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

冶金信息装备网

  • 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0311-88357930
当前位置1: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聚焦 » 正文

组合政策密集部署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17  来源:兰格钢铁网  浏览次数:507
 
核心提示:日前工信部批复组建4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目前我国已有21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涵盖医疗器械、动力电池、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日前工信部批复组建4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目前我国已有21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涵盖医疗器械、动力电池、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将进一步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助力中小企业培育原始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费红利持续优化企业创新环境。《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多方频频部署,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特别是将针对中小企业专门研究制定提升其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政策,拓宽多元融资渠道,激发企业创新发展原动力。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赋能

位于湖南株洲的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是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在这里,“黑科技”正不断涌现:3D打印技术解决小批量零件低成本制造难题;一些关键零部件快速试制,突破了“卡脖子”瓶颈;运用自主开发的地铁、动车组智能诊断运维系统,地面运维人员可实时掌握列车运行情况,通过系统精准计算、预判检修,预计可以降低30%以上的维修成本……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多项技术和产品国际领先,但研发力量较为分散,成果转化还不畅,关键共性技术供给相对薄弱。”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主任李林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2019年初,工信部制造强国领导小组正式批复了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由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等12家单位联合组建,进一步促进企业融通创新,提升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创新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工信部批复组建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等4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目前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总数也达到了21家。

下一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赋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日前,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均作出相关部署,前者提出,发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产业创新、技术创新、标准创新平台的作用,加强对中小企业原始创新、研发成果中试熟化等方面的支持等;后者明确,支持有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优先参与玻璃新材料、智能语言、智能家电等新培育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加强技术服务支持,有利于推动中小企业培育原始创新能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规划所创新部主任李耀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产业创新、技术创新、标准创新平台建设,将为企业提供原创技术指导、产品工艺设计研发、检验检测、试验验证、创新产品市场推广等服务,助力企业开展技术迭代升级和创新成果商业化。

减税降费优化创新环境

在激活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时,减税降费成效显著,持续优化企业创新环境。今年年初,国家明确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原来的75%上调到100%。10月,税收优惠再加码,企业在预缴申报第3季度企业所得税时,就可以享受今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9100亿元,七成有经营合作收入的小微企业无需缴税。各项税费减免政策效应叠加,有效激发了企业创新发展活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小企业研究所所长杨东日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政策引导作用进一步发挥。截至目前,已经完成设立16支直投子基金,累计投资项目将近600个,投资金额大约210亿元,今年投资初创期成长型的中小企业数达到75%。

企业创新引领作用凸显,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向好。11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27.9%和112%。从投资上看,1至11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2.2%,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0.1%,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6.1%。

“数据表明,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不利因素,我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催生出大量新业态新模式,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杨东日说。

新一轮支持举措密集推进

展望2022年,更多政策红利将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结合”。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时强调,科技政策要加快落地,继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相关部门近期也密集发声,一系列着眼于中长期的部署扎实推进。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日前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透露,将在“十四五”期间实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提升工程,并考虑专门研究制定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的政策,进一步加强创新支持力度,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动力与活力。

在资金支持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日前表示,将加大对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坚持点面结合、长短结合,做好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的融资支持,并推动提升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能力。此外,工信部表示将联合财政部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针对短板弱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将成为下一步重点。”杨东日建议,需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联合攻关,积极参加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创新联合体组建等。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强链、建链、补链、固链,推动中小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支持龙头企业以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为纽带,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兴产业生态。

与此同时,需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中小企业创新注入资金活力。李耀华表示,增强中小企业无形资产融资能力,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健全知识产权评估机制,加大中长期贷款、信用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投放力度。推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投资储备库,为研发周期长、创新投入大、技术竞争力强、项目前景好的中小企业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