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轴承钢和高端汽车用钢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80%和30%,产品畅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钢产品获得贝卡尔特最佳盘条供应商金人奖、斯凯孚(SKF)2012年度唯一全球最佳供应商奖、舍弗勒(FAG)2012年度最佳供应商奖……
《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阐述重点领域和任务时提出,要增强中信泰富特钢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鼓励特钢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并充分肯定了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的技术装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特钢强企的道路上,中信泰富特钢集团积极探索,已见成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继民在参观兴澄特钢后称赞:“兴澄特钢是中国钢铁工业的骄傲,是行业健康发展的表率,是实现钢铁强国梦的希望。兴澄特钢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钢铁强国梦。”
从入股兴澄特钢到跻身中国特钢行业最前列,中信泰富特钢如何成长为我国钢铁工业的骄傲?
方向明确:构建优势互补的特钢产业链
特钢产业发展伊始,中信泰富的方向就很明确: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构建特钢产业链。
1993年,中信泰富以持有55%的股权入股兴澄特钢,开始布局特钢阵营;2004年,收购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并控股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投资建设安徽铜陵新亚星焦化有限公司和扬州泰富特种材料有限公司,完成了沿长江流域的产业链战略布局。
同时,中信泰富未雨绸缪,先后投资了铁矿、焦煤矿、焦炭生产等项目,包括西澳大利亚州矿石项目、山东煤炭项目、自购船队和长江流域的铁矿石集散中心等,为拓展特钢产业储备“粮仓”。
在资本运作方面,中信泰富始终坚持市场化,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并购+注资+投资”、“扩股融资+发行可换股债融资”等模式。例如,对兴澄特钢采取“投资+新建”模式,对新冶钢、大冶特钢采取“并购+改造”为主的模式,对于铁矿业则以投资为主。
并购重组之后,中信泰富建立了董事会领导下的董事长负责制,构建适应特钢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大胆放手,让企业自己到市场中谋生路。同时,他们开始对旗下的钢铁产业进行整合,明确各个企业的定位和分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使各企业在产品销售和推广上能够互相协调。例如,兴澄特钢着重开发棒材、钢板、线材和连铸大圆坯等“优、特、精”产品,新冶钢、大冶特钢侧重开发市场前景好的棒材、钢管、特冶锻造产品,新亚星焦化和泰富特材则作为焦炭、球团原料生产基地。目前,中信泰富特钢已具备年产900万吨优特钢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路径明晰:坚持“高端化、规模化、精品化”
在钢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大环境下,如何做到异军突起?
中国中信集团公司董事长常振明表示:“兴澄特钢要坚定‘做优、做精、做强、做世界一流特钢’的目标,坚持‘高端化、规模化、精品化’的发展方向,创新精益制造能力和商业模式,大力发展特钢延伸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通过“普转优”、“优转特”、“特转精”3次战略调整,兴澄特钢实现了大踏步的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特钢制造集团和中国最大的高标准轴承钢、齿轮钢、汽车用钢、弹簧钢、合金管坯钢、高精度中厚壁无缝钢管、高合金钢、易切削非调质钢等优特钢材生产基地。一批明星产品在这里诞生:直径1000毫米的合金钢连铸圆坯,突破了特殊钢生产的3大核心技术难题;全球直径最细的钢帘线,可稳定拉拔到0.15毫米,拉3000公里不断丝;高标准轴承钢的平均氧含量达到4.8ppm,综合质量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世界寿命最长的弹簧钢,通过了1000万次疲劳寿命试验;兴澄牌汽车用钢已应用在奔驰、宝马、沃尔沃等品牌轿车的关键部位……
如今,兴澄特钢已从一个地方普钢企业成长为拥有1800多个钢种、4.5毫米~1000毫米规格,以及棒、线、板、坯门类齐全的综合类大型特钢企业。
同样发展迅速的还有新冶钢。近年来,该公司开发各类特钢新产品137项,其中窄淬透带齿轮钢、易切削非调质钢、超超临界高压锅炉用钢、高速列车用钢、新型大规格热锻模具钢、风电核电用钢等产品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承担了齿轮钢、轴承钢、非调质钢和航天航空、核潜艇等领域的用钢科技攻关任务,有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国防装备、航天航海、高速铁路、新能源等领域,并出口至近30个国家和地区。
人才强企:从特钢制造转向特钢创造
中信泰富副总裁、中信泰富特钢董事长俞亚鹏指出:“在做大做强特钢主业的同时,中信泰富特钢将力争在特钢产业链延伸上有新的跨越,用5年时间实现创建全球最具竞争力特钢企业的战略目标。”
为了推动企业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早日实现特钢强企的目标,中信泰富特钢进一步整合科研资源,深化“产学研用”合作,于3月12日成立了中信特钢研究院,为加快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搭建了重要平台。“这旨在逐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技术领先优势。同时,通过创建这个更高层次的研发平台,加强对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材料和下游零部件方面的研究与开发,更好地发挥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功能。”中信泰富特钢总裁谢蔚说。
“像办学校一样办企业。”兴澄特钢把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作为最好的投资。该公司每年的“一号文件”既不是经营生产计划,也不是技术改造计划,而是年度培训教育计划。他们建立了阶梯式的人才培训体系,给予员工个性化的培训福利;与北京科技大学等院校进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和炼钢、轧钢专业技能人才,并派出优秀员工赴德国、日本等国家以及武钢、马钢、韶钢等优秀企业接受培训。他们还将日本的专家请进车间,对生产一线的技工进行现场指导。正是这种将“课堂搬进车间、员工全球上课”的培训方法,让兴澄特钢的全员技术操作水平一直保持行业领先,从而保证了产品的高水平、高质量。
全方位、立体式的人才培养工程和多层次引进优秀人才的机制相得益彰,使兴澄特钢形成了以钢铁冶金工艺和金属材料为主的专家群体和多层次人才结构,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构筑了坚实的人才高地。目前,该公司先后承担了多个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863计划”项目,倡导、主持和参与起草并修订完成了16个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开发国家级新产品12个,承担国家火炬项目16项,拥有国家授权专利技术140项。
在人才培养和选拔方面,新冶钢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企业战略的高度,按照管理、技术、操作3个系列进行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每年以高于员工5个百分点的比例淘汰管理人员。这种“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的人才政策,在职工中达成了“职位靠业绩、收入靠贡献”的共识。在技术和经营团队建设方面,新冶钢以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以高端技术人才和国际化经营人才为重点,培养技术和销售人才。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坚持把高层次人才培养作为重点,通过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多岗位挂职锻炼、承担重大课题攻关、到国内外知名企业学习、实施导师带徒制度等途径,让一大批能够满足公司发展需要的中青年专家、技术能手崭露头角。
用新理念谋划新突破,用新举措探索新路子,用新平台构筑新优势,中信泰富特钢正在特钢强国的道路上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