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黄志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化解和淘汰过剩产能,面临两大主要难题:一是债务处置问题,二是人员安置问题。其中债务处置问题的途径有两种渠道,首先是产能过剩企业通过破产清算,按照法定程序偿付相关债务;其次是大型业绩优良、技术领先的企业兼并重组产能过剩企业,相应的债务也转移到这些企业。
厚生智库研究员赵亚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对落后产能的债务处置主要采取债务重组、破产清算、转让或核销不良贷款等传统方式,也采取了成立债权人委员会、资产证券化、债转股、产业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等创新模式。目前资产证券化推进比较顺利,金融机构积极性也比较高。
黄志龙认为,对于那些优质企业,也可能面临短期的偿债压力,这些企业的债务偿还,则可以通过债转股的方式,或者银行债务展期,或者通过债券或股票市场上市融资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优质企业的债务问题。
此外,在银监会指导下,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召开了典型钢铁企业去杠杆交流座谈会,下一步,中国银监会将会同中钢协在优化贷款结构、去杠杆及金融债权债务处置等方面进行研究部署。
去年12月份,银监会、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金融债权债务问题的若干意见》,支持企业合理资金需求、推动困难钢铁煤炭企业实施债务重组等。
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化债转股是重要举措。目前来看,多家钢铁企业有债转股进展或意向。如南钢股份的债转股增资资金在今年3月底落地后,企业资产负债率较去年年底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
黄志龙表示,当前,过剩产能形成的债务问题,总体上仍然处于可控阶段,银行的不良贷款规模、不良贷款率都没有出现显著的增加,这说明债务处置还是积极有效的。(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傅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