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买钢材都可以抗通胀了!”近日,福建巨邦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建华的一条朋友圈得到了诸多机械同行的点赞。
今年初以来,钢铁、煤炭、有色、化工等工业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尤其上半年,钢厂产量不断刷新纪录,钢材价格居高不下。对于以钢材为主要原材料的机械装备行业来说,原材料“涨”声四起,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时不时吐槽一些钢材价格的飙升,已经成为机械行业人士的“日常”。
“钢材等原材料价格涨得有点离谱,但企业为了稳定市场,又没办法把上升的成本全部嫁接给客户,现在实体经济确实困难。”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为了应对原材料带来的成本上涨,加速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以及精细化管理缩减成本成为南安机械装备产业唯一的出路。
困境钢价持续上涨南企遇成本之痛
在南安,方兴未艾的机械装备产业,涵盖了轴承、汽配、工程机械、专用机械等大量以钢材为原材料的企业。
“这一波涨价潮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福建群峰机械总经理助理张建海回忆,从去年10月开始,钢价的上涨十分明显,由此也带动了一些生产所需的焊条等价格的上调。“成本上浮多少没有具体统计,但的确给企业带来不少压力。”张建海说。
石材机械企业正能机械总经理蔡尚蝶则对价格的浮动十分敏感。“原材料这块,我们钢材一吨涨了800元,铸件更甚,每吨涨了1000元。”
春江“水冷”鸭先知,2016年年底,蔡建华就发现钢材涨价的苗头。“那时候螺纹钢一吨还不到2000元,如今价格3000多元,涨幅超过50%。”蔡建华说。
蔡建华所言非虚。数据显示,相对于技术难度较大的特钢,螺纹钢毛利润现在也超过了30%,1吨螺纹钢毛利润超过1000元,现在现货价格基本在3700元左右。
“现在很多企业的利润本身就比较薄,我们也不可能成本一涨立即提升产品价格,市场终端根本接受不了,企业的利润进一步压缩,实体经济确实不好做。”蔡建华言语间带着无奈。
更为艰难的是,除了钢材之外,橡胶、铜价等原材料的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再加上人工、管理、环保等隐性成本的上升,南安机械装备产业面临巨大的压力。记者采访中发现,南安包括专业机械、机床、四轮一带、铸造等产业,都不同程度受到钢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冲击。
出路1提升产品附加值抵消成本压力
原材料价格上调带来的成本压力,大多数企业只能被动承受。不过,更多企业主动应对,希望通过科技转型等方式缩减原材料涨价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
“提高产品附加值是最具效果的应对方式,尽管在短期之内企业仍然要面临着成本问题,但从长期来看,创新是不二法门。”蔡尚蝶表示。
正能机械此前专业从事各类石材机械设备的设计、开发和生产。近两年来,正能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带领技术人员开发出五轴水刀等附加值较高的新型石材设备。
据介绍,这款设备是与华中科技大学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共同合作开发的,可以利用高压水流对石材进行切割。只要给水加上一定的“动能”,弱水就能穿透坚硬的岩石。
“石材产业走到现在,要想提升产品附加值,深加工是必然趋势。”蔡尚蝶说。正能机械除了研发五轴水刀等设备外,在磨抛领域、石材异形系列上也结出硕果累累,产品打入中东、东南亚地区。
“像一些数控设备附加值比较高,能够抵消原材料成本的比重,这也是我们产品研发的初衷。”蔡建华透露,巨邦当前新开发的花岗岩自动磨机,就是在吸取国内外同类产品优点的基础上自行研发制造的,其磨抛效率和磨抛质量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附加值也比市面上的同类产品高出不少。
在南安机械装备企业看来,以创新来应对成本压力,短期之内虽然难以镇痛,却不失为一个有效方式。“创新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也是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张建海表示,很多南安机械装备企业都经历过产业发展的早期吸收模仿阶段,现在经济转型,想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单靠模仿已经很难。
“国家在提倡工匠精神,如果企业和产业能在产品工艺上进行打磨,那打造出来的就是一大批能工巧匠了。”张建海表示。
出路2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创新转型毕竟是长远之计,但远水救不了近火,要想止住成本之痛,很多企业也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砖机企业群峰机械,就从管理上逐渐平衡成本。“精细化管理避免了成本的浪费,有效地为我们利用好每一份原材料。”张建海告诉记者,早在2012年,群峰在专业咨询公司的指导下进行了为时9个月的精细化管理的推行,全面梳理并初步建立了各岗位的sop,在精细化管理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现如今,精细化管理为企业降低了很多成本方面的压力。
“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等模块的实施,为企业实现生产计划自动化、物料需求计算自动化及精细化、生产进度全程精确控制化、成本管控数据化等功能,我们的成本减少了不少。”张建海透露。
据介绍,用信息化工具实施的精细化管理,让群峰缩短了交货周期,10个月消化了2000万元库存。以模具生产为例,原来的30天交货周期被缩短为22天左右,从另一个角度缩减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与此同时,精细化管理为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成本的良性控制,高效管理也让企业在获取市场订单上比同行多了一个“身位”。“去年下半年宝马展之后,我们的订单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张建海表示。
在管理创新上,巨邦的“轻资产运营”同样也为企业减少了成本压力。蔡建华告诉记者,公司在成立之初决定不购买厂房,以租赁的形式,为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
“成本在涨,经济在转型,管理创新让我们能根据市场需求灵活作出调整。”蔡建华表示,当前市场整体趋势也在回暖,尤其是市场洗牌,小企业倒闭,原先混乱的市场价格逐渐规范,对大企业来说,抓好创新和管理,就能在市场上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