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我国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行业。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我国8月份生产粗钢9485万吨,同比增长8.4%;前8个月生产粗钢6.89亿吨,同比增长3.7%。疑问随之而来,钢产量增加会不会带来新的排放问题?对此,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在论坛上说,尽管钢铁产量超预期,但是另外三个超预期抵消了增量:一是“十三五”期间我国钢铁行业至少化解了1.7亿吨过剩产能,远超预期;二是电弧炉炼钢产能最近5年翻了一番,工艺过程减排超预期;三是超低排放改造进展超预期。
刘炳江:我们是每个月都调度,全国228家钢铁企业,6.1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其中重点地区82家企业,3.3亿吨的粗钢正在开展评估监测。首钢、太钢、河钢、新兴铸管、安钢等钢铁集团下属企业正在开展评估。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指出,全行业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钢铁工业在绿色发展方面仍然面临很多问题。
何文波:例如,企业间节能环保水平参差不齐,科学规范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尚未形成;钢铁工业大生产本身和发展循环经济所蕴含的绿色价值,尚未得到正确评估和充分挖掘;在技术层面,全国实现超低排放尚缺乏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案。
何文波说,接下来钢铁行业要在不断完善已有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的同时,积极推进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在技术层面解决全面实现超低排放的整体方案。同时他认为,全力促进铁资源循环也是最现实的选择。
何文波:如果说“十四五”,我们产钢的规模没什么大的变化的话,从钢铁来说,你怎么减碳?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所以我认为要大力应用二次资源,少用一次资源,打通废钢回收体系,放开废钢进口,可以缓解这一进程。
一些专家还呼吁,要用市场的手段来推动我国钢铁行业减排二氧化碳。早在2017年,我国就启动了碳排放交易体系,这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也是落实国际减排承诺的重要政策工具。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在论坛上说,钢铁行业“十四五”期间可能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李高: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十四五”会有大的发展,不仅是在发电行业,要率先实现上线交易,而且我们要扩大范围。我想我们钢铁行业应该而且能够来做到在“十四五”期间,尽可能早地参加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