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邯钢公司各单位抢抓市场利好窗口期,按照公司“1138”工作思路,思想破冰、眼睛向内,用系统思维破解生产瓶颈,千方百计改善指标,持之以恒提产增效, 大力巩固当前稳定高效生产局面,确保公司生产经营再上新台阶。
全面对标提产降耗
“炭包具备出铁条件。”“溜槽具备出铁条件。”……4月7日,炼铁部7号高炉炉台铁口前,炉前工马帅、李圣瑞等按照标准确认出铁开口的每一个步骤。
随着丙班作业长李建武一声令下,在开口机的轰鸣声,红彤彤的铁水从铁口喷涌而出,映红了炉台和每一个人的脸庞,红红的火光仿佛在预示着3月份创水平后,4月份必将再取佳绩。
高炉主控室内,正前方大屏幕上显示着紧张有序的生产场景,当班职工紧盯面前的电脑屏幕,一丝不苟地操作。车间主任李迎利调看着电脑上的各项数据,不时低下头在本上做着记录:风量每分钟4150立方米,顶压186千帕,煤气利用45.26%,硅含量0.34%,热风温度1150摄氏度……
该部在保证高炉稳定顺行的基础上,思想再破冰,对标涟钢、普阳等生产经营先进企业,从操作理念、成本管控、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对标,推行“大风量、小面积、高动能、高煤气利用、低硅高热”的操作理念,
记录完数据后,李迎利来到会议室,与车间技术人员一起讨论如何进一步抓住市场形势持续向好的窗口期,加大马路进一步提升产量、改善指标。
“3月份咱们积极使用风氧,优化布料制度,调整出铁参数,产量创了水平。”李迎利首先说道:“4月份,要继续优化上部料制,保证水温差达到2.5—3.0摄氏度,煤气利用率达到46%以上。”
负责管理设备的车间副主任王辉民不假思索地说道:“要强化标准化操作和责任落实,组织各岗位排查岗位设备隐患,防范各类事故,全力保障高炉全风全氧作业。”
技术人员樊泽安刚从料场延伸管理归来,补充说:“要关注烧结矿成分变化和焦炭品种变化,做到原燃料变化可知,为炉内炉温、碱度调整提供依据。”
大家结合自己负责的工作,你一言我一语,你一招我一招,汇总成实用又管用的一项项提产降耗措施。
出完铁后,李建武来到“产量破冰,夺旗争星”竞赛榜展牌前,摘下已经发黑的劳保手套,指着产量、指标数据,满意地对马帅说:“这个月咱班再当第一名,让流动红旗变成咱们的固定红旗。”
攻关瓶颈稳产增效
“嗯,有几道划印,不过还好,都是平滑的,不影响生产。”4月5日上午11时左右,连铸连轧厂轧钢车间二档技术主管伊晓亮蹲在F3轧机机架前导台的内侧,仔细检查着轧机导板耐磨板的表面情况,待确认导板并无大碍后才安心地舒了口气。
据伊晓亮介绍,“检查轧机导板”是当前他们在换辊停轧时间里要做的“规定动作”。“导板直接影响板带对中,对中不良严重时会造成穿带跑偏堆钢,还会增加操作调整难度,难以保障带钢板形质量。特别是较薄规格,更容易发生甩尾等问题,不利于生产顺行与计划兑现。
连铸连轧厂紧抓市场利好窗口期,下大力气推进高效化生产再提升。为保证生产顺行,向“高产高质”要得更大效益,该厂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产线课题攻关创效竞赛,各科室、车间共56名技术人员组建“提升轧制稳定性”、“提高连铸拉速”、“减少正常浇次间隔平均时间”等13个攻关团队,火力十足,誓以技术东风破高效生产瓶颈。
由轧钢技术过硬的伊晓亮任组长的“改善板带对中,提升轧制稳定性”便是攻关课题之一。攻关组成员、二档技术主管田利锋创新性地在原有导板附加值基础上,向PLC程序里添加“负附加值模块”,实现了导板值再次优化。“以现场观察与PDA数据分析为参照,以带钢轧制时有限制但不两侧加持为准则,收窄导板带头、带身、带尾附加值参数,使带钢轧制时对中始终受控,通过顺畅、平稳。尤其在薄规格的顺利生产过程中,效果十分明显。”一提到这个创新举措,田利锋便会侃侃而谈。据悉,3月份,该厂厚度小于3.03毫米薄规格产量有12.1万吨,同比增加5.61%。
在连铸连轧CSP产线的技术创新上,“连铸”和“轧钢”这两个“轮子”一起转,才能走得稳、行得远。
“产量多自然效益就高。”连铸车间主任王鹏一挑“提高连铸拉速”专项攻关队队长重担,并一语中的:“要提产量还得先提拉速!”
拉速提上去了,相对应的材料使用性能必须要跟得上。为了满足更高拉速下传热要求,此攻关团队深入研究改善保护渣性能,提高整体热流;优化冷却制度,制定出各工艺条件下的目标铸速指导表;同时要求主控注重加强上下工序沟通,确保钢水质量,减少工序节奏降铸速时间。
一系列得力措施下,效果突显而出。一季度CSP连铸机每分钟平均拉速较去年提高0.1米,比去年同期增产1.45万吨。“按照这样的节奏走下去,一年能多出一个月的产量!”从副厂长刘建飞口中得知,这看似不起眼的0.1米当真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