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对错峰生产政策的主要变化、特点以及未来成效进行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一、错峰生产政策变化
从2016年开始,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联合多部委及有关省市每年印发《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2016年为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以下简称《攻坚行动方案》),主要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在秋冬季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提出任务和措施。但今年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如下。
(一)发布政策主要目的不同。以往的《攻坚行动方案》主要针对钢铁、建材、有色、焦化、铸造等重点行业,目的是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通知》仅针对钢铁行业,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文件有关要求,继续巩固钢铁去产能成果,切实做好2021年粗钢产量压减工作。
(二)发布政策主要目标不同。以往的《攻坚行动方案》主要目标是控制污染物浓度和重污染天数,重点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改善。《通知》主要目标是控制钢铁行业粗钢产量,重点在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钢铁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三)发布政策主要部门不同。以往的《攻坚行动方案》发布部门是生态环境部,并联合多个部门及有关省市,错峰生产仅作为政策文件的一项措施。《通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要求有关地区仅围绕错峰生产开展相关工作,推进钢铁行业压减粗钢产量并实现减污降碳。
二、错峰生产新政主要特点
与以往的《攻坚行动方案》相比,《通知》内容更有针对性,明确提出了各地制定错峰生产方案的具体工作目标和主要原则。
(一)工作目标更加明确。《通知》提出了两个阶段粗钢产量控制目标,一是2021年11月15日至2021年12月31日确保完成本地区粗钢产量压减目标任务,二是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15日,各有关地区钢铁企业错峰生产比例不低于上一年同期粗钢产量的30%,即2022年一季度各有关地区粗钢产量同比下降30%以上。这是首次将错峰生产的目标落实到粗钢产量,要求企业不仅要完成设备限产,在生产期间也不得超负荷运行,最终实现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二)实施方案更加科学。《通知》提出,错峰生产要结合各企业能源消耗、环保绩效、安全生产、技术装备等因素,采取市场化、法治化办法实施差异化管控,避免“一刀切”;对完成环保绩效评级A级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全废钢短流程炼钢企业提出可自主采取减排措施,表明了对环保投入大和短流程电炉炼钢企业的政策支持。同时,对以往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和安全生产风险的企业,要进一步加大错峰生产比例,体现了政策的公平性。
(三)覆盖范围更加广阔。从之前各省公布的粗钢产量压减政策看,压减任务主要由“2+26”城市承担。《通知》明确提出,今年采暖季错峰生产除了“2+26”城市外,承德、张家口、秦皇岛、临汾、日照、临沂、潍坊、泰安参照执行。错峰生产的执行区域覆盖了河北全域,并包含了山东的4个地级市,整体区域比承担粗钢压减任务的区域更广,将有更多的钢铁企业落实错峰生产政策。
三、错峰生产新政成效分析
有关地区在四季度必须继续严格落实压减任务,重点区域将通过错峰生产完成今年的粗钢产量压减工作。其中,河北省能否按时完成粗钢产量压减任务,是全国粗钢压减任务能否完成的关键。据有关报道信息,今年河北省全年粗钢产量压减任务约2171万吨,占全国压减任务的60%以上,1-8月份粗钢产量为1.58亿吨,同比下降6.1%,降幅1033万吨。这表明,9-12月份河北省粗钢产量必须继续压减1000万吨以上,才能完成河北省全年粗钢产量压减任务。
从近几个月进口铁矿石价格的大幅回落可以看出,开展粗钢产量压减工作,不仅能够有效抑制铁矿石价格快速上涨、提升行业经营效益,也是钢铁行业加快推进节能环保改造和流程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更是钢铁行业完成能耗双控目标、降低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的重要措施。按照《通知》要求,2022年一季度相关地区粗钢产量将实现同比减量30%以上,通过错峰生产继续进行粗钢产量压减。
《通知》涉及的各地区应积极做好企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严格按照文件制定差异化政策,避免“一刀切”;钢铁企业也应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全力配合做好错峰生产,确保设备真停、产量真减,共同完成全年的粗钢产量压减任务,保障钢铁行业平稳顺行。
今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采暖季错峰生产,将有效巩固提升钢铁去产能成果,加快促进行业节能减排、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不仅为2021年完成粗钢产量压减做好“最后一公里”收尾工作,更是为2022年产能产量双控工作、推动行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开好头、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