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经济增长形势仍将高度不确定。在基准情形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总体呈前高后低的格局。预计2021年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可能达到16%至19%的较高水平。
2021年消费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明年经济形势的好转和居民收入增速的上升,预计2021年消费增速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分领域看,预计食品和居住类等刚性消费支出增速不会出现较大幅度上升,而教育娱乐、餐饮旅游等服务类消费增速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
报告预计,2021年我国出口增速有望达到6%,呈前高后低的趋势。一方面,根据相关计划,2021年二季度全球主要国家居民将进行疫苗接种,这将有利于2021年下半年的全球疫情好转和经济复苏,并带来中国出口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在2021年上半年全球疫情防控模式延续下,医疗防疫物资出口较好,产品订单向国内转移的态势或持续。
在投资方面,报告预计2021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达到6%左右,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达到10%,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在4%左右。
报告认为我国去杠杆的重点是调整杠杆结构、优化杠杆质量
清华大学27日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认为,当前的首要问题不是从总量上去杠杆,而是要调整杠杆结构、优化杠杆质量,并通过释放需求,打造新增长点,以做大分母的方式降低宏观杠杆率。
报告认为,尽管我国杠杆率水平和发达经济体相近,但是我国的优势在于储蓄率远高于发达经济体,由此带来了更强的杠杆承受能力,债务风险整体可控。中国当前的首要问题不是从总量上去杠杆,而是要调整杠杆结构、优化杠杆质量。
从杠杆的结构上看,我国杠杆率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杠杆率高,国企帮助地方政府举债导致信贷资源错配、企业偿债压力沉重、债务风险突出等一系列问题;从杠杆的质量上看,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偿债压力持续上升,国企偿债压力尤其突出,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而非负债成本上升,是导致企业偿债压力加大的主要原因。
报告指出,面对当前杠杆率高企,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偿债压力上升的局面,“去杠杆”的方式不应过度追求总量控制,更不能一味地紧缩信贷,而应精准施策。一方面加快剥离金融体系中存量呆坏账,通过“切除肿瘤”而非“节食”的办法推动结构性去杠杆,引导资金从“坏企业”释放、转而支持“好企业”;另一方面要健全信贷引导机制,加强对优质企业的信贷支持,引导信贷资源更多地流向盈利能力强、运行效率高的企业,特别是具有良好成长前景的民营企业;在融资工具方面,应推动债务融资工具的结构性调整,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与银行信贷形成有效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