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总厂通过构建成本控制指标体系、成本控制责任体系、成本控制绩效考评体系、成本控制管理监督体系4个成本控制体系,建立完善的高炉经济运行管控模式、烧结经济配料管控模式和能源经济使用管理3大管控模式,优化管理机构设置、设备管理方式、物流管理控制3个关键环节,将成本指标层层分解到班组、岗位,以压力和激励双拉动,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打造出了炼铁降本的“433模式”。
2013年,该厂累计降低成本全年超过4.8亿元,为鞍钢整体的成本控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构建4个成本控制体系
该厂成立了由厂长、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管理领导小组,要求各级负责人清楚认识到自己担当的角色、职责和权限;各专业部室成立了以各主管厂长为组长的成本管理控制小组;各基层作业区党政领导负责、全体员工组成了成本管理实施小组;驻厂财务组、综合管理室、党委工作室和工会组成了成本管理监督小组。由此,该公司建立起自上而下,全员参与的有分工、有保障的成本管理组织体系。
在此基础上,他们通过4大控制体系严控成本关。
一是建立指标体系。驻厂财会组通过原燃料价格、原燃料消耗情况、工序能耗等计算、制定和发布该厂的成本目标指标,根据成本目标倒逼核算,将成本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加大对各项费用的控制力度。同时,将生铁实际成本具体细化为主原材料、燃料、动力、辅助材料和制造费用等项目,预算围绕这些指标,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使成本费用形成双向控制。
二是建立责任体系。成本目标管理按照自上而下的“总厂———作业区———班组”三级核算模式进行,各核算单元按照“班算、日结、周分析、月考评”的模式,分层级落实各级管理者责任,形成自上而下的成本指标压力。
三是建立绩效考评体系。他们突出对成本目标控制的激励和约束,科学设定关键绩效指标,以效益计提奖励的新机制,突出对入炉焦比、综合焦比等消耗指标的考核,强化绩效辅导和绩效沟通意识,促使考核双方在考核目标和结果上达成一致,将评价结果与薪酬分配有效对接,强化绩效管理的正激励作用。
四是建立管理监督体系。为发挥成本控制监督小组的作用,驻厂财务组实时监控成本完成情况,对成本异常情况做出预警。在每月召开的成本分析会上,成本目标管理小组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第一时间找到成本异动源,制定整改措施,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实现受控管理。
建立完善3大管控模式
该厂确立了“以高炉为中心”的系统成本观,根据影响炼铁成本的关键因素———原料价格、配料结构、能源动力建立了“高炉经济运行、烧结经济配料、能源经济使用”3大降本增效管控模式。
该厂通过科学制定生产计划、加强长寿管理、强化操作控制、控制消耗指标,加强高炉经济运行控制。他们重新制定了烧结定修模型,提高烧结与高炉检修的同步性,减少烧结矿的倒运,降低运输成本。在高炉长寿方面,安装炉皮无线测温系统,实现远程数据监控,及时采取护炉措施和炉皮压浆保护措施。生产操作控制上,在“精料”变“经济料”的同时,统一操作标准,控制工艺参数,保证高炉生产的稳定性。通过在高炉系统开展“无悬料、保顺行”竞赛,全面促进高炉操作水平提高。
他们从原燃料管理、优化烧结配矿、控制生产技术指标、回收散料杂料、压缩精矿库存等措施入手,实施烧结经济配料控制。他们制定和完善《原燃料管理细则》等管理制度,严把入口关;贯彻执行“精心备料、以风为纲、稳定水碳、厚铺铺平、严控终点”的操作方针,抓好过程控制;研究合理配矿方案,细化用料结构;以提高烧结机利用系数、碱度稳定率等指标为主要控制点,精心生产操作;加强冬季清车底和道线落料回收工作,做到铁料斤两不丢;提高烧结杂铁料使用比例。
同时,他们加强能源使用控制,降低动力成本。该厂明确了各级节能管理责任,设立能源管理专业组,配置专门监察人员全面履行能源监察职责。他们对所有能源介质进行动态管理,通过能源管理网,对各作业区能源介质实时监控。操作方面,合理设定空燃比,保证煤气完全燃烧;合理控制炉顶齿轮箱、阀箱温度,减少氮气使用量;降低烧结机点火温度。技术方面,应用热风炉空煤气双预热、大型电机变频改造、煤粉浓相输送等节能技术,大力推进节能项目的实施。他们还充分利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有效模式,完成煤粉助燃风机低压变频调速,三制粉、四制粉各更换2台,现已投入运行。4高炉热风炉助燃风机变频改造,投入使用后运行电流下降了14安培~28安培,平均节电率达到37.6%,年节电效益达到100万元。
优化3个关键环节
他们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优化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结构。他们将储运作业区翻车机岗位划归各烧结作业区管理,高炉铁水取样岗位职责由高炉倒班副作业长承担,将优化整合后的富余人员补充到缺员的生产操作岗位。机构整合减少了18个科级干部岗位、20个一般管理岗位。他们在全部作业区推行岗位区域负责制,实施厂级、作业区级、班组三级管理点检,重点检查岗位责任项目和内容要求,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
同时,该厂优化设备管理,确定备件采购验收、备件日常管理、设备维检三控制原则。在设备采购阶段对设备招投标进行管理和控制,规范招投标管理制度,提高采购性价比;在备件验收管理上,修订完善《备品备件管理细则》,增加质量检查的责任划分、检查方法及考核等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督促检查,对备件厂家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问题进行严格查处;在维修费上精打细算,超出预算费用严格考核。他们将设备按照重要性分成A、B、C三级管理,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在点检系统开展了“我的区域我负责,我的区域我管理”点检系统无事故竞赛,促进点检员提高设备点检质量,实现设备稳定运行。
针对物流管理意识不强的问题,他们从四个方面优化物流管理。一是对物流成本预算和费用消耗进行细分、预测,压缩费用;二是在考虑运输方案时,采取多方案分析比较,找出最优方案,例如鲅鱼圈粉矿运输采用汽运,减少铁路运费和回装费用,1吨矿降低运输成本3元;三是科学合理调配原料,掌握原料输出和槽存,坚持“就近分配,不倒运”,缩短运输距离,合理控制小料场球团和焦炭库存,提高直付率,减少烧结矿落地、回装费用;四是提高自产烧结矿、球团矿产量,减少外购数量,节省运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