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找差优化工艺
2015年9月初,首钢水钢成立技术攻关组,把提高煤气能源综合利用水平提上了重要日程,在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明确了实现转炉煤气回收量高于120立方米/吨钢的目标。技术攻关组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制订措施,细化预案,落实责任。他们严格控制转炉煤气回收过程中的关键点、难点,做好安全保障事项,进一步优化操作方法,并将管理措施与操作规范固化成文,分别针对炼钢工艺、动力工艺、轧钢工艺、自动控制和计量仪表工艺制订了攻关方案。
为了对标找差,2015年11月,首钢水钢选派炼钢厂副厂长王涤非等人到广西防城港的民营企业学习取经,查找差距,弥补短板。首钢水钢副总经理夏朝开、总经理助理周岁元多次到炼钢厂就煤气回收问题组织召开攻关会。在攻关会上,大家坚持问题导向,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与探索试验,解决了制约煤气回收的“瓶颈”问题。
为保证转炉煤气回收的安全,首钢水钢安全环保部、机动部、生产运输部、技术中心等单位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制订了安全保障措施。其中,首钢水钢机动部每周召开专题会议,对工艺参数不断进行优化;炼钢厂加强内部操作;能源公司加强对回收参数的监控,实现了回收率最大化。
参数化管理从“秒”抠起
在提高转炉煤气回收量方面,首钢水钢炼钢厂抓好过程控制,通过推行参数化管理,从“秒”抠起,千方百计地延长煤气回收时间。
成立转炉煤气回收攻关组后,首钢水钢炼钢厂不断扩大科技手段在煤气回收方面的运用,通过加强对运行参数的管理,提高设备运行率,延长了每炉钢的煤气回收时间。在炼钢过程中,炼钢厂调整冶炼工艺,保证了转炉煤气的平稳产生。他们把煤气当作产品进行管理,与岗位职工的绩效工资挂钩,让岗位职工由只关心风机的好坏转变为对配水、压差等参数进行严格管理,增强了岗位职工的责任心,保证了煤气的正常回收。目前,该厂CO的回收浓度由大于3.5%提高到大于5%,回收氧浓度由大于1.5%提高到1.8%。首钢水钢运行车间还通过对三通阀进行改造,使三通阀的动作时间从25秒~30秒缩短至7秒~8秒,有效延长了回收时间。
首钢水钢二炼钢车间精心组织原材料与冷料,确保炉前冶炼的稳定。在工艺上,该车间根据铁水量随时调整供氧强度,延长煤气回收时间。他们通过“KYT”(危险、预知、培训)管理,查找不安全因素,及时排除各种隐患。一炉钢的回收时间短了,该车间会马上进行分析查找原因。他们还针对水封专门出台了管理制度,从排污入手,保证除尘系统的畅通;通过参数化管理形成规范和标准,对异常情况及时分析解决,保证风机系统正常运行。除了邀请专业人员强化岗位职工的“三规一制”培训外,该车间还开展了风机工技术比武活动,“以比代训”,提升职工的操作技能,努力做到“颗粒归仓”。
由于措施得力,首钢水钢炼钢厂转炉煤气回收时间由2014年的480秒/炉提升到目前的约600秒/炉,各类异常情况发生次数减少,保证了煤气的安全回收。
微信沟通每度电必抢
为提高自发电量,首钢水钢能源公司进一步加强对煤气平衡的预判断,提前做好煤气调整工作。在设备改造与维护保养方面,该公司电气车间自行设计和购买元件,由职工自己动手安装,完成了增设鼓风循环水泵站自启联锁保护工作,降低了电能消耗;汽机车间三空压站站长吴浪和车间技术人员对需要外委保养的6号螺杆机进行保养,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燃气车间主动对混合站煤气管道、排水器进行防腐处理,对布袋除尘器1号和4号箱体安全阀进行更换……他们还优化生产运行方式,形成了10台发电机组运行的生产运行模式。在设备检修管理方面,该公司要求所有操作作业、设备检修作业的车间管理人员到现场进行督促、指导、检查,使生产操作、调整及设备检修处于受控状态,减少了失误和耽误。
在自发电管理方面,该公司加强高炉、焦炉、转炉三种煤气的平衡,在保证炼钢、轧钢煤气需要的前提下,将多余的煤气送回锅炉进行发电。他们将发电量按小时负荷数分解到各机组,要求各岗位紧盯负荷数开展工作,实现以时保日、以日保周、以周保月。同时,该公司加强动态调整,从4月6日起恢复大横班班长会议,加强信息沟通和经验总结。为实现精细调整,除了厂里的微信群,大横班班组也建立了微信群,认真分析完不成小时负荷数的原因,重点查找内部的差距和不足。该公司调度员还可随时根据煤气量的变化下达指令,通知相关车间及时调整,在煤气量增加时通知相关车间增加锅炉负荷,以增加发电量。
在能源公司60兆瓦富余煤气发电站,笔者看到值班长杨朝举正不时地在电脑上进行参数调整。他介绍,为便于调整和指挥,车间的锅炉、汽机、电气、化学四个工种开展了渗透式学习。在操作中,他们以参数管理为主,所有的操作都要达到标准,并加强对设备的点巡检,使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据统计,8月份,在自发电量方面,能源公司的班产和日产纪录也在不断突破,其中班产最高发电量达到110.79万千瓦时,日产最高发电量达到325万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