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朝栋说道:“七国集团(G7)领袖峰会强调,在2030年前碳排放减少至2010年水平的50%,2030年前碳排放减少至2010年水平的50%,碳中和的大趋势已经不可能回头。我们期待所有用钢产业一定要面对碳排放,通过使用者付费,将抽象的理念具体化,上下游共同落实节能减排,钢铁外销才会更具有竞争力。”
中钢执行副总黄建智指出,全球碳中和低碳经济的压力日渐提升,势必要有措施因应,钢厂与相关供应链迟早都必须要共同面对,特别是外销美国与欧洲等地更是如此。目前初步决定,明年第一季度先从外销钢材导入,内销市场则暂时不考虑。
他续称,钢铁报价表有尺寸附加、材质附加等项目,明年起外销钢材会增加碳附加费,具体金额的多少则还需要更深入讨论,但是碳附加费不是齐头式平等。他解释说:“薄顶电磁钢片主要应有于电动车,而电动车有助于减少碳排放,因此针对外销薄顶规电磁片的碳附加费,就会少收甚至不收,主要依据相关钢材的碳足迹来决定。”
黄建智强调,中钢非常重视碳中和,而执行碳附加费将会是新局面的开始,后续虽然有许多不确定性,但说不定很多客户都会认同这做法。他总结称,碳附加费的政策会有奖励措施,只要对钢厂与社会节能减排有助,少收或不收都是有可能的,未来将逐步改善该措施。
根据中钢所表示,目前该公司外销量每季能达到120万吨,全年外销接近500万吨,扣除子公司供料,每季实际外销量约100万吨左右。截至截稿前香港时间09时31分,中钢(TW2002)在台湾股市股价走跌1.66%,至台币35.55元。
联合报与旗下经济日报引述钢铁专家所指,目前欧洲塔塔钢铁集团在每吨钢材内加收12欧元的碳附加费,中钢明年起实施后,将成为亚洲地区的首例,这将对中国大陆、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一级高炉炼钢厂发挥示范效果。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联交所6月7日在微信公众号上发文宣布,中国全国碳排放交易系统顺利通过技术验收。中国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按照《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要求,已经组织有关单位完成上线交易模拟测试和真实资金测试,正在组织开展上线交易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计划在今年6月底前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多地多行业提前迎接风口卡位布局,启动后覆盖排放量将超过40亿吨。
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落实这一愿景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列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经济参考报、新华网等多家媒体都撰文指出,业内人士认为,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将对社会、行业、企业的投资生产决策发挥影响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回收等多领域有望受惠。
中国从2011年开始在国内开展碳交易试点,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福建这8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根据中国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中国2011年以来在7个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截至今年3月共覆盖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企业,累计覆盖4.4亿吨碳排放量,累计成交金额约104.7亿元人民币。刘友宾预计,中国全国碳市场启动后,覆盖排放量超过40亿吨,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