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

冶金信息装备网

  • 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0311-88357930
当前位置1: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聚焦 » 正文

李新创:有序引导钢铁产业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03  来源:兰格钢铁网  浏览次数:519
 
核心提示: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钢铁行业将会有哪些热词?行业人士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钢铁行业将会有哪些热词?行业人士对全国两会有哪些期待?展望“十四五”,钢铁工业应从哪些方面重点着力?近日,就上述问题,中国环境专访了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

中国环境: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钢铁行业会出现哪些热词?

李新创: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会成为今年两会钢铁行业的热词。

一是“高质量”。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旗帜鲜明的提出“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全党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就是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钢铁作为基础原材料产业,是工业发展最重要的根基,是基础建设最重要的支撑,是经济稳定最重要的保障。如何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十四五”发展的主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承载着“钢铁强国梦”“制造强国梦”等诸多期待,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在于形成布局结构合理、资源供应稳定、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等方面,重心在于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超一流钢铁企业集团,发展一大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一流钢铁企业集团,培育一大批具有区位优势、工艺优势、产品优势的特色钢铁企业集团,形成头部引领、中坚支撑、特色鲜明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梦想照进现实”不仅仅需要钢铁企业的努力提升,还需要政府平台、政策引导、金融支持,以及科研院所、咨询机构的共同参与,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钢铁行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二是“双碳目标”。

双碳目标自2020年9月22日宣示以来,党中央已经在50余次国际国内会议上多次重申。为确保双碳目标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2021年,已发布了政策体系中的“1”,即《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N”中的首个文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根据总体安排,2022年,还将陆续发布其他政策文件,包括: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碳达峰实施方案;各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科技支撑、碳汇能力、统计核算、督察考核、财政、金融、价格等保障措施及政策。其中《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是工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是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也提出“钢铁工业……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钢铁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如何顺利推进钢铁行业双碳工作,事关全国双碳目标是否能够如期实现的大局。

随着1+N”政策体系的陆续出台,标志着我国低碳发展由前期谋划阶段全面转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双碳目标将一直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心所在。

三是“数字化”。

近期,国家部委在智能制造领域发布多项“十四五”规划文件,明确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对制造业发展而言,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2021年12月19日,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实现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3级及以上企业达到20%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70%以上。建设1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0家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2021年12月28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要深化推广应用,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开展场景、车间、工厂、供应链等多层级的应用示范,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拓展智能制造行业应用;2022年2月7日,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行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左右,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打造30家以上智能工厂。这些政策为我国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方向指引。

数字化转型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实现钢铁企业降本增效。应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整合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全面系统推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实现全流程数据贯通,形成以数据为驱动的智能决策能力,从而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人员;二是推动行业优化升级。数字化管理助力企业跨区域多基地运营,数字化协同将打通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提升行业资源配置效率,数字化应用实现对钢铁行业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培育,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数字化治理实现统计监测和决策分析,提升行业监管部门对行业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四是“自主创新”。

《指导意见》将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列为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之首,包括强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营造产学研用一体的协同创新生态;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推动行业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和创新中心建设等。

近年来,钢铁行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投入、创新成果、创新引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宝钢、首钢、中信特钢等领先企业均已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部分企业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发投入也达到较高水平,并在部分细分领域实现引领发展,科技成果丰硕,自主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一系列“卡脖子”产品不断取得突破,宝钢成功开发全球损耗最低的高效环保变压器用极低铁损取向硅钢B18R055,推动我国硅钢制造技术实现从跟随向引领转变;中信特钢高可靠性模铸及电渣轴承钢成功用于海洋离岸6 兆瓦以上的大功率风机、国内首台11米级大直径盾构机等领域,填补国内空白。

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钢铁行业自主创新投入长期不足,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有1%左右,均没有达到“十二五” “十三五”规划“1.5%以上”的目标,创新引领发展能力不强,尚未跨越消化吸收、模仿创新老模式。创新载体分散,资金、设备、人才等创新资源重复配置,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不足,部分关键高端钢材品种还需依赖进口。因此,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永恒主题。

五是“粗钢产量调控”。

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主旋律,国家实施产能产量双控,是助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2021年,钢铁行业在严禁新增钢铁产能、巩固去产能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产量调整政策,有效地遏制了粗钢产量的过快增长,促进了更高水平市场供需平衡新格局的形成,推动钢铁企业逐步扭转“拼规模、抢产量、少创新”的传统思维模式,而且实现了进口铁矿石价格和对外依存度的双降,铁矿石进口价格从2021年5月中旬的233美元/吨历史高位下降至11月中旬创年内最低87.2美元/吨,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自2015年以来首次降至80%以下,2021年为76.6%,较2017年的最高点下降了12个百分点,助力钢铁行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开局。粗钢产量调控成为了行业共识,并获得了广泛认可。

2022年我国经济工作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随着各项保障措施逐步落地,钢材市场需求迎来较大利好。同时,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的陆续出台和相关措施的逐步落地,如何构建更高水平供需平衡,高质量地完成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双碳目标任务,都对钢铁产量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2022年粗钢产量调控的原则、区域、数量及进度仍在深入研究中,但丝毫不影响其成为行业关注和热议的焦点。

六是“电炉短流程”。

全废钢电炉短流程工艺在节能减排降碳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因此,鼓励发展电炉钢也成为了实现行业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

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电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除尘技术”和“大型电炉设备成套技术”,“十三五”调整升级规划提到“发展高效绿色电炉冶炼技术”,并“注重以废钢为原料的短流程电炉炼钢的发展机遇”,而到了“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则明确提出“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以及“差别化产能置换、环保管理等政策” “积极发展新型电炉装备,加快完善电炉炼钢相关标准体系” “开展电炉钢发展示范区建设” “遴选8家左右优势标杆电炉炼钢和废钢加工配送企业”等明确目标和一系列具体措施。

政策变化趋势显而易见:目标从无到有更为明确,措施从部分技术到实际应用更为具体;政策措施成效也是立竿见影:根据2021年全国19省市发布的钢铁产能置换方案,涉及新建炼钢产能8530万吨,其中电炉炼钢产能达3200万吨左右,占比高达37.5%,远高于现有电炉钢10%的比例。

七是“兼并重组”。

当前钢铁行业存在的“产能扩张冲动仍然存在、资源保障能力依然较弱、自主创新能力依然不强”等诸多痛点,核心的根源就在于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偏低,长期低于40%,行业自律难以实施,市场调节效果不佳。因此,兼并重组,特别是实质性整合,将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长期政策导向。

党的十九大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鼓励技术创新和企业兼并重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依托行业优势企业,在不锈钢、特殊钢、无缝钢管、铸管等领域分别培育1~2家专业化领航企业。鼓励钢铁企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改变部分地区钢铁产业“小散乱”局面,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同时,对完成实质性兼并重组的企业进行冶炼项目建设时给予产能置换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积极向实施兼并重组、布局调整、转型升级的钢铁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钢铁行业在“十三五”时期兼并重组进入了活跃期,宝钢与武钢合并后又重组了重钢、马钢、太钢等企业,沙钢集团重组了大连特钢、抚顺特钢,建龙集团重组了北满特钢、西林钢铁等黑龙江域内企业,德龙集团重组了渤海钢铁集团等。“十四五”开局之年,鞍钢完成了对本钢的实质性重组,安阳钢铁的重组也在积极推进中,大企业间的战略重组、优势企业间的区域重组都在蓬勃发展,预计到2025年,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有望实现重大突破。

八是“资源保障”。

从政策层面来看,中央立足“两个大局”,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实施能源资源安全战略”,首次将资源战略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与能源战略并列。2021年11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审议《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时,再次提出“能源矿产安全”。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自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产业链供应链脆弱带来的产业安全愈来愈受到国家重视,从政策层面来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将成为“十四五”时期重要主题之一。

从行业高质量发展层面来看,以铁矿石、铜精矿等紧缺性初级产品供应严重不足仍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核心问题,形势不容乐观。我国矿产资源储量家底薄弱,目前2/3 以上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储量在全球均处于劣势地位。与此同时,我国矿业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矿业资本市场先天发育不足,勘查投资力度减弱,找矿难度增加,增储效果下降,矿产品生产供应跟不上消费的增长速度,尤其是铁矿石、铜精矿等紧缺初级产品“大头在外”的态势没有变。2021年11月,工信部联合科技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2022年2月,工信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均将“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作为“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之一。

从近期形势来看,2021年我国进口铁矿石达11.24亿吨,同比下降3.9%;而进口花费外汇额达1846.7亿美元,均价达164.3美元/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呈现“量减价增”现象。尤其是从去年11月份以来,铁矿石价格大幅反弹,2022年1月底(春节前)涨至近150美元/吨,2个多月时间,涨幅达71%,严重背离市场供需基本面,给行业稳定运行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国家发改委联合市场监管总局、证监会等部门于2022年1月以来连续约谈资讯企业、贸易企业和港口企业,对铁矿石市场进行联合监管。

因此,资源保障仍将是今年两会钢铁行业的热词之一。

中国环境:您对今年全国两会有哪些新期待?

李新创:

(1)客观认识钢铁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作用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部分,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制造业稳,实体经济才能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2022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制造业占比也被频频提起。

从全国来看,钢铁工业具有典型的产业关联密集型特征,2020年全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加上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等6个典型用钢产业的合计营收34.3万亿元,占41个工业行业营收的32.3%,占制造业31个大类中总营收的36.4%。其他产业中,建筑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3个典型用钢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总量的18.61%。研究表明:钢铁工业通过采购原料、半成品、能源以及对外支出服务费用等,可带动其他经济部门创造2.5倍的增加值,同时每创造1个就业岗位可带动供应链创造6.5个岗位。

客观认识钢铁工业,一是要认识到钢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一方面钢铁为人民生活质量改善提供基础结构材料和重要功能材料,包括支撑铁路、公路、桥梁、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高强钢筋、钢结构用钢等基础结构材料;以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力,钢铁工业将为新基建提供高质量的不锈钢、电工钢、轴承钢、车轮钢、弹簧钢等重要功能材料;另一方面正在钢铁引领绿色低碳革命。我国钢铁行业执行着世界上最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要求,打造全球钢铁工业低碳发展示范,积极实践氢冶金等低碳冶炼技术。

二是因地制宜、因业施策,结合地方实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由数量上的纠结畏难转换为质量上的发展动力。首要就是要做实顶层设计规划、做好发展理念引导,比如“严控新增”是全行业的总体要求,不是每个区域和企业都必须“只减不增”,应坚决摒弃“一刀切”的退出和压减产能数量,更多运用市场化和法治化手段,结合区域内市场需求、环境容量、能耗容量和资源保障等条件,推进发展质量提升。

(2)增强产业政策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

一是实施差别化产业政策,精准施策,扶优汰劣。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研究落实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产能利用率等为依据的差别化调控政策”。就是要聚焦在能源、环境等公共资源的约束上,引导支持钢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鼓励推进企业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和高质量发展,摈弃以“产量为中心”的粗犷式发展模式。考虑到全废钢电炉企业节能减排降碳的巨大优势和鼓励发展全废钢电炉的政策导向,对于实现超低排放改造、达到能耗标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电炉钢企业,以及实现环保A级的长流程企业,应坚决给予不停不限不搬的政策支持。

二是增强产业政策的稳定性。产业政策稳定可持续是钢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对于钢铁这种超大体量的基础性产业,在钢铁产能产量双控、能耗双控、进出口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修订等重大政策上,需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避免因政策变化而带来行业的大幅波动。

三是增强产业政策的可预见性。钢铁行业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金融风险密集型的特点,注定其生产排产、装备升级等重大工作的开展必须具备明显的计划性,而这些计划是否可以如期实施,又与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密不可分。因此,在制定与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行业实际,增强产业政策的可预见性,以便合理排产、科学推进技改升级,避免产量指标的突然中断、产能指标的突然失效等情况,以保障合法合规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与发展。

新年伊始,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钢铁工业基本形成布局结构合理、资源供应稳定、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指导意见》还要求,力争到2025年,构建产业间耦合发展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10%以上,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延迟5年碳达峰有什么深意?留足时间给钢铁工业是否有更高的期待?

李新创:首先,《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钢铁行业“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相比较国家总体双碳目标中“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是对工业领域须“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提出了更严格的约束性目标要求。钢铁行业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率先确保实现碳达峰对全国整体实现碳达峰将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提出比国家更严格的目标要求,才能确保国家总体目标的实现。

同时,相比较钢铁行业内部分析估算的“十四五”期间或2025年左右实现碳达峰,《意见》中并没有给出具体时间点,这并不意味着将延迟5年碳达峰,而是坚持落实“全国一盘棋”工作原则,从政策统一性、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等角度充分体现既符合钢铁行业发展实际又满足国家总体要求的目标任务。

一是从政策统一性来说,钢铁行业碳达峰目标与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双碳目标既要坚定不移推进,又不能毕其功于一役的要求相吻合,这可以给政府部门预留更多的政策调控空间与时间,有序引导钢铁产业“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是从产业发展实际来说,一方面,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虽然已经接近到顶,但深加工产品比例还不高;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的废钢量还不够,短期内快速提升短流程炼钢的比例有难度。其三,氢能炼钢等低碳技术还仅仅处于研发阶段,距离大规模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后,钢铁企业因所在地区、所处阶段的差异性较大,导致企业的碳排放水平也有巨大差别,而碳达峰则需要钢铁行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相关行业的共同推进。

三是从市场需求来说,短期看,2022年房地产领域在延续去年调控政策的同时,可能会出现积极变化,如若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等领域政策持续发力,2022年钢材需求可能会实现增长。从未来几年看,虽然行业进入减量发展的阶段,钢材消费强度也会进一步下降,钢铁生产消费总体处于下降趋势,但是,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尚未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率较发达国家仍有10个百分点以上的发展空间,城镇化仍将持续,钢材需求量不会快速下降。因此,我国钢铁需求仍保持较高水平,甚至个别年份会出现波动增长。

因此,《意见》中提出的“确保钢铁行业碳达峰”的决定,从坚持全国一盘棋,强化顶层设计和各方统筹的角度,将给予整个钢铁行业较为充足的转型升级时间窗口,帮助其实现高质量低碳发展。

中国环境:展望“十四五”,钢铁工业应从哪些方面重点着力?

李新创:

从国家层面,

一是推进超低排放改造。2019年国家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来,整体进展良好。截至2022年1月底,全国已有24家企业1.48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工作;227家企业5.33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从目前改造进展来看,国家提出的2025年底前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的任务正稳步推进,但改造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在改造工程层面,目前缺乏减污降碳协同的超低排放治理可行技术指南或工程技术规范,导致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部分企业忽视源头控制,大上末端治理,工艺选择不合理;二是部分企业不考虑调整清洁运输结构,“公转铁”推进缓,造成2022年1月1日后大量国五排放重型货车不满足超低要求的尴尬局面;三是部分企业改造工程质量差,不能稳定达到超低排放。在改造与评估监测认识层面,部分企业认识不足、第三方评估单位水平参差不齐:一是部分企业评估监测走过场,采用不成熟治理技术,甚至存在弄虚作假和违法行为,实现“假超低”;二是部分评估单位把关不严,影响企业超低改造与评估监测真实性。

展望“十四五”,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对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意义重大,仍应突出重点、稳步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不是单纯末端治理,更是一场全周期、全过程的绿色革命,建议:一是有组织治理方面,推广烧结烟气循环、高炉均压煤气回收、余热余能回收、高炉煤气精脱硫等治理工程,从源头实现协同减污降碳;二是无组织治理方面,加强产尘点的封闭和密闭,减少收尘系统的无效浪费,强调治理设施和生产设施的同步运行,减少治理设施的无效运行与能源浪费;三是清洁运输方面,钢铁企业外部运输量为粗钢产量的4-5倍,道路运输平均距离约为350千米,应大力推进“公转铁”“公转水”“管状皮带通廊”等改造,大幅减少重型柴油货车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与环境污染,精准减污降碳。此外,超低排放改造过程中企业要认清自身主体责任,牢记领导真重视、资金真投入、实施真工程、管理水平真提升的“四真”原则,切勿弄虚作假,确保经得起历史检验,长期稳定达到超低排放。

二是推进节能降碳。经过“十三五”时期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我国钢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能耗强度逐年降低,制造流程逐渐趋于连续化、紧凑化、减量化。但也要看到,我国钢铁行业发展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特别是我国粗钢产量总体仍将处于高位,尽管2021年全国粗钢产量实现七年来首次负增长,但钢铁行业“十四五”期间面临的能源消耗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压力依然巨大。特别是在节能减碳技术创新方面尤为欠缺,这将导致行业进一步降低能耗强度的空间收窄。但由于工艺流程结构不合理、绿色发展水平不平衡,大部分钢铁企业在结构节能、管理节能、技术节能方面仍有一定的潜力,同时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将极大促进钢铁行业的能源低碳转型,钢铁行业的节能降碳还有较大的空间。

“十四五”时期,钢铁行业必须坚定不移坚持节约优先方针,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坚持创新发展,坚持总量控制,坚持绿色低碳,持续推进全面能效提升和能源低碳转型。

一是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严控新增产能,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规定,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设备。鼓励有条件钢铁企业要有序推进电炉钢等短流程项目建设,加大废钢使用力度,进一步提高废钢比,同时优化焦钢联产、协同布局,促进铁钢轧工序平衡。取消独立热轧、自备电厂等不合理生产工艺。

二是加快推广先进成熟节能技术。加快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成熟可靠的节能工艺技术,推广烧结烟气内循环、高炉炉顶均压煤气回收、转炉烟一次烟气干法除尘、铁水一罐到底、薄带铸轧、铸坯热装热送、在线热处理等技术。加大熔剂性球团生产、高炉大比例球团矿冶炼等应用推广力度。

三是余热余能梯级综合利用。以余热余能自发电提升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重点推动各类低温烟气、冲渣水和循环冷却水等低品位余热回收,推广高参数发电机组提升、低温余热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低温余热多联供等先进技术,通过梯级综合利用实现余热余能资源最大限度回收利用,并以构建多能互补与储能系统相结合的能源体系为依托,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四是能效管理智能化。随着我国5G、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钢铁企业已可实现生产操作的智能化管控,进一步推进鼓励研究开发能效机理和数据驱动模型,建立设备、系统、工厂三层级能效诊断系统,以数据动态可视精细管控为基础,实现对计量表计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实现远程设备智能化控制等功能,同时耦合能源、低碳和环保,实现物质流、能源流、信息流等数据共享,推动能源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升整体能效水平。

五是加快能源消费结构低碳转型。钢铁行业能源消费结构严重偏煤,面临能源转型压力将比其他行业压力更大。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鼓励钢铁企业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能源,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占比,实现多能互补,实现能源结构和流程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六是加强先进技术攻关。重点围绕副产焦炉煤气或天然气直接还原炼铁、高炉大富氧或富氢冶炼、熔融还原、氢冶炼等低碳前沿技术,有序开展产业化试点示范。积极探索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途径、技术和方法,结合地质利用或封存、化工利用、生物利用等,形成完整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体化试点示范项目工程。采取强有力和针对性的政策、投资和国际合作,加快实现规模化应用。

三是提升资源保障。建议钢铁行业加大呼吁力度,进一步明确铁矿等重要资源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国家长期战略统筹考虑,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钢铁原料供应保障体系。统一规划,全面布局,统筹部署,加快整合,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国内资源勘查开发,推动海外铁矿石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首先,强化国内矿基础保障能力。一是继续强化国内资源勘查开发力度,推动重点矿山项目建设,加强铁矿行业规范管理,稳定和提升国内矿供应能力,发挥好“压舱石”和“调节器”作用;二是尽快建立完善钢铁原料供应保障储备体系,按照不同情形,建立铁矿产能储备和矿产地储备制度,以及钢铁用重要合金产品储备制度,应对供应风险。

其次,扩大废钢等替代产品应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废钢资源,完善落实废钢资源税收优惠等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废钢加工配送体系建设,加强废钢加工和利用环节的创新研究及标准化建设,鼓励钢铁企业积极布局废钢加工基地,开展废钢高效利用研究与实践,力争2025年钢铁行业利用废钢资源量达到3亿吨以上;此外,鼓励充分利用进口生铁、铁合金、热压铁块等,从源头上减少相关产品的需求,降低供应风险。

第三,加强国际铁矿资源开发。一是大力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通过并购、收购、重组等方式开展相关资源勘查、开发及股权投资等工作,建设海外资源供应基地。二是探索钢铁原料国际贸易多元化,发挥原料国际贸易前沿阵地作用,促进国际铁矿资源开发。

最后,重塑钢铁原料定价机制。我国作为主要钢铁原料的最大消费国,有必要和能力促进和完善现有钢铁原料的定价模式,建设公开、透明的科学合理定价机制。

从地方层面,

钢铁产业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不但为下游用钢行业提供原料支撑,更可以凭借其流程长、范围广的特点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全面、准确认识钢铁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运用好系统性思维方法,将钢铁产业发展更好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高质量评价体系。运用科学、准确的评价方法,一方面全面深入分析本地钢铁产业发展现状,明确钢铁产业发展优势,找出发展短板,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开展企业竞争力评价工作,重点支持有明显竞争力的企业发展,运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倒逼落后企业退出,整体提升钢铁产业竞争力和供给能力。

二是建立联动机制支持企业发展。在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基础上,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机制,着重围绕工艺装备、环境保护、能源节约、低碳发展、安全生产等方面,实施差别化产能产量管控、水价电价等支持与倒逼措施,扶优汰劣、有保有压,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推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做好顶层设计。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及钢铁产业发展特点,明确地方钢铁产业发展定位、目标和任务,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文件,将相关要求和任务落到实处,切实推动地方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推动产业集群建设。充分发挥地方钢铁产业发展特色,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建设,构建高水平、现代化产业生态圈,促进上下游产业之间的耦合发展,实现资源、能源的最大化利用。

从企业层面,

一是推进智能制造。以智能制造赋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钢铁数字化网络化水平显著提升,智能化应用逐步深入,为钢铁行业数字赋能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我国冶金行业两化融合指数达到54.3,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5.4%,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47%。同时,我国钢铁智能制造也暴露出了智能制造水平不均衡、关键技术“卡脖子”、机理模型沉淀不足、行业智能制造标准缺失、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

“十四五”期间,钢铁智能制造进入“深水区”,钢铁企业需突破“内卷化”瓶颈,坚持自立自强,向数据要价值,以协同、互联、智能为核心,打造集经营、管控、服务于一体的运营模式,引领行业新发展。一是夯实企业智能制造基础,加快5G网络部署,在烧结、高炉、转炉、精炼、连铸、热轧、冷轧等工序,实现装备智能化升级改造,提高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二是加大工业软件应用力度,提高产品研发、生产管控等工业软件信息系统资源整合能力,提升企业自主感知、自主控制能力;三是推动大数据在钢铁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充分挖掘大数据资产价值,提高企业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智能决策水平。

二是实施创新发展。营造产学研用一体的协同创新生态,积极鼓励钢铁及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投资机构等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按照“市场主导、专业运营、成果共享”的原则,整合创新资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由注重研发环节向创新链条一体化设计和实施转变,打通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和产业化应用全链条,形成以市场化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转移扩散机制,聚焦产业链痛点、难点、堵点以及行业发展前沿实施创新突破,加大低碳冶金、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先进工艺技术供给,加快攻克高端钢铁材料及关键工艺装备“卡脖子”问题,推动我国钢铁行业实现由模仿跟随向创新引领的跨域。

三是主动开展企业竞争力对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全国仅符合规范条件的钢铁冶炼企业就有300多家,每一家钢铁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发展之路。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未来钢铁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小钢企如何更好生存、大型钢企如何更好发展、头部钢企如何更好引领,是企业将要面临的重要难题。只有主动、深入、全面开展竞争力对标,才能够巩固发展优势、补齐发展短板,明确发展战略,坚定发展道路,进而赢得未来。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