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波:鞍钢重组本钢是大势所趋更是历史必然
“鞍钢重组本钢,是大势所趋,更是历史必然,对于构建钢铁行业新格局、领航振兴区域经济、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提升国家战略资源保障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谈起鞍钢重组本钢,这样说。
鞍钢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成功重组本钢,主要得益于三方面,一是中国钢铁行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势所趋。目前,中国钢铁行业的布局调整、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正在大规模进行之中,同时,这个时期又是钢铁行业整体经营比较好的时期,此刻做这样的大动作是明智之举,是历史给予的难得机遇。二是有国务院国资委的顶层设计和辽宁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将鞍钢和本钢的发展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之中,央企和地方形成了共同的战略方向,有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充分体现了国资国企改革的精神和原则。推出的六项组合措施调动了国有银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等共同参与这次重组,减轻了企业负担,创造了新的机制,构建了一个崭新的资本平台,体现了从国家层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展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独特优势。三是鞍钢自身积累的优势。近几年,鞍钢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了轻装上阵,企业利润突破历史,干部职工干劲十足,使这次重组更有底气,这是鞍钢自身努力的结果,也是本次重组最重要的前提。
何文波指出,鞍钢重组本钢的意义有五个方面——
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钢铁行业构建新格局的重大举措。中国经济几十年来的高速增长,推动了中国钢铁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生产规模和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但是,面对愈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局势,中国钢铁产业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偏低,一直是影响行业高效运行和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钢铁行业的布局调整和产业重组加快了步伐,鞍钢重组本钢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迈出的实质性步伐。鞍钢重组本钢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构建更加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提高协同应对风险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辽宁地区钢铁产业“小散弱”的格局,符合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二是能够发挥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的引领示范作用,成为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的重要手段。钢铁产业是东北地区经济支柱性产业,鞍山市和本溪市矿产资源丰富,钢铁企业对当地经济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但近年来受钢铁产能过剩及东北地区整体经济环境影响,出现了发展质量不高、人才不断流失等问题。通过重组,将加速形成新兴钢铁产业生态圈,助力辽宁从产钢大省到钢铁强省转变,推动辽宁振兴、东北振兴。
三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有效途径。鞍钢是我国首批“创新型企业”,本钢也一直强调技术创新。重组后,通过整合打造东北地区钢铁领域科技创新高地,聚焦“前瞻性、颠覆性、战略性”的前沿技术,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钢铁工业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国家需要。
四是维护钢铁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升我国战略资源保障能力的重要路径。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目前,我国铁矿石80%以上依靠进口,钢铁工业的资源保障程度明显不足。鞍钢和本钢在铁矿资源储备和采选技术方面都具有潜力和优势。重组后,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增强鞍钢集团国际领先的采选技术优势和矿山建设能力,统筹策划、统一开发,进一步增加铁精矿有效供给,加快构建和完善国内铁矿资源保障体系,提高国家铁矿资源安全保障能力,维护钢铁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五是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鞍钢与本钢相邻,资源禀赋、产线配置、产品结构都比较相近,使得两企业长期以来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化无序竞争,拉低了两企业的竞争力。重组有利于在战略、资源、研发、采购、销售、物流等方面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加快统一产能布局,避免重复投资建设,促进技术装备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提升效率和效益,提高国际化竞争能力,进一步实现做强做优做大目标,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谈到对鞍钢集团的期待和希望,何文波表示,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是当前钢铁行业两大发展主题,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是解决行业三大痛点的有效手段。鞍钢集团一直是行业发展的引领者,希望鞍钢集团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做改革的实践者;发挥技术优势,在绿色制造等新技术研发上实现新突破;发挥资源优势,打开新局面,确保铁矿石产量和废钢产量不断增加。他相信,鞍钢集团这艘“钢铁航母”定会劈波斩浪,加速驶向“7531”战略目标,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刘玠:相信新鞍钢会展现出巨大的青春活力
国务院批准鞍钢重组本钢,这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鞍钢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作为鞍钢老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玠曾为鞍钢的改革发展倾注过无数心血和智慧。“我充满信心!我相信新时代新鞍钢会展现出巨大的青春活力!”在见证了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刻后,刘玠表示,鞍钢重组本钢,这是一项很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将助力东北全面振兴、推动辽宁高质量发展。
说起钢铁工业的重要性,刘玠这样说:“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作为一种重要的原材料,钢铁可以带动其他产业快速发展。特别对于辽宁来说,作为一个重工业基地,抓好钢铁事业对辽宁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刘玠看来,同处辽宁的鞍钢、本钢重组有着巨大好处,不论是从铁矿石资源保障、产业安全角度,还是技术层面、市场层面,中央的决定都是完全正确的。鞍钢和本钢是国内较少拥有自己矿产资源的企业。鞍钢重组本钢可以从国家层面对此前处于零散、分割状态的辽宁各地的矿产资源进行有序管理,避免资源浪费流失,这对于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发展都非常重要。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缺少话语权,作为拥有铁矿资源的中央企业,鞍钢有责任构建国内铁矿资源保障体系,维护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此同时,这次重组不是单纯的两个企业合起来,而是一种改革体制机制的尝试和创新,这将让重组后的新鞍钢迸发出新的青春活力。所以从这些方面看,这次重组对鞍钢、本钢,对辽宁,甚至对全国的钢铁行业都会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目前每一个钢铁企业面临的必答课题。刘玠表示,对于重组后的鞍钢集团,科技研发实力将会得到大幅度增强,有利于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围绕钢铁企业如何运用科研力量答好碳达峰、碳中和这张时代“答卷”,刘玠给出了他的建议:首先,包括重组后的鞍钢集团,各钢铁企业要倾注更大的精力努力把自己的产品做得“高、精、尖”,带动全国各个使用钢材的产业实现节能减排。比如可以通过研发高强度的钢筋,在保证建筑行业施工效果的同时,可大大减少钢材使用量;比如生产更高强度的汽车板,因强度更高、重量更小,可以降低汽车燃油消耗。其次,从钢铁企业自身来说,工艺、装备的改进和创新同样也会有力地促进节能减排。在这方面,鞍钢集团做了有益探索,也制定了相关规划,通过工艺技术的改进,可减少能源和原料的使用量,进而把整个生产过程的能耗降到最低。
刘玠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智能化改造传统产业,这对钢铁工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很多钢铁企业的生产线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提高了整个工厂的生产技术水平,可以把能耗降到极致。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我觉得对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鞍钢集团完全有能力去实现。
对鞍钢集团有怎样的期待和希望,刘玠表示,鞍钢重组本钢益处多多。鞍钢和本钢都在辽宁,地域相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鞍钢和本钢的铁矿山是一个矿脉,鞍钢重组本钢后,可以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对于保障国家铁矿石资源的安全非常关键。同时,钢产量也是一种实力的展现,重组后,鞍钢集团粗钢产能将达到6300万吨,行业话语权和价格主导权将不断增强。另外,从技术层面来看,鞍钢和本钢都有自己的技术力量和技术优势,重组后能够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从市场角度来讲,鞍钢和本钢都是有实力的钢铁企业,重组后,变充分竞争抢市场为协同发力赢市场,这将有利于稳定、推动东北地区市场的发展。
刘玠表示,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需要,因此,鞍钢重组本钢是顺势之举、科学之举,对推动我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刘明忠:扩大合作 携手为建设钢铁强国再立新功
“鞍钢、本钢两家企业都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优秀钢铁企业代表。”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明忠对两家企业给予了积极评价——鞍钢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为国家经济建设和钢铁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在“西气东输”、青藏铁路、高铁建设、三峡水利枢纽、国家体育场“鸟巢”、华龙一号核电站、“蓝鲸一号”超深水钻井平台、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了诸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有力地维护了我国的国防安全、科技安全、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本钢被誉为“共和国功勋企业”,是辽宁省最大省属国有企业,矿产资源丰富,工艺装备一流,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机械制造、能源交通、建筑装潢和金属制品等领域。
对鞍钢重组本钢这一行业大事,刘明忠认为,从近些年发展实践看,产业集中度低是制约我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协同应对市场变化,提升上游资源议价空间和国际话语权必须要解决的突出性矛盾。鼓励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是国家的发展战略,也是辽宁省“十四五”时期培育世界一流钢铁企业的重点任务。此次鞍钢重组本钢是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对鞍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大举措,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举措。重组后将有效提升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对于推动我国钢铁产业健康发展、辐射带动其他产业进步、助力东北振兴、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谈到中国一重与鞍钢集团的合作时,刘明忠表示,装备制造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钢铁工业的强大支撑,而推动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也是实现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的重要任务。多年来,中国一重和鞍钢集团互为上下游产业,始终相互依存、相互支撑,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如中国一重为鞍钢集团提供了5500mm宽厚板轧机、2150mm热连轧机组、3800mm中板轧线、2030mm酸轧联机设备等重要装备,其中1780mm冷链轧机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为本钢提供了2300mm热轧机组、2280mm冷连轧机组等重要装备。同时,鞍钢集团也是中国一重的重要供应商,为中国一重在机械设备、石化装备、核电装备的制造方面提供了优质的钢材。几十年来,中国一重作为国内最大的高端冶金装备供应商之一,一直致力于冶金工程及相关设备研发与制造,现已具备提供冶金全流程设备的设计、制造、工程总包和服务能力,目前正努力成为冶金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升级等领域的领跑者,积极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技术跨越。
“中国一重的发展离不开鞍钢集团一如既往的信任支持。”回顾两家企业走过的合作之路,刘明忠十分感慨,面向未来,他对与完成重组后的鞍钢集团开展深入合作充满期待:“我们将继续与鞍钢集团协同推进提升钢铁产业链、价值链、现代化水平等各项工作,加快冶金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满足行业对高技术水平、高环保标准、智能化高端装备的需求,共同为我国钢铁工业建设和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我们也希望与重组后的鞍钢集团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在解决国家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产业报国和科技强国伟大实践中奋勇前行,推动我国钢铁装备制造高质量发展,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吴迎春:我们对新鞍钢发展充满信心大力支持
“今天,我们共同见证了鞍钢重组本钢的重要历史时刻,在此,我代表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对鞍钢成功重组本钢表示热烈祝贺。”在参加鞍钢重组本钢大会后,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行长吴迎春高兴地表示。
吴迎春认为,这次重组对于深入推动辽宁省钢铁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有效推动钢铁行业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表示,钢铁行业是国家战略行业,是工业的基础命脉,规模小、集中度低,严重制约了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精和竞争力提升。“十四五”期间国家明确提出,要提升钢铁行业集中度。为此,辽宁省委省政府积极落实国家战略,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省内国有企业与央企整合。此次成功重组标志着企业矿产资源储量优势凸显、区域协调发展动能充足,产能提升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一家与鞍钢集团有着深度合作的大型国有银行,我们对新鞍钢发展充满信心、大力支持。在重组工作准备期间,我们陪同鞍钢集团两次到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进行高层对接,对重组方案提供专业化的意见,并给予全方位支持。”
吴迎春回顾了中国工商银行与鞍钢几十年的合作历程:“1950年,我行以中国人民银行驻鞍钢结算工作组的模式与企业展开合作;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后,我行为鞍钢集团的服务从单一到综合、从资产到负债、从表内到表外、从对公到对私、从本币到外币、从商行到投行,服务不断深入升级,双方已成为长期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特别是在鞍钢集团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我行先后为鞍钢集团新1号高炉工程、新2号高炉工程、1780半连轧总体改造、鲅鱼圈钢铁基地建设等多个项目提供了融资支持。进入新时期,我行为鞍钢集团提供了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改造,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企业降杠杆、降成本等,我行与鞍钢集团的银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巩固和提升。截至目前,我行对鞍钢集团授信额度是同业四行最高。”
在谈到鞍钢重组本钢后,中国工商银行与鞍钢集团的合作规划时,吴迎春表示,将按照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进一步以金融力量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支持辽宁振兴;将围绕鞍钢集团“7531”发展战略,继续做好各项金融服务,进一步关注和做好债权、重组、并购等各领域业务支持,同时在上下游产业链、境内外大宗商品交易、金融板块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探索和合作。
作为一家大型国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也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发展,吴迎春认为,鞍钢集团作为钢铁行业的领军企业,绿色发展必将是经营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我行将以金融力量守护好绿水青山。‘十四五’期间,我们将针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支持低排放和节能技改等重大项目,将绿色信贷纳入全行信贷政策体系,更好把控金融活水的流向,以绿色金融助力鞍钢集团实现‘两升两降’目标。”
“下一步,我行将从战略层面与‘新鞍钢’建立更加紧密的银企关系,不断创新合作内涵、扩大合作范围,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