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运用促进高炉生产实现突破
“去年炼铁引进的这两项新技术真是太好了!借助高科技可以如此直观地看到炉内状况,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该公司4号高炉工长一边观看炉内画面,一边密切注意电脑显示器上各项参数的变化,难掩兴奋地介绍道。萍安钢铁炼铁高炉炉内红外热成像监控系统、水温差在线监控等相继应用,促使炼铁生产实现新的突破。
以前,炼铁高炉是个“封闭的铁罐”,职工操作高炉时就像蒙上眼睛“摸象”,看不到里面的情况,炉况出现波动时,只能凭经验去判断、去应对。现在,高炉炉壁上分布了100多个传感器实时将温度、压力、流量数据传送到主控室监控画面上,而高炉炉内红外热成像监控系统的投用,可以直观地看到高炉内部料面的气流分布、炉内装料情况、矿焦分布、料面高度、料面形状等,进而实现定量化、精准化操作,这是“炼铁人”梦寐以求的技术。
依托红外成像、水温在线监控等新技术的应用,该公司炼铁系统持续发力,实施了高炉结瘤现象、低硅冶炼、高炉休风后快速恢复工艺操作等一系列科技攻关,为高炉生产稳定顺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该公司高炉用风水平、低硅冶炼取得明显进步,高炉休复风技术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炼铁高炉利用系数创历史最好水平。目前,该公司自动化部正在开发手机APP高炉监控系统,将实现高炉“掌上”监控,进一步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与企业管理的融合,推动公司两化融合迈上新的台阶。
科研攻关助力降本增效
近年来,萍安钢铁以工艺技术创新为主线,依靠科技进步系统降成本。
为提升效益,降低炼铁和炼钢生产制造成本,2018年该公司进行炼铁配煤配矿和炼钢废钢结构优化专项攻关。在保证炼铁生产稳定的前提下,结合市场和资源情况,该公司对炼铁矿、焦、煤配比进行经济性优化,制订最佳性价比的配煤配矿方案和高炉入炉料配比方案,取得突破性进展,累计降低成本2.51亿元;通过制订最佳性价比的炼钢用废钢方案,降低炼钢生产成本5347万元。
该公司开展提高烧结矿有效产量攻关,规范高炉槽下筛分,强化烧结工序工艺参数控制,使烧结矿日产量从上半年的15612吨提高至下半年17000吨左右的水平,为优化炉料结构创造了条件。
该公司以“科学炼钢、理性炼钢、精细炼钢”为主线,持续开展炼钢转炉高效供氧技术攻关、提高中间包包龄攻关,使中间包包龄、系统温降、钢铁料消耗及铁水比等多项指标得到改善。
据统计,该公司2018年通过科技创新攻关,例如配煤配矿、高炉入炉料配比方案和废钢结构优化方案攻关,累计创效4亿多元。2019年重点推进的优化配煤配矿、优化炼钢用废钢结构、优化产品成分设计三大项目累计已创效约2亿多元。同时,该公司经济技术指标不断优化,其中,钢筋成材率、高线成材率,炼钢和轧钢工序能耗均稳居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
激励导向驱动全员创新
为倡导创新精神、工匠精神,鼓励员工大胆革新改造和技术攻关,2018年3月份,萍安钢铁重新修订了《专利管理办法》,推动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机制的形成,激发员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全员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完善的激励机制。2018年9月11日,该公司提出员工“八大创收渠道”,其中有五项是激励广大员工学技术、提技能,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出力;2018年10月份又修订了《合理化建议与小改小革活动实施方案》,对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项目的成果评定侧重创新、创效。2018年,该公司开展了“百项指标”攻关活动,将影响成本和质量的技术指标,都列入攻关范围,营造浓厚的技术攻关氛围。为深入推进降本增效工作,结合公司“人人头上有指标”的管理要求,该公司出台了“千人千项”攻关管理办法,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降成本。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正是有了许许多多的小改小革,才汇聚起了创新发明的强大力量。萍安钢铁着力为员工搭建创新“舞台”,让搞创新的员工有平台、有自信、有成果、有荣誉,培育激发员工创新热情和创新能量,全面推进全员创新、岗位创新、自主创新,打造一支敢创新、会创造、能创效的队伍。
据统计,截至目前,萍安钢铁公司共获得25项专利,其中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4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