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像这样钢企、用钢行业专家、大学教授坐在一起,深入探讨钢铁产业链上的契合点,这在西北地区还不多见。在我国深化改革、结构调整的进程中,依靠科研院所的力量,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并以此驱动企业发展,已成为西北地区钢铁企业转型跨越的必然选择。
联手增强创新能力
据了解,西北地区最大的钢铁企业酒钢地处西北腹地,地理位置偏僻,技术、人才积累不足。为充分利用资源,增强创新能力,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酒钢先后与北京科技大学、中科院兰州化物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50余家科研院所、大学合作,开展了“酒钢周边铁精矿精选降杂研究”“周边矿石选矿技术研究”“矿山技术指标整体、动态优化研究”“炼焦煤、焦炭改性研究”“矿渣综合利用”等百余个科研项目的研究。
在新产品开发方面,酒钢与宝鸡钢管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进行了管线钢、冷轧基料等产品的开发,开展了不锈钢产品开发的基础研究。
在基础科研方面,酒钢与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大学合作,开展了与产品开发有关的基础及应用技术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2013年,酒钢10项重点技术经济指标有7项实现了目标,开展的207项科技项目,完成率达到87.44%;共开发和批量生产钢材新产品16.24万吨,实现转产验收7项。
酒钢还紧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丰富自身实验室研究手段,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目前,酒钢正在组织申报“甘肃省碳钢涂镀产品表面处理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有色冶炼渣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未来还将成立品种钢研发团队。
据陕钢集团总工程师韦武强介绍,作为陕西省最大的钢铁企业,陕钢集团针对企业存在的“认识不足、观念陈旧,导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多措并举,通过和对口院校联合办学、请院校专家作报告等形式,积极推动企业创新核心能力的建设。近年来,陕钢集团陆续对重点生产工序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改造,使一批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先进水平,在调整结构、增加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同时,推广各类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强化与专业机构合作,提升核心技术含量,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达成合作关系,帮助企业对专利技术进行深度挖掘、指导、包装,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目前,陕钢集团共申报专利68项,其中28项专利已获得国家授权,实现了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的历史性突破。
对此,王快社深有感触地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目前,大型钢铁企业纷纷加大了技术创新的力度,中小钢铁企业也提出要走产品差异化、精品化道路。科研院所不仅要开门办学,还要把解决钢企发展的技术‘瓶颈’作为攻关课题。”据他介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所设的专业几乎涵盖了钢铁冶炼的各个环节,建院(系)50多年来,已为钢铁行业培养了近万名德才兼备的科技与管理人才,目前已成为国家主要的冶金科教基地之一。近几年,来校主动寻求技术支持的钢铁企业越来越多。
协同创新破解企业微利难题
在采访中,当《中国冶金报》记者问道,在目前钢铁、机械产业发展转型期间,“产学研用”有关方面如何通过深层次协同创新,破解企业微利难题时,胡新立表示,中国重型院过去总是把市场重点放在国际市场、国内发达地区和大型企业方面,用有关领导人的说法是“墙内开花墙外红”。现在,他们在探索从设计技术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的过程中,将使装备技术设计与全生命周期服务紧密结合,按照用户的最新需求,实现技术装备精细化、大型化和差异化的创新;实现从单机服务到一体化工程项目成套服务;不断为用户发展进行全方位咨询,为用户提供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将用户的投资降到最低,并提高装备运行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这种转变,就需要我们同企业和高校更加紧密的结合,需要‘产学研用’多方携手,协同创新才能取得重大突破。”胡新立说。
王社昌则表示,西北地区大型钢铁企业有酒钢、宝钢集团八钢、陕钢集团、西宁特钢等,还有许多有色金属大型企业。“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我们首先与陕钢集团、西安建大携手,协同创新,共同搭建钢铁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平台,结合企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联合攻关,破解难题,从中探索出规律性的东西,然后逐步向西北、西部及全国辐射。这种模式应该说是我国‘产学研用’合作的一种新模式。”王社昌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