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钢铁的消费,越来越多是通过进口来满足,因此导致了国内产量的下降。2012年,拉丁美洲钢铁进口量增长了26%,高于消费量的涨幅(6%)。此外,由于全球钢铁产能过剩,拉丁美洲钢铁的出口量也在下降。
进口激增对拉美钢铁行业的就业、投资和贸易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对就业的影响
拉美钢铁协会(Alacero)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钢铁进口总额每增加100万美元,金属-机械部门就会流失46—64个直接、间接或衍生的就业岗位。2012年,拉丁美洲的失业率为6.4%。
2、对投资的影响
较低的利润导致了投资疲软。拉美国家金属-机械部门的投资占本国制造业投资的比重较其他国家和地区明显偏低,未来前景堪忧。
3、对贸易的影响
大量低价格钢材(3492, 20.00, 0.58%)的进口,引起了不公平贸易关税的产生。拉丁美洲至今共发起了52起反倾销调查,其中有23起针对中国;而在拉丁美洲,生效的反倾销措施高达78项,其中有43项针对中国。
拉丁美洲正在变成一个间接钢材贸易货物的净进口国,而本国的钢铁产业却日渐衰落。拉美钢铁协会(Alacero)称,如果各国政府再不采取措施,该地区的“去工业化”可能只是时间的问题。
该协会建议拉丁美洲各国政府推动金属-机械价值链的发展,并采取措施控制来自中国的钢材进口。带有补贴的大量进口对拉丁美洲就业造成的消极影响,必须妥善解决。另外,拉丁美洲政府必须在未来十年内,将工业投资占本国GDP的比例提高到22%-25%。
除此之外,大量进口还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比如,巴西的钢铁产业在拉美地区规模最大,目前的产能利用率为70%,而历史平均水平为86%;智利最大钢铁企业CAP,已停止其平钢生产,因为该企业无法与中国进口的价格较低的产品竞争;墨西哥与中国工业制成品一年的贸易逆差,就高达450亿美元。
拉丁美洲的钢铁产业正在面临“荷兰病” 、矿业部门扭曲以及金属-机械部门客户基础薄弱的困扰。如果该地区继续朝着“去工业化”发展,其钢铁产业将完全失去其客户基础。钢铁产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核心,停滞不前的工业无法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就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如今,不仅是拉丁美洲,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都面临着由于市场失衡引起的社会和经济挑战。
拉美钢铁协会(Alacero)目前已采取行动,监控进口并鉴定不公平的贸易实践、警告政府应对“去工业化”、帮助钢铁企业应对日益严峻的财务风险。但能够真正发挥关键作用的,还是各国政府。拉美钢铁协会建议各国政府将以下方面作为以后工作的重点关注领域:
采取措施应对全球性的产能过剩;
出台政策,维护与国有企业竞争的公平环境;
解决间接钢材贸易的问题(可能会造成钢铁客户基础流失的问题);
维持强劲而有力的贸易执法;
在拉丁美洲范围内协调外交举措;
消除政府对钢铁产业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