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十三五”期间辖内制造业贷款客户数增长58.8%
江苏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熊涛介绍,“十三五”期间,江苏银保监局辖内各项贷款年均增速超14%,保额年均增速近34%。疫情以来,江苏银保监局精准落地各项金融支持政策,前三季度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6.1%,支持江苏经济在全国率先复苏。
熊涛表示,在基础设施方面,江苏银保监局聚力服务重大基础设施项目。9月末,银行业对重大项目融资达到4845亿元,基建领域贷款余额达4.2万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8.2%。一批铁路干线、机场、港口等建设,补齐了江苏交通的短板,加快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是制造业大省,去年制造业总产值超过16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8,占全球制造业约3%,江苏省产业结构也在全力向中高端迈进,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熊涛指出,“十三五”期间辖内制造业贷款客户数增长58.8%,截至9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制造业连续40个月实现正增长。
此外,江苏银行业保险业大力支持科技金融,设立持牌机构43家,落地全国首单知识产权混合险、知识产权资产评估责任险,“十三五”期间,信息传输行业贷款客户数增长3.3倍,“苏科贷”“苏科保”为7650户科技企业提供融资和保险服务。截至9月末,主要银行科技企业贷款余额4810亿元。
福建:强化企业纾困和产业升级转型的金融支持
“福建是民营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大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今年叠加疫情影响,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更大。”福建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丛林在发布会谈到。
丛林介绍,今年5月,福建银保监局联合地方政府出台了纾困贷款政策,今年9月,又在银保监会的指导下开展了应急贷款试点工作。借助福建“金服云”平台实现银企精准对接,获取财政贴息支持,贴息后企业实际承担的贷款利率在2.85%-3.35%之间,通过输血减压,支持脱困发展。
丛林指出,截止到11月末,福建辖区已经投放的应急和纾困贷款达到183亿元,惠及企业4000多家,支持稳岗就业人数达到55万余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超过5亿元。同时,通过优化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评价体系,今年根据实际情况新增两项指标,鼓励发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高技术贷款,强化监管激励。截至10月末,福建辖区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速7%,为近年来最高值。
西藏:预计今年辖内不良贷款率在0.5%以下
西藏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向恒表示,西藏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中,唯一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更为复杂和艰巨。2019年,西藏已经全自治区实现了彻底消除绝对贫困,今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之年。
向恒指出,在支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方面,围绕川藏铁路、拉日铁路、拉林铁路以及拉萨到日喀则的高速公路、拉萨到那曲的高速公路,这些国家或地方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农网改造、能源、水利工程等领域,西藏银保监局引导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全力提供信贷支持和保险保障。
此外,在支持重点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向恒说:“西藏拥有举世无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旅游文化产业是自治区的优势支柱产业,旅游总收入约占西藏GDP的33%。”
向恒表示,金融业开发了“乡村旅游贷”“藏宿贷”“高原旅行中断补偿险”等信贷和保险产品,助力文旅产业增值提效。大力支持藏医药、天然饮用水、高原生物等产业发展,开通贷款、理赔绿色通道,有力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
向恒介绍,去年下半年起,西藏银保监局重点开展不良贷款处置的专项行动,截至今年10月底,进一步压实了各机构风险处置的主体责任和大股东责任,辖内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实现双降,预计今年不良贷款率在0.5%以下。
陕西:引领金融行业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
陕西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许文表示,“十三五”以来,陕西银保监局引领金融行业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完善体系、倾斜政策、加大投入、强化支持,五年来,全省精准扶贫贷款增长了194%,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贷款余额达1535亿元。
许文称,今年2月,陕西56个贫困县(区)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陕西银保监局主要从“贷得准、管得严、用得好、收得回”四方面开展工作,指导辖内银行机构严把准入关,聚焦有效信贷需求的满足,既不能设置贷款的障碍,人为拔高准入的门槛,也不能偏离助推脱贫的轨道,搞无原则甚至是“运动式”投放。
许文指出,陕西银保监局督促陕西银行保险机构在做好金融扶贫工作的同时,积极地探索金融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今年,该局扩大银行扶贫小额信贷的包干“责任田”机制适用范围,加大了对边缘户的金融支持,督促相关银行摸排边缘户的信贷需求,及时对接,提供农户小额贷款等低利率和低门槛的金融产品。(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