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

冶金信息装备网

  • 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0311-88357930
当前位置1: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聚焦 » 正文

打造钢铁深加工产业链 陕西要补哪些“环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1-05  来源:兰格钢铁网  浏览次数:511
 
核心提示:据陕西省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陕西生产钢材1600万吨。而汽车制造企业却表示,省内钢材无法满足生产需求。2021年前11月,我省
 据陕西省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陕西生产钢材1600万吨。而汽车制造企业却表示,省内钢材无法满足生产需求。2021年前11月,我省汽车制造龙头企业陕汽集团累计生产汽车18.5万辆,所用钢材全部购自省外。

实际上,陕西不仅缺生产汽车需要的弹簧钢、轴承钢等优特钢材,就连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所需的普通钢材也紧缺。

缺口:近五成钢材需外购

钢铁是工业的“粮食”。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产业,钢铁产业上游承载着有色金属、电力和煤炭行业,下游衔接机械、房地产、家电及轻工、汽车、船舶等行业。可以说,从碗筷、保温杯到家电、家具再到房屋、汽车等,用钢材制作的产品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记者从陕西省钢铁工业协会了解到,我省每年所需钢材3000万吨左右。近3年,我省每年钢材产量稳定在1600万吨左右。

需求和供应之间的缺口,既有原料资源短缺原因所致,也与陕西产业发展历史以及所处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

生产生活中常用的钢材,一般是由粗钢加工而成,而粗钢是由铁矿石添加焦炭及熔剂资源冶炼而成。

一方面,作为资源大省,陕西有充足的焦炭和电力资源供冶炼粗钢使用,但却缺少冶炼粗钢的原料——铁矿石及石灰石、白云石等熔剂资源。钢铁产能占全省产能八成以上的陕钢集团对国外铁矿石的依赖度达到80%左右,其所需熔剂几乎全部购自外省。

另一方面,陕西地处内陆,不靠海不沿江,国外铁矿石到厂比沿海钢铁企业多1200公里陆上运输费,这使陕西省内粗钢生产企业生产成本“水涨船高”。据了解,陕钢集团每吨钢材的生产成本比沿海沿江等地的钢铁企业高出300元左右。

“陕西既是钢铁产业发展的‘成本高地’,也是市场竞争中的‘价格洼地’。省内钢铁企业为了与外地企业争夺本地市场,不断压缩利润空间,因而发展空间有限。而陕钢集团因铁矿石资源短缺,成本短板尤为突出。”陕西省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陕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海峰说。

据了解,陕西现有陕钢集团龙钢公司、陕钢集团汉钢公司、汉钢集团、略钢公司、华鑫特钢公司5家钢铁企业,分散布局在韩城市、汉中市和华阴市。2020年,这5家企业总计生产粗钢1578万吨。据陕西省钢铁工业协会掌握的数据,同年,全国生产粗钢10.53亿吨,规模以上钢铁企业达370余家。

粗钢产能明显不足,目前我省年消费钢材中有近五成是从省外买入。“产业规模小,产能不足,布局分散,抗风险能力弱,这是制约陕西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杨海峰说,“另外,我省钢铁企业技术升级慢,钢材产品结构单一,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据陕西省钢铁工业协会测算,在陕西钢铁产业拉动的约7900亿元产值中,97%来自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省内汽车生产、机械加工、航天等制造业企业所需要的优特钢材产品主要依赖外购。

强链:拉长产业链聚能量

陕西钢铁产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仍未形成规模,而且结构性矛盾突出。

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陕西如何巧念“钢”字经,做好“钢”文章?

2021年6月,我省把钢铁深加工产业链确定为23条重点产业链之一,着力打造。全球钢铁企业排名第31位、国内钢铁企业排名第18位的陕钢集团成为“链主”企业。这既是为解决我省钢材产业的供需矛盾,也是陕西工业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去年12月2日,是杨海峰半年来第6次参加陕西钢铁深加工产业链提升发展座谈会。每次参会,他的感受都不同:“会上讨论的内容一次比一次深入,实施举措更加细致、具有可操作性,产业发展目标和路径也更加明确。”在当天的座谈会上,陕西钢铁深加工产业链《提升方案》《三年行动方案》等被逐一敲定,并明确陕西将依托秦创原等科技创新平台,加强技术攻关,加快推进省内外钢铁上中下游产业链整合,打造3大基地,推动钢铁深加工产业链朝着特色化、集聚化、规模化、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打造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钢铁产业集群。

纵观全国,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钢铁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河北、山东、山西、湖南等地相继部署建设“千亿级钢铁产业集群”。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提出,使钢铁行业新增产能的空间有限。整合资源,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规模效应,是钢铁产业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处副处长王群伟说。

2021年初,陕西钢铁企业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在当年1月底,西北联合钢铁有限公司在西咸新区注册成立。这是由陕钢集团、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晋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发起组建的,包含了9家钢铁生产企业,钢铁产能累计超过6000万吨。

在省内省外钢铁企业联手整合资源、放大规模效益的同时,陕西还积极谋求产业链创新、“链主”企业带动,助力钢铁深加工产业链上更多企业做精做强,让钢铁“压舱石”更稳固、更有力、更长久。

据杨海峰介绍,陕西焦化产能约1600万吨,其中韩城地区有890万吨。但省内5家钢铁企业中,只有汉钢集团具备年产60万吨冶金焦的能力。如果焦化企业和钢铁企业达成合作,那么陕西钢铁企业生产成本、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均能进一步降低。

不仅如此,陕钢集团龙钢公司、汉钢公司自有石灰石矿山尚未得到开发,陕钢集团位于柞水县的全国特大型菱铁矿床也没有充分利用,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洋县钒钛磁铁矿、略阳黑山沟铁矿等矿石企业的原料供应潜能也有待进一步挖掘。此外,陕西还有丰富的废钢资源可以利用。

“作为‘链主’企业,我们将加大科技投入,寻找产业链条中缺失的高附加值环节,主动联系对接合适企业延伸、补缺产业链。”杨海峰说,“‘十四五’期间,陕钢集团将依托龙钢公司和韩城的焦化企业,打造一个‘焦钢一体化’生产基地,同时扩增废钢回收基地产能,并利用集团钢材深加工配送中心打造钢材深加工和现代智慧物流产业园。”

延链:“链”出发展新动能

作为“链主”企业,陕钢集团要做的带动产业链显然不仅局限于产品。“瞄准高端制造,陕钢集团现有产能的五成将从房地产等行业所需的基础用钢转向工业制造业用材,不久后我们产出的钢材不仅能做‘拉条子’,也能做‘面包’。”杨海峰如是说。

要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协同破解关键技术、培育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尤为重要。

日前,省国资委明确:支持陕钢集团牵头,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及其他机构,做好钢铁深加工产业链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工作。同时,进一步明确关键技术攻关清单,加快相关核心技术研究应用。

2021年11月下旬,我省印发《“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规划》在发展重点中明确提出,推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现代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6大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有力支撑。在先进金属材料领域,要以钢铁深加工产业链提升为抓手,加快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结合省内和周边需求,积极研发新型建筑用钢材,生产优特钢。同时,《规划》在做优做特五大传统产业方面明确,黑色金属要以推动钢铁深加工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巩固钢铁去产能成效,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围绕区域内下游产业发展需求,推动钢铁产业向高性能钢材、特种钢材、绿色建材、优质板材发展,提升高品质钢材的质量稳定性、生产效率及比重。

强链、补链、延链,陕西深耕钢铁深加工产业链,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链”出澎湃新动能。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