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

冶金信息装备网

  • 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0311-88357930
当前位置1: 首页 » 新闻资讯 » 管理资讯 » 正文

宝钢股份:“瘦”出来的竞争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28  来源:我的钢铁网  浏览次数:545
 
核心提示:为了在钢材市场寒冬中求生存,宝钢股份已经吹响了成本削减、机构精简、效率提升三轮驱动强渡冰河期的冲锋号。 从2015年9
       为了在钢材市场“寒冬”中求生存,宝钢股份已经吹响了成本削减、机构精简、效率提升“三轮驱动”强渡“冰河期”的冲锋号。

      从2015年9月份开始,宝钢股份钢管条钢事业部先行先试,以“精简、高效”为原则,在精密钢管厂大刀阔斧地推进机构改革与管理优化工作。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在钢管条钢事业部的统一策划与推进下,精密钢管厂撤销分厂建制,压缩职能部门和作业区,精简人员……此举不仅大幅降低了吨钢成本,还促进了产量和工作效率的共同提升。2015年,该厂实现利润2032万元,实现了年度挑战目标;2016年第一季度,该厂已累计完成年度利润目标的23%。“瘦身”后的精密钢管厂,在“寒冬”中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为生存做“减法”

      “机构庞大、冗员众多,再不改革,精密钢管厂就没有活路了!”2015年初,刚调至该厂担任厂长的陈云冲,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对标找差距。对标结果让陈云冲惊出“一身冷汗”:精密钢管厂的吨钢成本比竞争对手足足高了1700多元,吨钢人工成本高了550多元。对外,市场形势如此严峻;对内,又没有成本优势,精密钢管厂的竞争力何在?

      改革迫在眉睫。根据钢管条钢事业部的策划方案,2015年9月份,以“精简、高效”为原则,该厂正式启动了机构改革与管理优化工作。冷拔、热轧、质检站3个分厂撤销,改为冷拔、热轧、精整、探伤检验、成品5个作业区;将原先的办公室、组织人事室、财务室、生产技术室、设备管理室5个室合并,成立综合管理室、生产技术室、设备管理室,实现机构的扁平化管理。同时,该厂减员分流工作也开始推进,员工总数从752名降至636名,降幅达到15.4%。

      改革的效果立竿见影。2016年2月份,该厂吨钢成本创下历史最好水平,人工成本优势明显增加,与民营企业的成本差距大幅缩小。

      先动管理者的“奶酪”

      “改革先从管理者开始,从机关开始,然后再涉及员工。”陈云冲表示,“其实,员工心里都有‘一本账’,改革要以管理者为突破口,为员工作出表率,才能让员工心服口服,改革才能取得真正成功。”

      机构改革过程中,该厂率先开始精简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从原先的33人缩减至12人。原质检站站长徐利华就是从管理岗位上退下来,转岗到了普通营销岗位。“要说心里没一点‘疙瘩’,那不现实,刚开始多少有些不适应。毕竟职位变了,待遇也不如从前。但只要可以让企业起死回生,我个人也就想通了。”徐利华在质检站工作了6年多,对精密钢管厂的情况再清楚不过。他说:“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我们必须改变原来的管理模式,让自身的体制、机制跟得上新形势。机构扁平化改革可以减少管理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对企业是好事。”原先在质检站时,徐利华坚持每天早上7时以前就进厂,有时候晚上也要进厂处理紧急状况。现在到了营销岗位,虽然不用经常起早贪黑,但跟踪用户需求、开拓市场、服务用户,徐利华也同样兢兢业业,忙得不亦乐乎。

      和徐利华一样,40多岁的原设备管理室党支部书记殷守诚也从管理岗位上退下来,转岗到了安保组。尽管改革改到了自己身上,但他依然是改革的坚定支持者。“精密钢管厂冗员多,不改革不行。我在这工作了30多年,感情很深,总希望这个厂能越来越好,我也想尽力为企业多做些事。”殷守诚说,“转岗后,收入虽然减少了一点,但对自己影响不大,企业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到安保组工作后,殷守诚带领团队成员严格排查安全隐患,使该厂在钢管条钢事业部的安全绩效排名明显上升。

      “进退去留”凭本事说话

      “为了给精密钢管厂‘换换血’,改变人浮于事的现状,再硬的骨头也得‘啃’。”该厂副厂长李忆杰说。原先,该厂有700多名员工,在此次改革分流的116名员工中,有一半以上是正式员工,难度可想而知。为此,在改革过程中,该厂领导班子一方面召开多层次的座谈会,向员工进行政策宣贯及引导。另一方面,该厂通过一对一谈心等方式,做好富余人员的思想工作,逐步稳妥地将富余人员转岗分流。

      设备管理室是此次分流员工比例最高的部门,李忆杰记得,有名57岁的老员工原先在备件管理岗位,根据分流方案,厂里希望他能转去现场操作岗位。起初,这名老员工觉得落差大,不愿意接受。李忆杰就耐心劝导,面对面反复做了几回思想工作,最终,这名老员工同意转岗。考虑到他年纪较大,厂里还特地安排给他一个工作负荷相对小一些的操作岗位。可是,上岗培训没多久,这名老员工又觉得自己无法胜任操作岗位,自愿选择了内退。李忆杰说:“我们坚持在充分尊重员工意愿的基础上,实现双向选择,争取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利益。”这正是该厂得以顺利推进减员分流工作的原因。

      “改革是优胜劣汰,既然有人‘出去’,也要让更多优秀的人‘进来’。”陈云冲表示,在改革过程中,该厂还十分注重给年轻人支撑,有意识地培养优秀的年轻人才走上管理岗位。

      现任生产技术室主任的刘慧芳就是在此次改革中脱颖而出的一名“80后”青年员工。她200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一直在该厂从事技术工作,业绩、能力十分出色。刘慧芳说:“这次改革力度很大,若不是这次改革,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能这么快迎来职业生涯的提升,因此,要好好珍惜机会,干好工作、带好团队。”尽管年轻,但担任室主任以来,刘慧芳的工作已经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谈起这位新领导,大家很是赞赏。刘慧芳说:“目前,生产技术室算上自己,总共只有3名‘80后’,希望通过改革,让精密钢管厂补充到更多新鲜‘血液’,让更多和自己一样的年轻人崭露才华。”

      有压力也有奔头

      “现在一个人做两三个人的事是常态。”这是推行改革后,设备管理室主任李伟最直接的感受。点检人员精简后,部门里有9名工程师兼职干起了点检工作,平时办公室里根本看不到闲人,全在生产一线忙活。工程师兼任点检员后,虽然人数减少,但点检效率大幅提高。以前点检员发现问题要找工程师解决,现在工程师自己就能当机立断、直接处理;以前人多,有时候遇到问题难免推来推去,现在,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责任范围和考核指标,事情比以前好办多了。据了解,改革后,该厂的设备故障率降低了10%,维修质量明显提升。

      探伤检验作业区作业长于斌对此也深有感触:“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企业不养闲人,虽然改革分流出去不少员工,但留下来的员工比以前干劲更足了,工作氛围也更好了。”为了降本增效,探伤检验作业区员工现在不仅会注重小改小革“抠”成本,也会主动关心产量和利润。

      “瘦身”的成果有目共睹。今年初,精密钢管厂吨钢成本创下了历史最好水平,同时保持了较好的盈利水平。正如陈云冲所说:“机构改革、人员精简只是手段,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让精密钢管厂焕发生机,让广大员工受益。”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