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企业是没有发展后劲的。”马锐表示,安全生产能力正在成为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企业要将安全生产纳入管理体系,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4月18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发布《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各省级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对辖区内的钢铁企业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建立企业台账,掌握企业安全生产和产能情况。下一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继续推动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通过管理使企业自主管理和本身安全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此外,马锐透露,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在全国树立一批安全示范工厂,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安全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最重要一环
在新常态下,钢铁工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除了从品种、质量等方面来提高,还需要重视软实力的提升。安全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最重要一环,一旦发生事故,企业的损失不是单单经济赔偿就可以弥补的。
过去,在钢铁行业快速发展的时候,有一部分企业忽视了安全生产方面的建设,“萝卜快了不洗泥”。对此,马锐表示,以牺牲部分安全条件来组织生产的企业是没有发展后劲的。“这样的企业,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不就抓紧补短板,要不就干脆退出。”马锐说。
“很多国外钢铁厂在安全管理上的投入很多,这绝不是做‘花架子’,而是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关爱和保护。”马锐表示,企业和员工是互相选择的,安全生产方面条件很差的企业很可能都招不到工。
此外,安全生产方面的差距会直接削弱企业的竞争力。“我们不要带血的GDP,当然也不会要带血的钢材。”马锐提醒,未来,客户要买钢材可能先要看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是否达到标准,这在其他行业已经有所体现。客户不光要看企业产品质量,更要从产品生产过程来倒推产品质量。
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要下大力气
“对冶金行业来讲,要了解安全生产的重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马锐介绍道,冶金行业主要安全生产重点包括以下几点:
高温液体吊运,冶金企业在进行相关操作时,要使用铸造起重机来进行操作,并对关键部件进行定期检查;冶金煤气排水器,必须要使用国家认证合格的产品才有保障;有限空间作业,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要遵循九个字:先通风、后检测、再作业;检维修交叉作业,钢铁厂必须要承担起安全主体责任,将相关管理纳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安全,这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马锐表示:“我们不是要求钢铁厂出事后担全责,而是要负起责任,避免出事。”
为了使企业能更好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今年安全监管总局印发了《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手册》,列出了冶金企业全部的较大危险因素。马锐希望,冶金企业对照手册,岗位人员能够认真辨识和落实,消除企业安全风险。
马锐同时强调,“文件可以下载、手册可以下载,但安全意识要深入人心还要下大力气。”
在马锐看来,当前,我国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还不够强,在安全人员素质方面也有待提高。“2010年~2013年,我们对于全国的钢铁企业持续开展了冶金煤气的专项治理,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冶金煤气方面的事故大幅下降。但从去年下半年起,这方面的事故有所抬头。”马锐表示,这反映出当前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企业安全管理还有待加强。一些企业由于人员变化,造成安全管理水平变化。这不仅说明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素养和能力有待提高,也暴露出企业没有形成安全生产制度化管理。马锐强调:“安全管理的核心是按规章制度办事,要靠制度来管人,不能因为人员变动造成安全管理水平的大幅波动。”
二是新项目建设不规范埋藏隐患。近年来,一些企业有一些新上项目,涉及到整个企业的冶金煤气管道、设施设备的管理等,从建设的时候可能就埋下了隐患。有些项目虽然设计时有标准来进行安全把关,可是由于不是强制性标准,总有企业想“省钱”
。马锐对此有些无奈:“保证生产安全,这本来是企业自身要负责的事情,可是在一些企业看来,安全管理是做给政府看的,政府不强制管理的,就可以忽视了。”
马锐表示,简化政府审批程序是为了企业方便,也是政府逐步向市场化管理模式转变的体现。但现在一些企业是“不逼不干”,“这样的企业在经营理念方面是存在大问题的。”马锐强调,企业是市场主体,怎么做好安全生产,是企业自身要重视的问题,不能靠减少安全生产投入降低成本。
不真正负担主体责任,一定会危及企业生存发展
对于企业如何才能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马锐坦言“这个很复杂,不是短期行为能解决的”。
“安全是最难做的工作,因为忽视安全不是每次都会出事故。但企业千万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不能撞运气。但不会管理安全生产的企业,迟早是会出事故的。”谈到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马锐很是感叹,他对企业提出了两点要求。
首先,要有认识。实现安全生产的方法、手段都有,关键在于能不能落实,这方面,人的认识相当重要。目前,有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落实安全生产的理念上正在和国际接轨。如在武钢、河钢唐钢等企业,“一把手”亲自抓安全,全员的安全参与性强,安全技能和责任能落实到每个岗位。
其次,要有做法。《意见》提出,企业要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的水平,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一个底线。马锐打了个比方:“就像用钢笔写字,笔里总要有墨水吧”。
马锐强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管好安全生产的体系化、系统化的工具,这个评审是自愿的,我们不搞强制,企业不要为了拿证而拿证,单靠证是保证不了安全的,关键要在我们的框架下,根据自身特点,建立适合自己的安全管理体系。比如,可以让员工通过这套体系知道今天上班应该做什么,碰到问题应该怎么处理。这样,才能切实保障企业的生产安全。”
在实际调研中,马锐发现,在安全生产上很多企业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企业进行安全管理是为了应付政府监管。实际上,企业是市场主体,企业安全生产不达标,首先是对员工不负责任、对企业不负责任。企业需要辨识企业自身存在的危险,并加以整改,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而不是被动地靠政府发号令、靠监管部门来查。他希望企业在这方面真正认识到位。
“目前,安全生产条件只是作为关停落后产能的综合条件之一。安监局可以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权限实施一些必要的处罚,但是,再怎么处罚,核心还是推动企业整改,不是为罚而罚。”马锐表示,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要有长效机制。“所以,企业层面如果不真正担负起企业的主体责任,你的安全工作是没有保证的,将来一定会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