萎缩之间持续博弈,这注定会引起钢材价格大幅度波动。
总之,钢材价格在未来的较长时间将走出宽幅波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