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产负债率超过85%且连续亏损3年以上,连续3年以上欠薪、欠税、欠息、欠费,生产经营困难造成停产半年以上或半停产1年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经济类型纳入“僵尸企业”数据库。]
2月29日,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2018年)》,及《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行动计划(2016—2018年)》等五个行动计划。
建立“僵尸企业”数据库
其中,在去产能方面,《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行动计划(2016—2018年)》提出,把去产能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牛鼻子,把推动产业梯度转移作为去产能优化全省产业布局的重中之重,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重点突出处置国有“僵尸企业”,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
而要处置“僵尸企业”就必须要知道“僵尸企业”在哪里。对此,《计划》提出,通过深入精准摸查企业情况,建立国有和非国有“僵尸企业”数据库。对主要靠政府补贴或银行续贷等方式维持生产经营,资产负债率超过85%且连续亏损3年以上,连续3年以上欠薪、欠税、欠息、欠费,生产经营困难造成停产半年以上或半停产1年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一步精准识别,按经济类型纳入国有和非国有“僵尸企业”数据库。
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通过精准施策,分类处置“僵尸企业”。将国有“僵尸企业”作为处置重点,出台国有企业出清重组“僵尸企业”促进结构优化的指导意见和省属国有企业出清重组“僵尸企业”促进结构优化的实施方案。
按照《计划》设定的时间表,到2016年底,国有“僵尸企业”中,关停企业实现全部出清,300户以上特困企业脱困,亏损总额较2015年减少30%以上;非国有“僵尸企业”处置机制基本建立。到2017年底,600户以上国有特困企业脱困,亏损总额较2015年减少60%以上。到2018年底,65%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在基础性、公共性、平台性、资源性、引领性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非国有“僵尸企业”基本实现市场出清。
在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退出方面,到2018年,钢铁产能控制在4000万吨以内,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1亿吨以内,平板玻璃产能控制在1亿重量箱以内,造船总能力控制在800万载重吨以内。
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相比北方一些工业重化省份,广东在钢铁、水泥、煤炭等过剩行业方面的比例较小,在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退出方面压力没有那么大。当然在粤东西北的一些园区,也存在着一些落后的过剩产能,尤其是一些民营中小企业,只能通过提高环保门槛等方式逐步淘汰。
加大粤东西北振兴力度
在淘汰落后、过剩产能的同时,广东还将加快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研究制订珠三角地区梯度转移产业目录,按年度确定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任务,促进珠三角地区要素成本较高、劳动密集但仍有市场需求的加工贸易、传统优势产业及符合环保标准的其他产业,加快向粤东西北地区梯度转移。
广东在历经几十年高速发展之后,面临土地、环境、劳动力、自身产业结构等“天花板”问题,增速放缓,亟须寻找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
2008年,推出了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2013年,广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在“双转移”、粤东西北振兴战略的带动下,广东欠发达区域高速崛起,连续6年增速超过珠三角。
但在2015年,粤东西北地区GDP增长8.1%,比珠三角地区低0.5个百分点,改变了2009年以来快于珠三角的局面。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增速放缓,从结构上看,主要是工业增速放缓,由此也直接影响到财政收入增长。
“这是由产业的属性、层次和市场的趋势所决定的。”彭澎说,珠三角这几年通过大力转型,产业比较适应市场的需求,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需都有市场。而原来珠三角有一些产业尤其是本来要淘汰的一些产能转移到粤东西北,但这些产能又遇到现在的经济形势,因此市场不是很乐观。
此前1月,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陈鸿宇教授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珠三角在创新驱动、结构产业转型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经济发展较为平稳。相比之下,粤东西北下降得太快,外部带动的产业转移与当地产业没有进一步的融合。
“新动力、新空间找不到,就下降得比较厉害。”陈鸿宇说,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战略仍要坚持不换频道,要坚定不移,“十三五”期间仍要进一步“补短板”。
按照《计划》,2016年,到2018年底,三年累计推动珠三角地区1600个项目转移落户粤东西北地区,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完成工业增加值达到2800亿元。
彭澎说,在振兴粤东西北的战略下,产业转移仍必须要坚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在转移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升级,而不是简单地复制转移。另一方面,珠三角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将腾出更多空间进行产业高端化,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
除了向东西北转移,广东还将加快产能走出去的步伐。
到2018年底,三年累计新增境外投资额达400亿美元,初步形成境内外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