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技改 带来大效益
“侯哥,入炉辊道第一段辊子在运行期间辊轴易断,兄弟们工作量太大,你看能不能把轴加粗点,减少故障率”炉区钳工陶佳倾诉到。
“如果要把轴加粗点,那就要改轴承、轴承座和端盖,甚至设备整体都要推倒重来,技改面比较广,这需要跟车间共同研判”。这是近期发生在棒线车间两名维修钳工对设备缺陷的探讨。
由于该车间入炉辊道为分离式焊接在辊筒两侧,受钢坯下落撞击影响,两侧辊轴受力不平衡,极易出现断裂的情况,从而造成频繁的维护工作,也使得生产容易出现间接性的中断。
作为服务生产的主力军,棒线维修钳工通过现场观察断裂位置,对比图纸分析发现,如果将辊道两侧的辊轴改造为一体式,这既可预防受力不均情况,也能将钢坯撞击力分散到整个辊面上,会有效避免集中受力造成断轴。
确定改造方案后,该车间维修团队立即着设备手图纸更改与零部件加工工作,结合车间停机换规格时间,成功安装将技改设备上线投用。经计算,此次入炉辊道技改项目,可全年为车间节约备件成本约2万元,同时也可减少设备故障率,减少维修人员劳动强度。
小技改 带来大保障
活套,是轧线上对钢材堆拉关系调节的重要设备,在棒线车间,前期经常会出现因线上活套辊挡水环固定不牢固,活套监测出现偏差,造成长时间的堆钢延误生产的情况。
“这绝对是可以避免的小问题,务必要下功夫解决”看着让人脸红的误机数据,该车间维修主任彭兵决心要彻底扭转此类局面。
经过通过现场查看,彭兵发现在设备运行期间,挡水环跟着活套辊一起旋转,长时间运转后造成挡水环磨损断裂,随之堆钢、中断生产便由此而来。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在诱因找到之后,该车间维修团队集思广益,最后拿出具体改造方案,即通过无缝焊接将活套与挡水环形成整体架构,避免两者相互旋转磨损断裂,同时加大对此区域水、汽等干扰因素的点检频次,利用停机检岗时间及时进行活套的调节。经改造后生产验证,不仅有效避免了因活套调节不到位造成的生产中断情况,并且据测算,全年也能减少误机3小时,可提产500吨左右。
小技改 解决大顽疾
在今年春季大修期间,棒线车间为提速增产,将一、二号棒线改为头接尾出钢模式,但经过运行后,由于出炉辊道一段、二段以及悬臂辊之间存在速度差,辊道“拖行”情况常常导致电机设备频繁跳闸,此举不但使电机频繁损坏,也加剧辊道磨损,带来的维护量同比提高20%。
面对此问题,棒线车间电气人员通过现场查看后,采取逐级优化,调整辊道控制程序参数等方式,并在出炉辊道一段与二段衔接处新增热金属检测仪,促成加热炉出钢后,辊道速度整体协同一致。而此项电气技改,也使得全年电机、减速机备件消耗显著降低,良好的解决了炉区作业风险大的问题,更好的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