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两个月,对宝钢股份热轧厂1580精卷电气作业区员工来说,是创造佳绩的两个月:生产设备实现了连续52天零故障,这是该作业区投产18年来创下的最好成绩。
去年9月,历时近三年的1580热轧产线三电改造项目全线热负荷试车取得成功,这是宝钢股份热连轧三电改造领域的首个自主集成项目,为1580热轧产线满足市场需求,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我加压求突破
三电系统改造之后,由于设备处于磨合期,在一段时间内设备故障率始终难以有大的突破。去年四季度,1580精轧机电气设备平均每月故障时间为4小时左右。为了降低设备故障率,今年,电气作业区围绕“严格苛求、创新突破,实现稳定、高效、可持续的设备管理”要求,提出了实现“设备隐患为零,设备故障为零”目标。
经过改造,1580精轧机实现了自动换辊,即换辊过程完全由系统控制实现,而这个过程需要满足470多个限位信息的准确,一旦限位信号出现偏差,就会导致自动换辊中断,使得换辊时间延长。
为了缩短换辊时间,作业区建立了与现场操作人员的沟通机制,对限位的维护方式从操作工的申报,变为点检员直接到现场沟通联系,以缩短中间环节,做到“今天出现的问题,能今天处理的绝不过夜,能平时处理的绝不拖到定修”。由此,大大提升了精轧换辊限位信号的稳定性,使得轧线的自动换辊成功率也由之前的不到40%提升到80%以上。
有一次,一位点检员在食堂吃饭时,无意间听操作人员说起这几天换辊时虽然没出现任何问题,但总有一点“不舒服”,于是他一吃完饭,就带上工具前去检查,结果发现限位确实出现了一点问题,他就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保证了正常的自动换辊。
深化管理精细化
为了发挥电气专业优势,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电气作业区实施了“简、定、量”精细化管理措施:“简”,即将复杂事情化简,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设备维护效率;“定”,即对每个点检人员进行具体的责任分工,明确自己要监控哪些状态点,从而“堵”掉管理中可能出现的“死角”;“量”,即对于收集到的状态点数据,尤其是判定设备是否正常的数据,进行量化,从而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简、定、量”精细化举措的推出,有效调动了每个点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了他们的行为养成。
由于三电改造完成不久,数据收集系统中很多数据还是调试时的内容,仅仅对调试有效,而对后期设备状态监控作用不大。因此,作业区就组织人员对记录数据进行梳理,通过对4096个通道的数据逐一核对,确保了数据的合理性。有一次,有位点检员在对活套动作曲线的分析过程中,发现活套在轧制过程中存在异常的轻微抖动,尽管还没有影响生产,但点检员并没有放过这一“蛛丝马迹”,他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发现是现场用于速度反馈的PLG接手出现问题,经过处理后,恢复正常,避免了一场故障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