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外贸不一定完全体现在当期的贸易额上。”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稳外贸的前提是稳订单,而稳订单最重要的则是稳市场主体。
当前,圣诞季销售时间窗将过,国际市场需求面临收缩,外贸企业的经营压力将增大。对于上述推动外贸稳定发展的政策部署,外贸企业纷纷感觉“非常友好”,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同时期待政策面更多聚焦中小企业。
提升应对汇率风险能力
规避外贸企业利润被侵蚀
对于推动外贸稳定发展,国常会提出的首要举措就是“加强对进出口的政策支持”。具体包括,“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鼓励银行有针对性开展远期结售汇业务,提升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
今年以来,虽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双向波动,但是总体呈现出一定幅度的升值。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19时,年内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2.6%,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涨幅为1.99%。对外贸企业而言,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提升应对汇率风险能力非常重要。
浙江省某制造业上市公司去年国外销售(外贸业务)收入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5%,关于汇率波动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注重风险控制,不会利用汇率波动进行套利。一方面将通过自然对冲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另一方面会积极开展远期锁汇业务。”
12月1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明确了明年要重点“引导市场主体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推动企业更广泛使用汇率避险工具”。
上海市某专用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在交易所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称:“为规避汇率波动影响、锁定结汇成本和出口产品利润,公司及子公司拟开展2022年远期结售汇业务,累计总额不超过9300万美元。”
白明认为,“鼓励银行有针对性开展远期结售汇业务”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汇率波动风险,换取一份安心,同时银行也会多一些业务和盈利空间。
“相关汇率避险支持政策对中小型外贸企业‘非常友好’。”北京达凯乐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海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圣诞节前属于国外“刚需性采购季”,多数外贸企业可以在此期间通过短期调价来应对汇率变化。但圣诞节过后,国外采购不会再“野性消费”,对于价格敏感度会有所增加。如果外贸企业为应对美元下跌而上调产品售价,就可能造成国外采购冷却效应。所以,如果政策面能给外贸企业更为充分的支持和指导,企业在价格方面就不会形成自我波动,也有利于其维系老客户的供应平衡。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受人民币升值影响,前期外贸企业承受一定程度的外汇波动压力,出口难度有所加大,为此需要提升外贸企业的应对能力,规避外汇波动风险对其利润的侵蚀。
推动发展“三同”产品
利于企业市场“双向认同”
除了加强对进出口的政策支持,在加强对企业的配套服务方面,国常会强调,“推动解决企业在发展内外贸同线同标同质产品、拓展贸易渠道、完善供应链等方面遇到的问题”“2022年对加工贸易企业内销暂免征收缓税利息”。
白明认为,推动解决企业在发展内外贸同线同标同质产品,并不是简单地做到“三同”,还需结合不同市场的特点,比如销往国外的服装尺码较国内偏大,因此并不能按照国外服装版型要求内销。但对于国内国外商品的质量要高要求,要用同一把尺子。此外,外贸企业在出口转内销的过程中还存在“难点”,比如对国内市场销售渠道不熟悉,且国内市场对商品的认同度不足,这就需要购销两端多磨合,政策面也要给外贸企业创造更多机会,争取实现外贸企业和国内市场的“双向认同”。
江苏省某批发和零售业上市公司在谈及拓展贸易渠道时表示,公司积极借助鼓励出口转内销的优惠政策,选择适销对路的产品品类,发挥供应链运营优势,重点在东西部合作、中西部开发中积极拓展内贸业务;抓住国内消费升级,服务国内市场需求。
此外,“对加工贸易企业内销暂免征收缓税利息”并非是在政策面首次提出。为稳定加工贸易发展,减轻企业负担,财政部曾于2020年4月10日发布《关于暂免征收加工贸易企业内销税款缓税利息的通知》称,自2020年4月15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暂免征收加工贸易企业内销税款缓税利息。
宜直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义乌分公司总经理徐祝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由于国际运输费用持续位于高位、国外居民消费需求减弱,加之疫情导致国外部分城市‘封城’等因素,义乌市的部分加工贸易企业(纺织品)确实选择出口转内销,暂免征收内销缓税利息非常利好这些企业。”
在李海飞看来,外贸企业目前的利润率大多很薄,加强对企业的配套服务有利于激发外贸企业活力。未来,期待政策面更多聚焦中小型企业。
外贸与航运头部企业
加大签订长期协议比例
对于外贸企业而言,海运费用上涨是今年最大的成本扰动因素之一。本次国常会明确,缓解国际物流压力。鼓励外贸企业和航运企业签订长期协议。依法依规打击违规收费、哄抬运价等行为。支持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小微外贸企业提供物流方面的普惠性金融支持。
《证券日报》记者从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处了解到,“一直以来,交通运输主要监管部门努力推动外贸企业与航运企业加大签署长期协议的比例。从市场面来看,已得到印证,航运头部企业已逐年加大签订长期协议比例”。
“事实上,很多大型外贸企业都与航运企业签订了长协,因此,本次国常会强调的政策对中小企业而言更具有现实意义,利于提升中小外贸企业锁定仓位的能力,而航运企业手里也有更多稳定的客户作为基本保障。”白明说。
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预计,未来,长期订单涉及的货物规模和价格都将有所提升,而航运现货市场规模和成交价则会下降。
徐祝伟则更看重普惠金融支持政策,“给予小微外贸企业物流方面的贷款贴息,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外贸企业资金压力,从而缩短供应链企业的垫款时间”。
刘向东认为,当前,我国外贸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贡献,也是稳定市场主体和就业韧性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背景下,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外贸企业稳定发展,有效应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和物流受阻困难,切实发挥好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等在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作用,有力保障外贸高质量发展;同时,推动出口产品拓展贸易渠道,将有利于企业增加市场订单,降低东南亚供应替代可能带来的外贸需求收缩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