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继焦炭、焦煤期货上市后,铁矿石期货登陆大商所,炼铁原料避险链条进一步完备,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交易量最大、唯一采用单一实物交割的铁矿石衍生品。市场规模上,2019年铁矿石期货单边成交量2.97亿手,充足的流动性为套保提供了便利,大量产业客户参与铁矿石期货交易,吸引更多的产业客户直接交易或通过基差贸易等方式间接参与,形成良性循环。市场结构上,已参与期货交易的煤焦钢产业客户近千家,国内前10大钢铁企业中有7家参与交易,产能占全国钢铁总产能的35%。交割业务上,实物交割是连接期现货市场的纽带,有效保障期货与现货价格在临近交割月的合理收敛,确保期货价格平稳运行和代表现货主流价格。多年来,铁矿石交割业务保持平稳顺畅,尤其I1601合约交割161万吨,创造了我国期货史上单月单品种最大交割量。
上市以来,铁矿石期货较好发挥市场功能,在现货价格因供需调整、境外突发事件等影响而大幅波动下,担当起现货市场“压舱石”,在改善现货价格运行、优化定价机制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目前,我国钢铁企业使用的铁矿石90%都是进口矿,其中70%是长协矿,主要由境外的普氏指数作为定价依据。铁矿石期货上市前,铁矿石价格具有明显的“易涨难跌”“快涨慢跌”的特点。铁矿石期货上市后,港口长期保持的1亿多吨铁矿石现货融入价格形成体系,使期货价格长期贴水于普氏价格,对国际普氏指数运行产生较大影响。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10.75亿吨,是2007年的2.8倍,但其进口均价为2007年的50%,产生了能够充分代表中国市场真实供求情况、公开透明的铁矿石价格,逐步改善着我国钢铁产业链利润分配格局,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钢铁行业利润被严重侵蚀的局面,并推动着国际铁矿石定价格局的潜变。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价格”的国际影响力,配合人民币国际化,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于2018年5月4日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引入境外交易者,尤其是国际矿山等产业客户,有助于完善我国铁矿石期货交易者结构,使铁矿石期货价格真正成为全球参与者共同交易产生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价格,更准确反映宏观经济和全球铁矿石贸易的供需变化,更好地服务全球企业客户和全球铁矿石贸易。
截至目前,已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70家境外客户开户,更是吸引了英美资源等境外矿山,嘉能可、拓克等大型国际贸易公司参与。期货价格逐渐成为国内乃至国外企业参考定价的重要依据,国际大宗商品通用的基差贸易模式在钢铁行业内渐次推广。相较于传统贸易模式,基差贸易中采用的期货价格更为公平、公正、公开和透明。“河钢集团每年需保供铁矿石5000多万吨,基差贸易的推广对钢厂保供来说十分必要。河钢国际通过基差贸易更便利、灵活执行现货采购计划。同时,也可以利用对期现市场基差的预判,更加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河钢集团期货部相关人员表示。
2019年,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金属(上海)有限公司与国内钢厂签订了以铁矿石期货价格为基准的基差贸易合同,标志着境外矿山开始认可并探索利用“中国价格”来定价、用人民币结算,这在探索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的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机制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管理国际化的市场风险,需要高质量的国际化期货市场与之匹配。全球政经大变局、大趋势下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为我国衍生品市场探索多元开放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2018年铁矿石期货实现对外开放。2019年大商所商品互换平台落地、铁矿石期权挂牌上市,率先实现了期货、期权和互换品种工具齐全,期货与现货市场连通、境内与境外市场连通的新发展格局,在探索建设多元开放、国际一流衍生品市场体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