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下称“欧央行”)近日宣布将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创纪录的负0.5%,同时决定从11月1日起重新启动量化宽松(下称“QE”),规模为每月200亿欧元,对到期债券投资持续2至3年。
三年半来的首次降息配上重启QE的操作,欧央行鸽派尽显。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直言,欧央行宣布的一系列刺激措施,尽管市场已计入了一定的宽松,但宽松程度仍超预期。
为何“超额”宽松?“内忧外患裹挟,欧央行别无选择。”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赵雪情认为,对于欧洲,2019年形势格外艰难,外部需求弱于预期,拖累制造、投资和出口。
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欧元区GDP环比增速减半至0.2%,同比增长1.2%,处于2016年以来的低位。同时,经济衰退风险从外围向核心蔓延,“火车头”德国甚至陷入困境。
且难民危机负面效应还在发酵,意大利政治风险再掀波澜,英国脱欧不确定性进一步损害欧洲经济前景。
赵雪情指出,尽管8月欧元区一些经济指标出现回升势头,但难以抵御整体放缓趋势。特别是在美联储实施降息后,基于自身经济低迷、财政支持政策难以协同、通胀回升走势恶化等因素,欧央行不得不承担重任,推出新一轮刺激计划。
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就曾表示,若美国一旦开始降息,欧央行就可能跟进操作,尤其是欧洲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英国脱欧等一系列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
欧央行行长德拉吉称,采取刺激措施的主因是通胀持续不达目标。欧元区经济持续疲软,下行风险突出,通胀压力减弱。增长放缓主要反映了在全球长期不确定的环境中,全球贸易普遍疲弱,这对欧元区制造业的影响尤为严重。
“超额”宽松将带来什么?
谢亚轩认为,欧央行的“超额”宽松举措进一步确认了全球央行宽松模式的开启,宽松预期支撑下的全球流动性环境有助于风险偏好的改善。
今年以来,全球已有约30个经济体宣布降息,而俄罗斯央行最新再次降息25个基点至7%,符合市场预期,为连续第三次降息。
“欧美共振,全球货币政策转向趋势正式确认。”赵雪情认为,此次议息会议后,将对流动性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也标志着全球将正式迎来新一轮降息潮。
她指出,一方面,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对实体经济产生一定支撑作用,新兴市场也获得了“喘息之机”,但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并非万能良药,更需警惕流动性阀门再度打开后债务负担、资产价格泡沫加剧带来的潜在震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