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压缩钢铁产能治霾没有问题,就怕产能下来了,雾霾并未减轻。”24日,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薛维君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称。
中国环保部22日公布今年9月份及第三季度京津冀等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两项排名中,空气质量最差排名前10位的城市河北均占7个。而在河北省空气质量超标天数中,以PM2.5和O3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
身为中国钢铁产量第一大省,高污染、高排放的河北钢铁业成为众矢之的,而削减钢铁产能亦成为该省治霾挥出的一记重拳。河北省日前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到2017年,全省钢铁产能削减6000万吨。
“压钢”政策一出,支持声、反对声、质疑声纷至沓来。壮士断腕的决心令人称快,本就艰难度日的钢铁企业如何挨过难关亦引人关注,但“压钢”在多大程度上助力空气污染治理也存在颇多质疑。
据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大勇介绍,目前该省钢铁产能压缩任务正由各地方政府落实到各企业,各企业也正紧锣密鼓实施产能整改。
“但削减任务实施起来确有难度,尤其是对于缺乏资金支持的中小钢铁企业。”王大勇说。另据初步预算,会有20万钢铁工人因削减产能失去工作。与此同时,围绕钢铁企业产生的整个产业链,煤炭、水电、焦化等产业亦会受到影响。
与担心产业的生死存亡不同,薛维君忧心道,“压钢6000万吨,确实会对整个产业造成影响,但是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国家形象等问题,我们必须有大局观,理性看待。但怕得是,产能确实缩减了,但雾霾依然很严重。”
薛维君如此忧虑背后的原因是,目前河北省总体钢铁产能并无确切数字,产能瞒报的问题由来已久。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供数据显示,目前该省平均年钢铁产量为2.86亿吨,2012年粗钢产量为1.8亿吨。单就数字看,相对每年几亿吨的产量,分布到5年中的6000万吨钢铁产能,对环境治理能起到多大作用也未可知。
业内表示,“压钢”若想成为“治霾”的一剂良药,不仅仅要从数字上下功夫。
“钢铁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产业发展也到了一个瓶颈期,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转型升级,在质量上下功夫。”王大勇表示,河北钢铁业要占据生产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质量档次产品的制高点,全面提升产品竞争力。
对此,薛维君亦表示,一方面,在下压产业规模的同时,要进行产业布局转移,加快产业联合重组,从而借助集团力量,提高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须注重钢铁产业的循环经济,放大延伸围绕钢铁产业的非钢生产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