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

冶金信息装备网

  • 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0311-88357930
当前位置1: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聚焦 » 正文

交通“碳达峰”路径浮现 多产业迎发展新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15  来源:兰格钢铁网  浏览次数:833
 
核心提示:交通运输行业正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倒逼下加速变革。记者了解到,当前交通领域碳达峰路线图日渐清晰,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等
 交通运输行业正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倒逼下加速变革。记者了解到,当前交通领域碳达峰路线图日渐清晰,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等多个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成为新玩家加速进场布局的热门赛道。

专家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交通、汽车制造等产业都需要进行充分的基础研究、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整个创新链和产业链需要颠覆性重构。建议开展顶层设计和相关政策支持,加强科技创新,创新商业模式。

交通领域碳达峰路线图浮现

有统计数据显示,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占全国终端碳排放的15%,过去9年,这一领域的碳排放年均增速在5%以上。近日交通运输部强调,交通运输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是加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容。

这是一场硬仗,今后5年应该从哪些方面发力?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兼综合规划司司长汪洋日前表示,积极推动交通运输碳达峰相关研究工作,促进交通运输全面绿色低碳转型。首先要推动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统筹利用综合运输通道线位、土地等资源,加大岸线、锚地等资源整合力度和利用效率。推进废旧路面、建筑垃圾、工业固废等在交通建设领域的循环利用。

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也至关重要。汪洋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运输的“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提升集装箱铁水联运和水水中转比例,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提高绿色出行比例。

此外,交通运输部还将加强碳排放和污染防治协同控制,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推广应用,推进营运车船能效提升,强化车辆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实施,深入推进实施船舶排放控制区。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认为,交通领域大规模以电代油,将会降低石油消费比重,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减少环境污染及碳排放。电力系统在为交通领域提供优质的充换电基础设施及优质服务过程中,将会进一步加速电能替代和汽车的转型发展。同时,以新能源为动力的汽车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着“调节器”和“稳定器”的重要作用。

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迎发展机遇

碳达峰行动的推进给交通行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重要的转型窗口,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等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交通领域的关键在于实现绿色低碳交通方式,包括突破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在高速公路与中小县城推进充换电设施建设,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自行车道、步行道等。”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近日表示,将采取更加严格的能耗标准,支持推动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非化石能源的替代和用能方式的改变。推动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部报告说,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6.7万辆,在整体汽车销量中的渗透率为5.4%。预计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93万辆,同比增长41%。如果国内汽车整体销量未来几年维持2%至3%的增速,2030年和2035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分别达到1323.4万辆和1826.4万辆。

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也将提速。截至今年2月,我国充电桩保有量已达175.8万台,换电站663座,已建成世界上充换电设施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的充换电设施网络。

但王志轩坦言,充电设施还难以满足用户在数量和服务体验上的需求,充电服务商业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电动汽车储能功能与电网需求之间的匹配还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融合发展远远不够。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光辉指出,新能源汽车对于实现碳达峰目标、助力低碳交通具有积极作用,未来电动汽车将迎来长足发展,换电模式也将迎来推广应用的重要契机。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认为,在大数据、AI智能、5G通信、数字孪生、无人驾驶、智慧城市、人车交互、车路协同、车家合一等新兴技术与模式加持下,新能源汽车将带动移动能源产业链数万亿级的市场增量。未来10年,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将迎来类似于“人手一部或几部智能手机”的局面,相应的充换电需求是刚需。

“新玩家”加速进场

如此庞大的绿色交通市场,吸引了众多“新玩家”加入,清洁能源供应商协鑫集团便是其中之一。3月31日,协鑫集团旗下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金资本达成战略合作,由双方共同设立以“碳中和”为主题的产业基金——中金协鑫碳中和产业投资基金,基金首期规模约40亿元,总规模不超过100亿元。

今后,这支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向充换电网络、网约车出行平台、智能车辆管理平台、电池资产管理、电池梯次利用等移动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优质项目。

日前,小米集团宣布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未来10年将投入100亿美元,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目前,已经有多个顶级科技巨头跨界布局这一领域,竞争激烈。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表示,未来,能源供给、超级计算、数字交通等都将纳入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范畴,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将激发交通各要素迭代升级。

王志轩认为,能源电力与交通汽车转型发展涉及面广,需要顶层设计、提前布局。要加强政策研究,在电力交易市场规则、电池梯级管理、财政支持等方面出台相关措施。要建立起行业间的交叉融合部分,特别是配网侧和用户侧的协商、协同机制。

王志轩建议,开展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标准体系研究,加快分布式储能标准制定,推动技术和标准预研,建设标准推广应用示范。同时,开展交通汽车和配电网融合研究,提升电池安全、高能的充放电水平,研究主动配电网下支撑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的技术体系。此外,探索电力交易市场化下用户侧商业生态,建立各种形态的负荷聚合商、充放电服务商,发挥市场机制,实现车企、用户、运营商、电网的共赢。

吴光辉也建议从国家层面进一步推动电池标准化进程,推动换电标准化,尽快组织相关电动汽车、电池、换电装置和换电站建设的国家标准编制发布,并推广实施。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