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长的话,大家记在心中,践行在岗位。操枪工冶炼初期采用高枪位操作,充分化渣,提高炉渣去磷能力;加料工点开加料模块,根据配灰公式准确计算出辅料的使用量,将第一批石灰和冷料加入到转炉,使炉内始终保持低温环境;合金工飞快地点击计算器进行精准配料,避免合金料浪费……
几分钟后,吕艳伟扫了一眼电脑中显示的一氧化碳含量,心里暗暗盘算:“一氧化碳含量大幅增长,碳氧反应即将开始,正是走双渣的好时机。”他轻轻扳动转炉倾动操作杆,炉门渐渐打开,转炉微微倾斜,火红的钢渣如浪花般翻滚着,争先恐后跳进渣罐中。
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吕艳伟说道:“钢水中大量磷随着炉渣倒了出去,缓解了后续冶炼回‘磷’的压力,为高拉碳操作创造了条件。”二次下枪后,操枪工采用高枪位吹炼,密切关注炉口火焰的变化,适时将部分白灰和冷料加入转炉,有效抑制喷溅,保证炉内碱度,往高拉碳。临近冶炼终点,化验室的钢样分析:“碳:0.45%,磷:0.010%,均满足放钢要求。”
听到这里,吕艳伟带着他的团队迅速来到炉后平台。随着摇炉控制操作台上的“倾动允许”指示灯点亮,摇炉工迅速推开左侧观察口挡板,透过观察口仔细观察着转炉炉口、钢包车的位置和钢液面情况,边用右手轻轻向前推动转炉倾动杆,使转炉缓缓向炉后方向倾斜,炉后平台即刻变成红色的海洋,合金工、加料工娴熟地把合金料加入钢包内。
吕艳伟查看了一下转炉倾角度数,点击挡渣塞车操作按钮,挡渣球在挡渣车的作用下缓缓进入转炉炉膛,转炉微微晃动,钢流即刻变细了许多,纯净的钢水流进钢包。看着一炉纯净的钢水运送出去,吕艳伟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大干、苦干是加法,能干、巧干就是乘法,大家一起奋战就是乘方。作为转炉炉长,我要把大家的心气儿聚起来,干劲儿鼓起来,同频共振就会达到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