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创新全面加强管理着力打好首钢转型发展攻坚战
在首钢第十八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暨集团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登)
一、2013年首钢计划任务完成情况
2013年首钢广大干部职工在总公司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和北京市工作要求,围绕年初“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入开展“三创”活动,不断加大钢铁业减亏扭亏工作力度,着力推进北京园区建设和非钢新产业发展,在市场环境极为艰难的情况下,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预计集团销售收入2170亿元;实现利润3.45亿元,超额完成计划;上交税收60.4亿元。
(一)狠抓调结构降成本工作,钢铁业同比大幅度减亏
进一步强化日常运行管理,确保生产稳定顺行。集团生铁产量3257万吨,钢3152万吨,钢材3037万吨。
调结构降成本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四地完成推进产品996.8万吨,超计划68.7万吨,同比增加186.5万吨。其中高端领先产品307.7万吨,超计划14.6万吨,同比增加102.9万吨。完成重点产品649.7万吨,超计划50.3万吨,同比增加173.3万吨。推进产品比普通产品增收47.26亿元,增效18.04亿元。全方位抓好降成本任务落实,对外包外委进行清理,预计降低费用2.57亿元;加强进口矿和国内原燃料市场运作,全年采购进口矿比当期普氏指数价格降低6.35亿元,国内原燃料采购比年计划降低18.59亿元;进一步清理压缩库存,年末四地原燃料及备件资金占用同比降低16.8亿元。入炉焦炭、钢铁料消耗、吨钢综合能耗、成材率等主要技术指标持续进步。
经过努力,钢铁业降低成本和减亏幅度实现近三年最好水平。四地全年降成本39.4亿元,吨钢降成本212元。
四地钢铁企业中,京唐公司、顺义冷轧公司进步显著。京唐公司全面加强管理,提升系统运行质量,各工序费用创历史最好水平,同比减亏幅度66%。顺义冷轧公司强化产销衔接,提高高端领先产品比例。迁钢公司提高整体合同订单和重点产品整单兑现率,电工钢产销量108万吨,进入全国前三。
(二)加强体系建设,北京园区部分项目启动实施
在北京市“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发展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探索首钢园区开发和管控体制,调整了组织架构。转变开发思路,以项目促政策落实,启动实施了西十筒仓改造、首钢广场综合体、古城南路、二型材厂房利旧改造、二通园区、特钢绿能港科技中心等9个项目,其中西十筒仓改造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获得中央预算资金支持2600万元。首钢园区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全国城市老工业区改造试点,被北京市列入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区。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供水、供电等11项专项规划审批,以及首钢广场项目概念性设计方案征集。与市有关部门研究提出2013-2014年基础设施建设安排,重点启动“一街两线”、园区道路和“两站一厂”项目建设。完成西十筒仓余料清理及设备设施、电力脱硫装置等14个项目拆除,累计拆除设备设施近2200台套、建构筑物超过10万平方米。组织开展园区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
(三)整合资源开拓市场,非钢新产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非钢新产业实施资源整合,初步搭建了金属公司、矿业投资公司、源景公司、医疗投资公司、体育文化公司、环境产业公司;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开拓外部市场,促进经济效益增长。全年盈利同比大幅增长。
矿业公司落实“铁前一体化”要求,千方百计保迁钢烧结、球团经济稳定生产,全年自产精矿粉481万吨,供迁钢炉料1416万吨。
矿业投资公司实现利润1.44亿元。
首控公司实现利润5000万元。
环保事业部组建能源环保产业平台,鲁家山生物质能源发电项目12月23日投入试生产。
机电公司盈亏持平。
京西重工新增订单10.7亿美元。
国际工程公司实现利润1.9亿元。
首自信公司实现利润1.1亿元。
实业公司实现利润4042万元。
培训中心全年为首钢培训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员、技师等3.2万人次。
首钢医院门急诊94万人次,同比增长11.63%。
5月份成立医疗投资公司,开始进行药品集中采购。
源景公司举办“铁色记忆”——中国三大男高音“唱响首钢”商演等系列活动,首钢园区被授予国家级工业文化旅游AAA级景区。
整合组建的首钢体育文化公司开始运营。
首建集团完成开发签约量90.42亿元,同比增加10.07亿元,实现利润1.1亿元。
房地产公司实现利润4亿元。
中首公司实现利润42.94亿元,同比增利12.32亿元。
香港首控实现利润2亿元。
(四)调整加强集团管控体系,专业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
按照钢铁板块、北京园区和非钢新产业板块、综合管理板块,进一步调整总公司领导分工,成立了新产业开发管理部、海外事业管理部、园区开发部、园区管理部、园区服务公司。加强对外投资管理,对改制及合资合作企业经营情况开展调研,完成36家企业清撤。
完善分配激励制度。调整考核指标体系,改进挂钩考核办法,加大对领导班子的考核力度,对经营者的年收入进行了调整。建立了绩效考核结果发布制度。实施三支人才队伍职务晋升和择优升级。对收入差距不合理的问题进行调研和部分调整,提出深化分配改革的设想。
强化资金集中管理。按照“看得见、管得住、可调用”的要求,建立集团资金动态反馈体系。资金预算管理范围从原来的总公司及四地钢铁业,扩展到全资子公司和园区管理相关部门。将压缩库存资金占用纳入月度资金预算和考核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对754项行政管理制度进行清理,其中,继续适用257项,修订完善143项,废止184项,不再纳入制度范围170项,至年底完成修订56项,颁发21项。进一步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细化工作流程,修订了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工作规则。制定颁发了《首钢总公司法律事务管理制度》和《首钢法人授权管理制度》。
加强监察和监督工作。全年实施效能监察项目56项,提出监察建议409条,督促建立完善规章制度88项,对发生事故的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组织对矿业公司、实业公司等6家企业开展了系统集中检查,与北京市国有企业监事会联合开展对通钢、长钢、水钢三家企业监督检查试点。组织实施37个审计项目,审计资产总额1029.6亿元,工程报审额181.37亿元,查出问题84项,披露重大经济事项及风险提示176项,提出整改建议112条。
(五)改进工作作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领导干部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努力做到边查边改,在全公司进行办公用车、用房的整顿。起草了《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大型会议活动管理办法》等8项制度的修订稿。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职工培训,全集团共培训21.8万人次,举办主技能培训班279个,多技能培训班57个,班组长培训班32个,管理岗位培训班179个。评选并表彰了第六批“首钢技术专家”77人,“首钢技术带头人”161人。全年共引进高层次专家、高端人才27人。目前,首钢集团有专业技术人员3.2万人,其中博士234人、硕士2961人、本科生14338人,高级职称3223人,高技能人才占技工总数比例达41%。
在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努力改善职工生活。集团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同比增长。首钢北京三期集资建房9栋楼,已有6栋结构封顶。北京家属区完成8项服务设施改造,完成5万户高清电视机顶盒安装。京唐公司组织1277名职工团购社会商品房,建设渤海家园小区幼儿园。矿业公司完成新建6栋780套集资住房分调房工作。迁钢公司完成夫妻公寓130户的再分配,扩大迁钢幼儿园招生。冷轧公司新建公寓楼正式投入使用,解决了近400名职工的住宿问题。各外埠企业采取多种方式改善职工生活。完善职工健康管理,继续实施体检,提高职工健康水平。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加大帮困救助力度,促进了和谐企业建设。
首钢2013年的工作,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北京市委市政府、有关地方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广大干部职工拼搏奉献,付出了艰苦努力,我代表首钢总公司,向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向首钢全体干部职工及家属,向始终关心首钢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既要看到成绩,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十八届一次职代会报告中提出了十四个方面问题,本着“看准的立即整改,涉及历史、全局或综合性、深层次问题逐步解决”的原则,一年来做了大量工作,有的得到解决,有的取得进展,还有的解决起来需要一定时间。
在钢铁业方面,四地企业的思想观念、经营理念有很大转变,基地与职能的协同得到增强,调整了挂钩考核分配办法,部分理顺了产线关系,调结构取得新进步,降成本取得新成效。但钢铁业持续亏损,产品开发制造服务能力不足、财务费用和人工成本相对较高、管理不到位不精细等问题,依然是制约钢铁业扭亏增盈的瓶颈,需要坚持不懈地改进;外埠企业在基础管理、压缩富余人员上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在北京园区开发和非钢新产业方面,调整了组织机构,部分项目启动实施并取得政策突破,但开发体制尚需进一步理顺,园区开发仍无明显进展,人才结构不合理。非钢新产业盈利水平虽然有所提高,资源整合取得进展,但发展不平衡,盈利支撑点在矿产资源业,“散弱小”、距行业领先地位和产业集群差距大的问题依然存在,有的业务整合没有按计划完成。
在综合管理方面,清理了部分投资项目和领导兼职,制定并实施了资金等有偿使用办法,审计范围有所扩大,法律队伍有所加强,干部作风有所改进,对职工收入分配关系进行了部分调整。但集团管控体制仍处于过渡期,对四地及外埠钢铁企业、北京园区开发及新产业如何管理,业务界面和流程如何理顺,尚待解决。资金依然紧张,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职工收入分配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一些单位和部门人员老化、岗位老化、知识老化、管理方式方法老化。部分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跟不上形势发展。审计工作没有做到全覆盖。法律事务工作对风险防范有差距。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中向前发展的,原有的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改革开放35年后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比改革前更多,利益矛盾与复杂问题交织。今天首钢面临的问题同样如此,钢厂搬迁、兼并重组、园区开发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很多还没弄清楚,很多亟待解决,有的长时间没有解决又变成老问题。我们要牢固树立“问题导向”、“问题倒逼”意识,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敢于直面问题,在破解难题上狠下功夫。
二、2014年首钢工作思路和计划指标
2014年首钢总体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北京市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以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和维护职工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大钢铁业扭亏力度,加快北京园区建设,加强新产业培育,抓好党建、企业文化和人才工作,努力开创首钢改革发展新局面。
我们要深入落实首钢党委扩大会精神,以确保盈利4亿元为底线,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持“多挣一分钱、少花一分钱、用好一分钱”,加强环境治理,树立良好形象;着力解决一些长期影响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预算动态管理和检查分析,减少偏差,提高兑现率;加强资金管控,防范资金风险;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工作方法,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创新机制,进一步夯实基础管理、加强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对比找差,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改革创新贯穿于首钢转型发展的各个领域,把加强管理贯穿于首钢转型发展的各个环节,以改革促转型,以创新促发展,以管理促效益,大胆探索,敢于突破,力争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进步。
主要计划指标安排如下:
集团销售收入2150亿元。实现利润4亿元,同比增利0.55亿元。上交税收59亿元。集团销售收入劳动生产率182万元/人·年。
钢铁业销售收入1436亿元。四地吨钢降低成本125元;推进产品比普通产品增收56.85亿元,增利19.26亿元;存货资金占用132.9亿元,同比压缩15亿元。
生铁3316万吨,钢3248.7万吨,钢材3138.55万吨。四地安排推进产品1125.35万吨,其中高端产品159.35万吨;领先产品200.65万吨;支撑产品765.35万吨。安排重点产品827.6万吨。钢材出口156万吨。吨钢综合能耗619千克。
子公司利润实现41.44亿元。
控股参股企业利润实现6.56亿元。
投资收益安排全年投资收益8.92亿元。
总公司费用安排全年费用22.19亿元。
园区管理费用全年安排6.78亿元。
职工物质文化生活。坚持收入分配与效益、效率“双挂钩”,职工收入按照“完成经营生产目标保持上年水平,超额完成同步增长,未完成降低水平”的原则把控,积极推进首钢北京三期集资房建设,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多渠道多种方式帮助职工解决住房问题。进一步完善家属区服务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建立干部职工身体健康管理体系。
三、2014年首钢重点工作任务
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深化改革创新,全面加强管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加强管理工作
按照“推进集团管控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大踏步跟上时代潮流”的改革目标,坚持公平公正,激发发展活力,在总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做好协调、推进和落实工作。
深化集团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完善集团总部管理架构,强化板块管理和全覆盖管理,继续调整机构设置,增强集团总部的系统调控、价值创造、变革整合、风险防控能力,打造精干高效的集团总部架构。二是积极探索企业集团不同板块、不同类型实体的管理模式,把握好该管的一定管到位、不该管的坚决放下去,妥善处理集团总部与成员企业“集权”与“放权”的关系,充分发挥集团总部和基层企业两方面积极性,达到协同高效。三是完善钢铁业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各企业主观能动性。各基地和企业要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意识,基地要积极参与供销两头业务,更加贴近市场;专业部门要快捷向基地提供各类市场信息。加强和完善对外埠钢铁企业的管理,提升其生存能力。四是完善北京园区建设和新产业管理体制,优化园区运行模式,逐步从职能管理向园区运行服务开发转变,成为园区综合服务商。非钢新产业要顺应首都城市快速发展,在做城市服务商上创新思路,大力发展城市服务产业。五是完善控股参股企业的管控模式。对控股参股企业、合资企业要进一步分析,实施优化整合,按照“有进有退”要求继续做好清撤。继续严格控制对外投资,各企业、各单位的对外投资无论多少都必须上报总公司相关会议批准,各所属全资、控股、参股子公司向外转让首钢方股权或含有首钢方股权的公司,必须上报总公司相关会议批准。转让与首钢合资合股公司的非首钢股权,首钢方应认真行使优先权,放弃优先权也要报总公司同意。六是在产融有机融合、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力争取得进展。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把推进首钢科学发展和维护职工根本利益作为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一是坚持挂钩分配原则,在岗职工收入增长要与企业效益、效率增长挂钩,建立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二是按照“限高调低”原则,对钢铁业三支人才队伍薪酬分配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理顺分配关系,逐步解决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三是实现全集团薪酬管控全覆盖,按照分类管理原则,通过全面清理,使集团所有单位的薪酬全部纳入总公司管控体系。四是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挂钩考核办法,鼓励多创多超多得。五是按照“业绩优先,结构合理,激励有效”的原则,加强领导干部的任期考核,优化薪酬结构,实现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有机结合。六是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薪酬制度、考核办法和考核结果在考核范围内公开,接受基层单位和职工的监督。在企业提高效益的基础上,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让广大职工更多地享受企业改革发展成果。
深化用工制度改革,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劳动用工制度,依法规范劳动关系,统筹研究建立职工能进能出的用工机制,严格控制劳务用工数量。进一步规范劳务用工管理,探索试行优秀劳务人员转正的激励机制,使之成为首钢大家庭的一员,增加他们对企业的亲切感、责任感和归属感。
全面加强企业管理。一要对规章制度进行常态化、动态化、标准化管理,打造与集团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制度体系,继续做好制度修订工作,按照“谁制定、谁负责、谁培训、谁监督落实、谁改进”的要求,狠抓贯彻执行,总公司按季组织抽查,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二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基础管理工作,包括计量、原始数据、统计指标体系、统计会计核算口径,要规范统一,严格执行统计法、会计准则,严禁虚报、瞒报。三要深化和拓展以六西格玛为重点的精细化管理,制定实施方案,确定推进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逐步从生产基地拓展到钢铁流程的各个环节,实现系统协同效应,促进质量稳定提高。要把加强基础管理、精细化管理与信息化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业务流程信息化、精益协同高效化、持续改进规范化、管理决策科学化。四要加强资金管理,健全资金保障、使用、平衡监控体系,建立现金流预算管理体系。加快探索建立钢铁业资金统一管理调度平台,进一步减少资金占用,加快资金周转,做好资金风险的防范工作。抓紧年内组建完成财务公司,提高资金运作水平。牢固树立资金成本意识,盘活存量,控制增量,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贷款结构,降低财务费用。继续做好降低总公司费用工作。五要继续清理总公司和部厅领导各类兼职,研究改进外派高管、财务人员工作。继续加强审计、法律等专业管理,各单位都要加强风险防范管理,加快对可能造成风险的遗留经济纠纷的处置和解决,启动实施项目后评价工作。
(二)推进经济技术创新,提高钢铁业综合竞争力
创新驱动是首钢科学发展的第一引擎。要以扭亏增盈为目标,以稳定顺行为基础,以调结构降成本为重点,以信息化、精细化管理为支撑,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进技术和产品创新,完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提升特色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强首钢差异化竞争能力;推进组织创新,以提高集团管理、指挥、协调能力为重点,着力推进“三个优化”;推进商业模式和市场创新,继续坚持由产品制造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变的发展方向,增强市场预判和平衡协调能力。
二是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建立重大专项攻关机制,对制约产品生产,影响成本控制、接单能力、质量稳定与提升、合同兑现等突出问题重点攻关。推进首钢板材一贯制质量管理体系(升级版)建设,以汽车板为抓手,完善产线制造能力、技术营销、产品研发、数据应用开发平台和用户服务体系等五大体系。围绕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重点产业,挖掘环保设备、交通运输、海洋工程、新型能源领域的用钢需求,做好产品开发和技术储备。统筹集团技术进步,按轻重缓急安排产品开发、科研开发、工艺攻关、短平快、节能降耗项目,增加产品附加值。做好首钢核心技术、重点项目及高端产品项目的开发应用,推动科技进步向生产力转化。推进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环境治理,促进污染物减排。
三是全方位抓好系统降成本工作。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生产稳定。安全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要夯实安全基础,强化日常管理。生产稳定,炼铁是重点,要加强运行监护,提高适应原燃料条件变化的能力。做好对标挖潜,找出影响成本的每一项因素,进一步加强管理、改进工艺、精细操作,充分挖掘每一个环节的成本潜力。完善成本管控,推进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信息化有机结合。严格管控隐性成本,对直供与中间商价格差异、外包外委、物流、劳动生产率等隐性成本,要加大管控力度,坚持低库存运行。
四是着力推进“三个优化”。优化产线和产品结构,结合京唐、迁钢和顺义冷轧后步工序不断完善的实际,从月度计划制定开始,更加注重各产线的盈利关系,优先安排高端高效产品的生产;优化铁前矿料结构,减少对传统渠道和原有品种的依赖度,加快新渠道、新资源的开发,利用矿业公司熟料生产优势,合理调整生熟料比例;优化物流结构,抓住铁路、汽车运输和港口集散三个环节,搭建总公司结算费用监控平台,推进和完善基地物流标准化工作,进一步降低物流费用。
五是增强分析预测能力,提高市场运作水平。加强销售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大客户代表制,进一步改进服务,强化与用户的技术、生产、研发人员对接,与用户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深化产业链建设,提高直供比例。建立信息化平台,构建科学的采购体系,采取招标、议价、波段、点价和期货操作等方式,实现采购效益最大化。做好进口矿和国内资源统一配置,建立供应商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供应商结构,为低成本保供提供有力支撑。
各钢铁基地和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进一步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益。外埠钢铁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管理,加大对标挖潜、降本增效工作力度,确保生产顺稳,努力实现减亏。
(三)积极探索开发模式,促进北京园区开发建设
按照“符合市、区两级政府对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的产业定位,符合国家发改委关于城市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产业定位,首钢自主开发一块、合作开发一块、市场招商一块,提升城市功能、人文环境、生态质量、区域竞争力”的思路,立足做首都最有活力的区域之一,做首都创新驱动发展的承载平台,成为解决首都人口资源环境突出矛盾的示范区,成为首都深度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增长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模式,用科学的态度、先进的理念、专业的知识建设和管理园区。一是积极争取政府政策,尽快将二型材改造、首钢广场以及特钢绿能港科技中心项目纳入试点,争取园区土地收益分配、财税等支持政策落地。二是推动项目建设,今年10月底前完成西十筒仓一、二期改造工程,并通过国家发改委验收,取得项目的示范效应。按照打造互联网金融产业园的要求,四季度实施二型材厂房改造项目。配合国家保险产业园入驻,尽快推进首钢广场项目建设。首钢博物馆力争开工建设。按照与招商局集团的合作协议,继续推进“中国网谷”项目建设。三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晾水池东路、四焦炉北路等6条城市次干路,及料仓街等5条城市支路建设,推进园区综合交通规划、热源、水源出入口规划设计等工作。四是完善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北区的整体规划,做好园区资产产权登记、厂房拆迁,加快园区停产资产的处置和利用,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尽快提出具体意见。五是加大主厂区、二通、特钢三大园区对外宣传力度,加强与市、区两级政府的沟通合作,围绕先期启动项目开展招商引资,力争更多大项目落地。六是做好园区增收节支工作。园区服务公司等单位要完善园区服务,积极承揽工程,努力增加收入,进一步降低费用支出。
(四)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非钢新产业发展
稳步推进非钢新产业发展,强化协同,增强盈利能力。一是制定完成首钢新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新产业管理架构和体系,明晰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二是发挥新产业平台作用。环保事业部要继续推进股权重组、资产划转等工作,做好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处理等节能环保重点项目;积极创建国家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做好碳排放权交易。医疗产业要通过医疗投资公司运营,筹建2-3个高端医疗产业项目。加快制定健康养老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铁色记忆”大型实景剧力争商业演出,进一步完善AAA景区设施。三是结合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的开发建设,研究推进首钢大物业项目;结合石景山区发展互联网金融业、打造“长安金轴”的发展定位,研究发展首钢金融物业、金融服务等业务。四是研究全面进入市政基础设施、节能环保设施和自住房项目建设市场。
矿业投资公司要做好在营项目的经营获利、投资回报和资产保值增值等管控工作。首控公司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发展优势项目。环保事业部要加快整合组建首钢环境产业公司,尽快完成注册,推进鲁家山园区项目建设,确保生物质能源发电生产安全顺稳,开展土壤修复、飞灰处理等工艺技术方案研究。机电公司要着力打好搬迁投产、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盘活存量资产四个攻坚战,全面提升自我“造血”功能。京西重工要适度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投资项目,加快市场开发。国际工程公司要以优质资源服务首钢钢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以优势技术开发国内外市场。首自信公司要围绕提高首钢信息化水平,推进铁前、炼钢、连铸二级控制数学模型开发,积极参与北京园区通信、信息服务等工作。实业公司要进一步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创新服务集成商业模式,不断拓展社会市场。培训中心要围绕首钢新产业发展调整专业设置,开发培训项目,打造特色品牌。首钢医院要加强学科建设,增强核心技术能力,进一步完善院区规划和设施建设。首建集团要做强高层建筑、市政桥梁等钢结构拳头产品,强化海外项目总包职能。房地产公司要全力做好二通园区土地开发,完成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和分块土地上市,力争在北京市场取得政策性地块,实现土地储备和项目开发的新突破。中首公司在保证公司用矿的同时,做好进口矿经营,加强对所属企业管理,抓好海外工程项目建设。秘鲁铁矿要加快新区扩产工程,确保按计划节点完成。香港首控要积极推进债券发行和上市公司重组,真正成为首钢海外资本运作窗口和融资平台。源景公司要通过文艺演出、工业旅游、影视服务、会展服务、广告经营、文化产品研发销售等项目实现创收创效。
(五)实施人才工作创新,促进职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转型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各类人才培养、教育和使用,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质量。
继续推进后备干部、青年技术人才“双千培训工程”和“千名高级技师、百名技能操作专家培养工程”,全方位建设“三支人才队伍”培训体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辟更广阔的人才培养空间。积极组织申报“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探索完善“短期试用期”、“谈判工资制”、“假日专家”等用人方式。建设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人才特区”。制定首钢技能操作专家工作室标准,推进首席技师工作室建设,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开展首钢2014年职业技能竞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北京市和全国钢铁行业技能竞赛。组织有关专业开展信息化培训,满足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确保培训后全部持证上岗。加强对一线生产骨干和技师、高级技师培训。加大对富余人员转型培训力度,结合首钢园区开发和非钢新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步骤地开展培训。充分发挥党校、培训中心、基层教育基地的作用,大力提升干部和职工队伍素质。继续深化与高等院校和社会科研机构合作,为职工学历教育和业务进修创造条件。组织1500名班组长任职资格培训。要加强首钢驻外人员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建立定期正常的考核评价和轮换制度,有针对性地选拔优秀人员到驻外公司机构锻炼培养。
继续改善职工学习、工作、生活条件。建立覆盖全集团的干部职工身体健康管理体系。首钢北京三期集资建房完成七栋楼和配套设施建设,其余两栋楼根据加油站拆迁进度组织实施。抓好家属区9项办实事项目。提高职工工作餐质量。调整非政策性住房供暖费报销标准。针对异地工作职工、青年职工较多的特点,抓好职工身心健康、业余文化生活和交通等工作。首钢“一业五地”和外埠企业,要结合所在地区和企业自身情况,进一步改善医疗、住房、食堂等生活设施,为职工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六)加强作风建设,为首钢转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领导干部的作风关乎企业转型发展,关系职工切身利益。从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首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要巩固成果,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在全集团形成风清气正、公平正义、阳光透明、求真务实的氛围,切实做到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办事,按制度办事。治理“庸懒散”。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行为,严格执行工作规则、制度、程序,坚决杜绝个人说了算。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把握和运用市场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能力,提高领导首钢转型发展的能力。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多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坚决反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加强厂务公开、民主监督。对北京市审计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查出的问题,下功夫做好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