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如何理解废钢铁作为战略铁素资源的定位?
李树斌:
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废钢铁是钢铁生产不可或缺的两大铁素资源之一。根据国际回收局(BIR)数据,近50年来,全球40%产量的粗钢来自废钢铁。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说明其战略地位:
(1)加大废钢铁应用,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钢铁行业的生动实践;
(2)我国钢铁工业流程结构调整、电弧炉短流程结构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废钢铁资源问题;
(3)废钢铁是一种再生资源,而铁矿石是原生资源;
(4)废钢铁是一种即节能又载能的绿色资源;
(5)我国废钢铁资源量增长迅速,钢铁工业综合废钢比不断提升是必然趋势。
记者:作为战略资源行业,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国内外废钢铁行业发展以及当前全球新冠疫情蔓延对行业的影响。
李树斌:
根据BIR数据,全球废钢铁资源年产生量在6亿吨左右,其中国际贸易量大约在1亿吨。土耳其是全球最大废钢铁进口国,其钢铁行业年废钢铁消费量约3000万吨,其中进口2000万吨左右。美国是最大的废钢铁出口国,2018年、2019年出口量分别为1733万吨和1482万吨;欧盟28国年出口量在2000万吨左右。另外,近几年国际废钢铁市场出现新动向,印度及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地区通过争夺国际废钢铁资源,不断增加粗钢产量。
国内废钢铁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一步一步从低到高、从弱到强。特别是始于2016年的打击中频炉、去除地条钢工作,有50%的废钢铁资源从不正规企业流向合规企业,作为关键指标的综合废钢比,由“十二五”时期的11.5%提高到2019年的21.6%,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不考虑平炉时期)。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做了大量工作,如:大力推进废钢铁资源回收-拆解-加工-配送-应用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配合工信部积极开展废钢铁行业准入;配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财税[2015]78号文——《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的通知》等相关政策;会同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开展YB/T 4737-2019《炼钢铁素炉料(废钢铁)加工利用技术条件》行业标准、《再生钢铁料》国家标准的研制;培植行业龙头企业等。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废钢铁行业的提升空间很大,行业发展会越来越好,前景十分广阔。
关于疫情影响,今年前两月,受跨省运输受阻、节前库存量大、钢材价格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废钢铁供应明显受限,钢铁行业综合废钢比17.35%,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对370多家企业调研显示,2月初开工率仅20%左右,到4月初时,样本企业中复工率已超过80%,废钢铁加工配送能力基本恢复。
记者:4月3日,工信部对符合《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的第七批企业名单进行公告,七批公告企业总数已接近400家,未来是否还有相关计划?
李树斌:
本次公告企业148家,另有21家已公告企业撤销资格,截至当前符合准入条件的已公告企业共计379家,废钢铁加工能力约1.1亿吨。基于2019年数据,我国社会回收废钢铁2亿吨(另有自产废钢铁4000万吨),现有准入企业加工能力占比约55%;另外,从宏观角度,钢材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废钢铁质量,而开展行业准入,有利于提高废钢铁质量及其稳定性。所以,未来将按相关准入条件和程序要求,继续开展相关工作。
记者:随着公告企业数量的不断增长,行业日趋规范化,在我国废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李树斌:
当前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如:钢铁行业综合废钢比低,距36%这一世界平均水平仍有差距;财税[2015]78号文各地落实不一致,2019年底对252家准入公告企业调研显示,仅80多家享受退税政策,另有异地开票等问题;在推动以废钢铁为主要原料的电弧炉短流程发展方面,配套政策不到位等。
为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五点建议:
①要把提高综合废钢比和促进废钢铁行业绿色发展写入中国钢铁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②大力推进废钢铁行业一体化发展;
③把培植废钢铁产业领军企业、提高集中度,作为行业一项重点工作;
④加强废钢铁行业标准化工作,全面提高废钢铁质量;
⑤参与废钢铁国际贸易,恢复废钢铁进口。
记者:您提到恢复废钢铁进口问题,这也是当前钢铁行业高度关注的议题,协会在此方面持何立场?
李树斌:
自2019年7月1日起,国家将废钢铁、铜废碎料、铝废碎料等8个品种的固体废物从《非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调入《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2019年下半年,用于钢铁生产的废钢铁进口量几近停滞。作为行业协会明确表态,对于停止废钢铁进口的政策不理解、不赞同。协会已代表行业向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生态环境部等国家部委反映诉求,不能停止具有战略资源意义的废钢铁进口,更不宜在大量进口铁矿石的情况下停止废钢铁进口。我们认为,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恢复进口,充分发挥国际废钢铁资源调节作用。
记者:如果根据相关标准严格控制进口废钢铁质量,对现有进口政策进行调整,那么废钢铁对于铁矿石进口价格有多大影响?
李树斌:
我国粗钢产量约占世界粗钢总产量的50%,国际废钢铁年贸易规模在1亿吨左右,2019年我国废钢铁进出口贸易总量仅18万吨,在2009年进口量曾达到阶段性的峰值——1369万吨。所以,当前我国在废钢铁国际贸易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现象。
关于废钢铁对于铁矿石价格的影响,可以从是否有影响和影响大小两方面考虑。前者的答案是肯定的,历史已经证明,尤其是2017年国家出清地条钢后,国内钢材价格上涨明显,而铁矿石价格明显受到国内废钢铁资源的抑制;关于影响大小问题,不宜从废钢铁资源总量角度考虑,应重在分析废钢铁资源供给产生的边际效益。总之,我国铁矿石进口依赖度高达87%,且进口来源高度集中,应该为国内钢铁企业提供一种平抑国际铁矿石价格的手段。
记者:关于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议,您提到要加强行业的标准化工作,能否具体谈一下?
李树斌:
标准化工作是实现废钢铁产业化、产品化、规模化、区域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实现加工企业的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至关重要的。YB/T 4737-2019《炼钢铁素炉料(废钢铁)加工利用技术条件》行业标准历时3年制定完成,协会和信息标准院做了大量基础工作,未来要按区域化推进的思路,在产业链上下游宣传好、贯彻好;同时,为更好地服务废钢铁进口管理,要加快推进《再生钢铁料》国家标准的制定;另外,废钢铁期货上市已提上日程,为配合相关工作,在废钢铁检验、定质定位管理等方面还有大量的标准化工作。总之,全面加强废钢铁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